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关于“察哈尔”的词义,目前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据蒙文文献,“察哈尔”是古

突劂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古代蒙古察哈尔部,原驻牧于阿尔泰山,强

盛于明代时期,成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为蒙古各部的“共主”,世袭蒙古汗

位。明时,察哈尔本部分八个“爱马克”(部):敖汉、奈曼、苏尼特、乌珠穆

沁,称岭南四察哈尔鄂托克(或爱马克,变亦即四部);主固特、布里雅特、阿

刺齐特,称岭北四察哈尔鄂托克。统称察哈尔八部(鄂托克)万户(蒙古左翼三

万户之一)。

清朝皇帝又将察哈尔部蒙古以分散驻防等形式,迁居于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

部以及兴安岭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尔部蒙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