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
yáng mòㄧㄤˊ ㄇㄛˋ杨墨(杨墨)(1). 战国 时 杨朱 与 墨翟 的并称。《庄子·胠箧》:“削 曾 史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 成玄英 疏:“ 杨朱 、 墨翟 秉性宏辩。”《孟子·滕文公下》:“ 杨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 唐 韩愈《上宰相书》:“ 杨 、 墨 、 释 、 老 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2).指 杨 墨 的学说。 杨朱 主张为我, 墨翟 主张兼爱,是 战国 时期与儒家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孟子·滕文公下》:“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 杨 墨 ,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汉 扬雄《法言·吾子》:“古者 杨 墨 塞路, 孟子 辞而辟之,廓如也。” 宋 陈亮《与应仲实书》:“近世 张给事 学佛有见……其为人心之害,何止於 战国 之 杨 墨 也!” 清 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 昌黎 以道自任,因 孟子 距 杨 墨 ,故终身亦辟佛 老 。”(3).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学派。 唐 李白《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诗:“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交流无时寂, 杨 墨 日成科。” (4)杨墨(1982-2004),生于昆明,诗人,自由撰稿人。2005年,获中国作家国际论坛一等奖、世界百名杰出华人精荚突出贡献奖。去世后,《南方周末》开辟《先知杨墨》专栏连载其文,深圳《晶报》专版推出《天才杨墨留下的震撼》,《生活新报》登载《天才杨墨》,《青年文摘》转载《杨墨哲理格言》,《文学界》发表《鸟儿为什么会有翅膀》,《文汇报》发表《隔壁的少年》,美国《国际时报》专题报道其人其文,法国《欧洲时报》专版推出《思想者——杨墨》。他被誉为“东方的凡·高”、“中国的尼采”、“爱因斯坦式的宇宙先知”、“兰波式的天才少年”。(5)叫“杨墨”的人很多,遍布黄河两岸、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