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一星
命名恒星御夫座εA 、中文名柱一

其他
Haldus, Almaaz, Al Anz, 7 Aurigae, HR 1605, BD +43°1166, HD 31964, SAO 39955, FK5 183, GC 6123, ADS 3605, CCDM 05020+4350, HIP 23416.
概述御夫座ε (ε Aur / ε Aurigae 、中文名柱一) 是在御夫座的一颗食变星恒星,它的固有名称是Haldus、Almaaz、或Al Anz,中国称之为柱一。 御夫座ε是食双星,视星等以9,890天(大约27.1年)的周期在+3.0和 +3.8等之间变化,与地球的距离大约2,000光年。
观测可见的主星是一颗光谱类型为A8的超巨星,是在距离太阳1,000秒差距内最亮的恒星之一,直径相当于太阳的100倍。它的伴星(成食星)则看不见。
要找到这一颗恒星并不难,它被视为御夫的鼻子,位在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尖顶,与明亮的黄色星五车二相距不远,在北半球的冬天很容易看见。
食变星御夫座ε是一颗非常奇怪的食变星,每隔27.1年它的亮度会由2.92等降低到3.83等,然后维持亮度极小约一年多的时间,随后又回复到2.92等,整个交食过程大概为两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两年的中间一段时间,它的亮度会短暂地恢复,这个特点使它成为天文学家关注的对象,具体的机制至今还无法确认[1]。
从19世纪开始,天文学家已经开始研究这颗神秘的恒星,最终争论的结果为在这张望远镜影像中央的御夫座ε正在经历一次由一颗黑暗的伴随天体引起的长时间的遮掩过程。但是伴随天体的状态,甚至是明亮恒星的情况都未曾被观测到。为了继续收集证据,一个由专业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学家们组成的小组Citizen Sky,正在研究目前发生掩食现象的御夫座ε,报告称2009年8月开始到12月末,该星亮度达到最低点。御夫座ε将在整个2010年都将变暗,并且在进入2011年之后迅速变回正常的亮度。与此同时,最近由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红外影像数据支持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系统模型,证实御夫座ε是一颗巨大但质量较小的恒星,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周期性地被一颗位于尘埃盘内的单颗恒星遮掩。这个盘面估计半径大约有4个天文单位,也就是说4倍的日地距离,厚度大约是0.5个天文单位[2]。
假说最受偏爱的假说是有一个拥有一或二颗小天体并以侧面朝向地球的环状云气,在环绕的周期中造成大约2年之久的遮蔽现象。
替代的假说是有个非常巨大,但是密度很低的半透明体。
在食的期间呈现的现象是A星的光度暂时被这个伙伴降低了一些,好像这个伙伴是有孔的。
早期这个系统被列为黑洞的候选者,但是前面两个模型较被接受。
下一次的食将发生在2009至2011年,期待能进行广泛的观察,也许能进一步的洞察这一个系统的本质。
伴星名称 赤经 赤纬 视星等 (V) 光谱类型 参考数据库
ADS 3605 B (BD+43 1166B) 05h 01m 56.6s +43° 49' 08 14.0 Simbad
ADS 3605 C (BD+43 1166C) 05h 01m 54.0s +43° 49' 26 11.26 Simbad
ADS 3605 D (BD+43 1166D) 05h 01m 55.1s +43° 49' 57 12.0 Simbad
ADS 3605 E (BD+43 1168) 05h 02m 12.374s +43° 51' 42.35 9.39 B9Iab Simbad
观测资料历元 J2000
星座 御夫座
赤经 05h 01m 58.1s
赤纬 +43° 49′ 24″
视星等 (V) 3.04
特性
光谱分类 A8 Iab
B-V 色指数 0.54
U-B 色指数 0.30
变星类型 大陵五变星
天体测定
径向速度 (Rv) -2.5 ± 0.9 km/s
自行 (μ) 赤经(RA): 0.18 mas/yr
赤纬(Dec.): -2.31 mas/yr
视差 (π) 1.53 ± 1.29 mas
距离 approx. 2000 ly
(approx. 700 pc)
绝对星等 (MV) −5.95详细资料质量 15–19 M☉
半径 100 R☉
亮度 47,000 L☉
温度 7,800 K
自转 29 公里/秒
235,9 年目视联星轨道伴星 CCDM 05020+4350 B
半长轴 (a) 21.2"
轨道倾角 (i) 224°
伴星 CCDM 05020+4350 C
半长轴 (a) 43.0"
轨道倾角 (i) 275°
伴星 CCDM 05020+4350 D
半长轴 (a) 46.2"
轨道倾角 (i) 317°
伴星 CCDM 05020+4350 E
半长轴 (a) 48"
轨道倾角 (i) 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