绵阳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三月)绵州裁撤,以绵州本州地域建置绵阳县,因县城位于绵山之南,按“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故名“绵阳”。同年,实行省、道、县三级制。绵阳县隶川西道(治今成都市),1914年(民国三年)改川西道为西川道。1918年(民国七年)四川实行军阀割据的“防区制”,在其后长达17年的时间里,绵阳县成为川军“防区”。其间,道辖县的政区体制已名存实亡,县的一切政务皆属“防区”驻军统辖。1930年(民国十九年一月)西川道裁撤,绵阳县改隶四川省。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川政统一,以绵阳县为治地建立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绵阳县隶属督察区,直至1949年12月21日绵阳县解放。1950年1月20日以绵阳县为治地建立绵阳专区,绵阳县隶属绵阳专区。1968年7月8日绵阳专区改称绵阳地区,绵阳县隶属绵阳地区。1978年4月25日,改绵阳县为绵阳市,仍属绵阳地区。1985年2月8日,绵阳市升为地级市,县级绵阳市设立市中区,1992年10月30日,撤销绵阳市市中区,设立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