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食芽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形态特征卵:扁圆形,初产为乳白色,后渐变成黄白色。

幼虫:越冬幼虫体长3-5毫米,红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16毫米,全体肉红色,头褐色,前胸盾、臀板及胸足皆

梨食芽蛾
被危害的植物

为黑褐色,各节体背有8根刚毛,毛瘤明显。

梨食芽蛾
梨食芽蛾幼虫

蛹:长约8毫米,黄褐色。

成虫:长6~8毫米,体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基部、外缘以及翅的中间有3条黑灰色斑纹。[1]区别对比梨食芽蛾与梨大食心虫(吊死鬼),寄主相同,形态和为害习性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区别如下表:

形态及为害习性

梨食芽蛾

梨大食心虫(吊死鬼)

越冬虫芽虫孔堵塞物

有很多淡褐色毛绒状物

无毛绒状物,有深褐色的虫粪

越冬茧

较薄、稍大

厚而密,较小

越冬幼虫

红褐色、稍大

深褐紫色、较小

受害花丛

不枯萎能开花结果

多干枯,极少数可结果

入花从深度

不入果台髓部

入果台髓部

能否为害果实

不为害果实

为害果实

生活习性在辽宁、河北每年1代,以低龄幼虫在被害芽内做茧越冬,春

梨食芽蛾
梨食芽蛾分布图

季花芽露绿至开绽期,幼虫自越冬芽钻出,转入已膨大的花芽中为害,并以碎屑和吐丝封闭入孔。不钻入果髓中为害,受害芽能继续生长,开花结果,化蛹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5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成虫大量羽化。卵散产于叶上,6月下旬前后为幼虫孵化盛期。8月份在最后一个被害芽中作茧过冬。地理分布此虫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省。[2]

防治措施人工防治剪除越冬虫芽。开花期摘除被害花丛和叶丛。化学防治越冬幼虫转芽期和6月下旬至7月间幼虫孵化期(梨花芽露绿至开绽期)各喷1次敌敌畏,两期用药都可以和防治梨大食心虫相结合。在越冬幼虫转芽为害时(即花芽露绿至开绽期)用50%1605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在幼虫孵化期(6月下旬至7月)用50%1605乳油2000倍液喷雾消灭,共喷2次,间隔7-10天。[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