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娥
忠县涂井乡农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淑娥,女,忠县涂井乡农民,先后担任涂井乡望江村妇女主任、友谊村老年协会会长,涂井乡敬老院义务管理员,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重庆市十佳精彩女性”、“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老模范”、“全国道德模范””、“重庆市文明市民”,“全国五好家庭标兵户”、“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获国家、市、县各级表彰几十次,先后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重庆市市委书记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李淑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重庆市忠县涂井乡敬老院义务管理员李淑娥是一位三峡移民,也是一位有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几十年来,她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与自己非亲非故的30多名孤寡老人,被老人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从16岁时开始,她一直从事着农村妇女、宣传工作,被党委政府视为群众工作的"法宝",因此多年获得县、市各级荣誉称号。2005年,她被评选为重庆市"十佳精彩女性",荣获全国劳模称号。


李淑娥想移民所想、急移民所急,只要遇到了有困难的人,那怕是乞丐,她也竭尽全力去帮助。这些年来,没有人能说得清李淑娥到底帮助过多少人:哪家没有吃的,她送粮送肉;哪家缺少穿的,她送衣送裤;哪家的老人无人照顾,她就如亲生儿女赶去服伺,她甚至给几个便秘的老人抠过粪便……见到别人有困难,她总是自觉地迎难而上。
4年前,李淑娥主动担当忠县涂井乡敬老院义务管理员,自己种3亩粮,每年养10头猪、4头牛,保持一定的粮钱收入,保证敬老院的8名老人每天早晨一个鸡蛋,三天一荤,大大改善了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她每天给院里的3个盲人做饭、送饭和喂饭,洗衣洗澡全承包,使老人们享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李淑娥在忠县涂井乡是出了名的敬老模范,早在1989年,她就被全国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评委会评为"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全国五好家庭户金牌"。只要听说村里有老人生活困难、无人照料,李淑娥就会主动找上门去。到底照料过多少老人,李淑娥数不上来。很多人不理解,说她喜欢自找麻烦,说她傻,她总是说:"我是党员,又是妇女干部,我不去管谁管呢!"
"不是李淑娥这闺女,我们坟上的草不知会长多高!" 涂井乡友谊村五社破产企业退休职工牟其善说。牟其善虽有两个儿子,可大儿子全家移民外迁山东,还将母亲的移民房屋赔偿款和移民人头补偿款全部带到山东,次子又在石柱县居住,孤苦的老两口只有留在库区度日。1990年4月,牟其善因为脑血栓导致半身瘫痪,妻子周达珍又摔成重伤躺在床上,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李淑娥就每天义务为他们挑水、洗衣服,还上山采草药给周达珍治疗伤口。每天或者把饭菜端到牟其善夫妇床前,或者把夫妇俩背到自家吃饭。

多少年来,李淑娥一直是村里群众工作的"法宝",只要群众工作

做不通,政策宣传听不进,领导和同事们就会想到李淑娥。从夫妻吵架到农税征收,从计划生育到民事纠纷,不管是不是李淑娥分管的工作,只要遇到了死结,都要找她出马。原望江村支部书记牟志福说:"李淑娥做群众工作是有一套的。她讲政策,但是从不认死理。她总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讲道理,让人心服口服。只要她出面做工作,95%都能做通。"
李淑娥文化水平并不高,儿时由于家境贫困,她只读完了小学。但是,几十年来,她一直是村、乡文艺、移民政策宣传的带头人。她喜欢看新闻,全国的、重庆的、忠县的她都看,识字不多的她还常年订阅着《党员文摘》等杂志。谈到群众工作的窍门,李淑娥呵呵笑了:"哪里有什么窍门啊。我觉得首先党员干部自己要做到,才能让群众做到。要和群众以心换心,为他们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