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镇
乡镇简介东莞镇位于莒县北部,地处日照市、潍坊市、临沂市交界处,周边与诸城市、沂水县、五莲县毗邻,被誉为莒县的“北大门”。该镇东靠206国道,329省道东西穿越,日东公路纵贯南北,即将建设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将依镇穿过。镇村主路全部硬化且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东莞镇辖52个行政村,总面积105.5平方千米,总人口3.88万人。镇政府驻东莞村。主导产业:桑蚕、烤烟、瓜菜、林果、药材、畜牧。其中,桑园10000亩,烤烟5000亩,辣椒2000亩,茄子大棚1000亩,草莓大棚50个,林果10000亩,药材10000亩,畜牧规模养殖小区13处。
经济产业东莞镇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水电充足,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东莞镇是日照市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加工生产基地,储量在6.5亿吨以上,石灰石质量优、储量大、易开采,是发展水泥建材业的优质原料。目前,全镇已发展水泥企业3家,全部坐落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镇文心建材工业园内,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主导产品“鲁日”牌和“故郡”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均获得中国方圆委颁发的产品质量和体系认证,产品以其抗折抗压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收缩小、安定性好等特点深受用户青睐,远销青岛、潍坊、胶州、诸城、日照、沂水等地。2003年,该镇从山东荣安和高密市分别引资2.5亿元和2.1亿元开工建设了2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目前,两项目均已建成投产,使该镇水泥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00万吨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日照市水泥建材镇。
镇内现有山东彼那尼荣安、东莞水泥、故郡水泥等三家水泥建材生产企业,年产水泥200万吨;现已发展规模以上企业12家。招引项目28个,其中,投资2.5亿元的山东彼那尼荣安一期已投产运营,投资1亿美元的二期工程已全面展开,涉及村庄搬迁、新村建设等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投资8亿元的日广水泥熟料生产项目进展顺利,现已与中联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以石料开采运输、石灰生产、水泥预制、机械维修、饮食服务、药材销售加工、家纺、丝制品生产等相关产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到2986家。培植发展了黄烟、桑蚕、林果、畜牧、瓜菜、药材六大主导产业。
当地特产东莞镇连续11年获“山东省桑蚕生产第一镇”称号。拥有龙头企业——日照市金奥丝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莒县宽润绢纺厂和莒县恒达蚕具厂为新兴民营企业,宽润绢纺厂主要生产手扒丝绵、机制丝绵和真丝产品,“宽润”牌丝绵被以其质量优、外型美、价格低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恒达蚕具厂主要生产方格簇,年产能力在16万张以上。
基础建设东莞镇是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中心镇。按照省规划设计院制定的《东莞中心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构建起了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生活区和风景区五大区域;镇内“水、电、路、话、气、景”配套完备,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的110KV输变电站、通讯楼、电化教学楼、超市、莒县人民医院东莞分院等服务一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镇驻地仿古式沿街楼建设现已完成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并投入使用,充分再现了故郡风采。
历史文化东莞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南北朝时期曾为县、为郡,素有“东莞故郡”之称。是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著者刘勰、北齐大医学家徐謇(jiǎn)的故里。境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齐长城遗址和沈刘庄汉墓群等名胜古迹,沈刘庄汉墓曾发掘出象征东方文明礼仪的汉画像石《亲吻图》,镇内孟家洼遗址发掘出佐证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
主要荣誉先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齐鲁乡镇之星"、"小康乡镇",被省烟草专卖局授予"烟叶生产先进乡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镇域经济考核进步乡镇"、"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信访工作三无乡镇",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一等奖(第一名)"等荣誉称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