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星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基本情况

军星村位于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部青岭满族乡,与五常县牛家镇、红旗乡毗邻。全村共有3个自然屯(包括正白三屯、正白四屯、赵家崴子),共计819户,3024口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人口为117人,占总人口的3.9%;初中以上文化人口为2336人,占总人口的77.2%;小学以下文化人口为688人,占总人口的22.8%。全村共有贫困户260户,占总户数的31.7%;贫困人口937人,占总人口的31%;总劳动力848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为261人,占总劳力的30.8%。全村幅员面积22165亩;其中耕地面积11849亩,旱田11020亩,水田829亩;林地1160亩,水面447亩,草地7809亩,废弃库区900亩。耕地质量属二洼地,黑粘土,低洼地块占33%,岗地占67%。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无霜期一般为142天。

(二)经济状况

全村2000年粮食总产377万公斤,其中玉米337万公斤,水稻26万公斤,大豆14万公斤;人均产粮1246.7公斤,粮食生产总收入为279万元。全村奶牛饲养量210头,黄牛155头,生猪432头,羊120只,蛋鸡1200只,养蜂50箱。畜牧业总收入为68万元。全村年总收入347万元,人均纯收入906.5元。95%的农户以粮食生产为主业,经济收入比较低,村集体债务达到120余万元,农户债务合计92万元,生产生活水平居全市农村人口的中下等。

(三)社会基础状况

全村共有住房689座,其中砖房389座,草房300座;电视入户334台,电话入户28门。无卫生所,无乡级沙石路,村路交通不畅,农产品外运困难,价格总是低于公路两侧村屯。自来水井早已废弃,由于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小井不出水,群众吃水困难。始建于1974年的两处小学校舍四墙倾斜,泥棚脱落,已成危房;整个公益事业发展缓慢、落后,直接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

(四)建设目标

1、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5年内建成一座桥;修一条沙石路(7.5公里);打二眼深水井;维修两所小学;建二处卫生所(240平方米);解决好交通、吃水、就医等人民生产生活问题。

2、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名优瓜菜产品,到2005年两瓜面积达到2000亩;大力发展水田种植产业,到2005年绿色水田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二是调整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生猪、养羊、蛋鸡、养蜂六大产业,到2005年饲养量分别达到1250头、680头、1250头、900只、6000只、200箱,使畜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5%以上。

3、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治理。

15%以上荒地退耕还草;新植杨树、樟松2万株。重新开发900亩库区,到2005年形成水面立体养殖、避暑旅游、控制水土流失、蓄洪抗旱综合治理的局面。

4、农民经济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到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0元,比2000年增长1倍以上,住房砖瓦化达到85%,普及电视电话,吃上深井自来水,小病不出村,入学率达到100%。[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