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Harappa)

印度河流域上古文明的城市遗址。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考古学家在此发现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代的青铜器文化遗物,包括火砖建筑、下水道、工具、陶器、艺术品等。有卫城。还发现刻在印章上的文字符号,迄今尚未完成解读。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地的古迹,常被称为“哈拉巴文化”。

东北方言 哈拉巴哈拉巴,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是哺乳动物后肢的一块像扇子似的比较大的骨头,也有人叫它扇子骨。民间艺术中百姓一般把这块骨头装饰一下,钻上孔,挂上铜钱或者铃铛,击打声响,挥舞演唱,作为一种乐器应用。

一般乞丐也手持哈拉巴行乞,边敲边唱,让人施舍,往往不给钱(食物)就不走。有唱词“你不给,我不怕,唱到来年五月夏;你不给,我不走,唱到来年九月九!”

哈拉巴
哈拉巴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