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坑村
王坑,属绍兴县南部山区稽东镇金山村的一个自然村。
1.自然地理王坑山峦叠嶂,连绵起伏,山里有山山外有山,重重叠叠都是山,一条清流穿村而过,流水哗哗;山间小路迤逦,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景色秀丽风光旖旎。民居散落在溪沟两侧山坡,一溪清泉、两分农田、三间农舍、四杆青竹,映衬出一幅静谧淡霭的山水画。以农业为本,以读书为荣,耕读传家的氛围在王坑村十分浓烈,“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尊师重教是公认的准则,好学上进是对青少年的赞誉。历史上,村人兴办学塾,好学上进之风,长盛不衰。
王坑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两边的山,全是没有多少养分的火山巨砾岩,既不能当建材,也无法产生肥沃的土壤;交通条件不佳,竹田头——上王乡村公路从村外大山绕村两头而过,前些年才修建了一条不足丈宽的蛇曲机耕路,民居好多早已破败不堪;经济来源除了不多的毛竹、香榧、茶叶之外,剩下的就是不足以填饱肚子的荒山和薄田。交通闭塞、资源稀缺,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渴望。对于王坑人来说,改变贫困的办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出山”。在王坑人眼里,“出山”既有离开无穷无尽大山走向平原城市的意义,更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深刻含义。“出山”的路,那就是读书,或者当兵转业、外出做平原地方的上门女婿。而没有文化,后两者的途径也是无法实现的。
二.耕读传家王坑村信奉耕读传家的古训,村里文明古风犹存。耕读传家观念在村民中根深蒂固。耕田可以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读”,当然是读圣贤书,为的可不是做官,是学点“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做人第一,道德至上。从出生起,王坑的孩子就开始了接受教育,早先父母用二十四孝、《朱子家训》等故事教导孩子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勤俭,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子女向传统的认同。在耕作之余,或念几句《三字经》,或读几句《百家姓》、《千字文》,或听老人讲讲历史演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人们就在这样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
王坑人从不攀比吃喝穿戴和摆设,比的是谁家的孩子懂事、有出息,能考上大学。王坑的莘莘学子中,家境清寒者居多,耕读传世,他们要一边耕作,一边攻读,备尝艰辛。为供给子孙后代上学,村民们省吃俭用,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住得破旧简陋,也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孩子读书上来。为了供孩子上学举债、卖仅有的土特产卖佃卖扫帚卖草药供子女上学,兄嫂含辛茹苦供弟妹读书,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冯水军早年家境贫困,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便跟随哥哥外出打工,然读书心切,在大哥的帮助下回到越南区中心校边代课边学习,后又在兄嫂竭力支持下进入树人中学复读,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外语学院;金鑫荣在父母哥哥的支持下从二中考入杭州大学,后继续攻读南京大学研究生;金朱华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家中残疾的父亲金明幼每天劳作不止,妹妹放弃自己前途打工为哥哥赚学费;金俊炎大学毕业后以家庭为重,身为大学教师依然侍弟妹成家立业年过三十尚未婚配……至于在读书时霉干菜苋菜梗六谷糊度年如日,那更是家常便饭。
三.人才辈出王坑是人才辈出之地。自建国以来,只有近80户人家不到300人(历史高峰数,现为185人)的王坑村,平均每4人中出一名大学生,在周边村中享有盛誉。有曾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记者,现为中钢集团贸易公司总裁的冯水军,有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博士生导师金鑫荣,有海军718研究所的高工金明标,有复旦大学研究生方朝曦,有华东交通大学讲师金峻炎,有奔波于全国各地从事实业与贸易的金明乐、金明堂、方庆朕、方朝良、金峻科、金明飞、陶远波、冯旭初、金明权、金华荣等人,还有远渡重洋在多哥赚美元的金峻钰,更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政府官员、军官、记者、律师……
四.时代新貌王坑父母常以祖先为榜样,教育子女要奋发有为光宗耀祖,更不能让祖先蒙羞。这种挟祖先以训教子女的方法,旨在提醒子女对家族所承担的责任,从而也就强化了家族、乡土观念。每到清明时节,房族共同祖先的坟头,总有族人早早的除草培土,等候归乡游子的祭拜。从而让血脉成为维系的亲情乡情的纽带。
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丰富内涵:“耕”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读”就是建设精神文明。这些年,新楼房渐渐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在周边村农闲时节“小搞搞”成风的情况下,王坑人依然坚守古风,每天耕作不止绝无打牌麻将声;逢年过节外出游子归乡,间或碰见叔婶兄嫂,亲热的打个招呼,“火萝头”捧上一碗热茶,递上一颗烟,家长里短聊聊近况,浓浓乡情亲情弥漫在村间;外出的王坑人更是通过建立QQ群《根在王坑》,用网络联结遍布全国以及远在大海对面的王坑人的亲情,一句“出门在外的王坑人也许会变成散沙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聚集起来互相照应”道出了和谐国学的真谛。
六.福建王坑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下白石镇王坑村,位于居福安市白马河畔丘陵中部,东与白马河畔的顶头村毗邻,距县城23公里,是纯少数民族(畲族)居住村,下辖王坑、上王坑、填洋、长兰尾4个自然禁。耕地面积270亩,山地面积2910亩,其中林地面积2378亩,全村人口629人(蓝姓占 75.6%,雷姓16.6%,钟姓7.8%),畲族人口占100%。
王坑村原称福安县三十四都王坑境,清乾隆元年由蓝姓迁址(光绪年间也有蓝姓从溪塔迁往),蓝、雷、钟姓自全国各地入闽,定居王坑。现有民居80多座。生活方面仍持有民族传统的风俗。王坑自然村蓝姓现在部队获上校(副团长)军衔一位,填洋自然村蓝姓博士研究生一位,大学生6位。
王坑村山地面积广,茂密的松、杉林,盛产的茶叶、水果、毛竹,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是投资种植、办场养殖搞经济建设开发的有利条件。王坑溪水源、泉源不断,秀丽的清水直贯白马河,水资源丰富,地理条件环山抱水,是建库蓄水、搞商品水或淡水养殖,进行经济建设独特的开发前景。
王坑村村财收入薄弱,2008年人均年收入4850元。自改革开放以来,修建了高压电、机耕路、程控电话,主村的初小校教学楼等基础设施。目前有4个自然村的电视闭路线路未能解决,自来水工程无法修建,人、畜饮水需靠肩挑,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原来的填洋自然村初小校现已停办,王坑自然村学生数也所剩无几,面临停办。没有村委楼、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文化节娱乐场和体育设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