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体育场

体育场跨度长达270m,将近20层楼高。
大分体育馆在建筑时,为了防止圆顶的压力使周围的基脚崩倒,在建筑前挖了较深的基座,利用周围的岩床提供额外支撑。这样用来固定屋顶的拉紧环就可以纤薄得多。
大分体育馆的圆顶比西巴登旅馆大了四倍,采用的是七座桥状的桁架,形成屋顶的核心。
一个圈钢环把桥状桁架固定在一起。
最后,一座巨大的主桁架纵贯整座体育馆,固定所有构件,形成一个扎实的钢骨架。
这种强度足以支撑12000吨的壳体。
为了让整座建筑更加轻盈,工程师们采用了空心 桁架。
大分体育馆在光线引进上吸取了“太空巨蛋”的经验,他们选用了一种坚韧的玻璃纤维薄膜,再盖上铁氟龙,光线照进外层的铁氟龙,一碰到内层的玻璃纤维立刻散开。工程师甚至可以精确控制有多少光线穿进来—通过调整玻璃纤维纺织的密度即可。
这样层顶就能拥有绝佳透明度,有足够的亮度照亮球场,又不会让球员视野眩目。
体育场馆还刻意留下能让新鲜空气流进来的通道,让人感觉到有如在户外的空气和轻松。
薄膜在透光性这一要求之外,其抗风吹雨淋及老化也是一个必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他们有圆机装铁氟龙薄膜之前,工程师就先测试了薄膜的强度。
大分体育场馆可以容纳43000名观众。在预防火灾上,体育场的屋顶能打开,浓烟能够很快通过打开的屋顶散出去。除此之外,设计师们增加了预防措施,使火一烧起来就可能立即熄灭。
一般情况下的火灾一但出现,就会生产炽热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的红外线辐射有个独特的热信号,感应器经常监控看台有没有任何异常的辐射信号,一旦发现,消防机器人自动进行精准定位,进行灭火处理。
一个消防机器人一分钟可以将4000KG的水射出到80米以外来精准灭火。
在屋顶移动的建设上,工程师们选用了极其简单的设计—采用球状几何图形。这种设计简华了钢材的制造,也使得屋顶的活动部分很容易移动到固定的屋顶上方,就像将一个球面放在另一个球面上一样。
大分体育场的移动屋顶分为两部分,工程师们安装了50台轮车承载这两部分,轮车沿着桁架内建的轨道移动,靠钢索拖拉,从而使屋顶移动。启动这种装置让体育场屋顶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需要约20分钟的时间。
为了防止建筑因受热或受冷肿胀或收缩,导致屋顶移动或变形,建筑师们在桁架上的轮车上全部安装了定位系统,如果一条轨道上的轮车和其他轮车不一致,电脑会调整钢索拖接的速度,让轮车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