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瘗
基本释义
【词目】望瘗
【拼音】wànɡ yì
【释义】祭礼仪节之一。在明代祭宗庙及孔庙的礼仪中,当最后唱‘望瘗’时,捧祝官与进帛官捧祝、帛至瘗毛血的地方焚化。
词目延伸1、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瘗位。[各官立介][赞]望瘗。[杂焚祝帛介][赞]礼毕。” 王季思 等注:“ 明代祭宗庙及孔庙的礼仪,当最后唱‘望瘗’时,捧祝官与进帛官捧祝、帛至瘗毛血的地方焚化。”《清史稿·礼志二》:“ 乾隆十七年,改送燎为望瘗。明年,增望瘗乐章。”[1]
2、望瘗肃更阑,出至《己未十二月二日致斋惠照》 宋 卷刚中。
3、望燎,奏《时和之曲》,方丘并同,曲词各异,易望燎曰望瘗。(引至 明史第0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