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嵩生
伍嵩生简介
伍嵩生(又名肇龄),清代道光九年(1829)生。系四川大邑县出江镇对河山村钱沟人。他12岁考上了秀才,15岁中举,18岁考中进士。入翰林院散馆任编修后,人称“伍翰林”,名满巴山蜀水。因伍嵩生曾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又名“太师”。

清咸丰十一年(1861),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因伍嵩生在翰林院任职时,曾为肃顺权臣的座上宾,故遭到株连,被罢黜削职为民。遣返大邑故乡后,先被乡绅聘到邛崃书院任主讲,后又到成都锦江书院、尊经书院等处任山长(即校长)多年,故人们都叫他“伍山长”。伍嵩生与大臣李鸿章是同榜进士,又同入翰林院,交谊甚厚。所以,李鸿章曾为锦江书院亲笔书写一副门联:“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佳士半门生。”
1915年,伍嵩生病逝于成都,享年86岁,葬于凤凰山。他的门生近代历史学家、教育家张森楷为尊师撰写了墓志铭,至今犹为后人缅怀!伍嵩生故事

一年秋天,伍嵩生散步到九眼桥,沿着锦江往下闲游,来到了唐代女诗人薛涛遗址吟诗楼旁,但见旧楼已废,遍地断瓦残垣,荒草野竹丛生,满目凄凉。于是,他深有感触地沉吟道:“如今古井冷斜阳,何处是校书(指薛涛女诗人)门巷……”又写了一首《九日登江楼》的诗:“今年又是一重阳,独往登临锦江旁。关塞天长风送雁,蒹葭秋老露为霜。”吟出了他心中怀古的悲凉!回故里后,他急写了一份奏章呈朝廷,要求修复成都名胜古迹——望江楼。1910年,奏章获批准,伍嵩生遂接旨领衔修复望江楼,由四川总督府拨款重建。建成后,园中有重要建筑崇丽阁(即望江楼)、濯锦楼、吟诗楼等。尤以望江楼最为壮丽,高30米,共4层,两层为八角形,两层为四角。角尖为鎏金顶。宝顶直刺苍穹,角檐高啄凌空,很有气势。望江楼修复后,伍嵩生对其中的吟诗楼、井前亭、五云馆等均有题咏。伍嵩生诗文青莲少日锦城游,暮雨春江句早留。
彩笔千年谁梦授,吟诗又起水边楼。

女子多才旧擅名,唐诗一卷可怜生。
涤瑕荡秽休明代,须信人间有正声。
井前亭题诗:
自昔名传女校书,浣花笔色艳环区。
至今井水供烹茗,留得甘香醉酒徒。
五云馆题诗:
元相曾游井水喷,题诗遥忆惠兰芬。
而今却作非非想,楼阁玲珑起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