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巾牛村
方巾牛村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大民屯镇,距沈阳西40公里,全村有801户、2800多口人。该村被誉为东北棚菜生产第一村,2006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是国家建设部指定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个国家级试点示范村之一。先后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编制工作试点村、全国现代文明村。
方巾牛村有农户801户,过去单一种大田作物,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1993年秋,村民吴亚芬家建起全村第一栋占地不到一亩的蔬菜大棚,年收入竟接近两万元,一时轰动全村。村民虽然看好扣棚种菜的前景,但扣一亩大棚需要万元资金,不少农民望而却步。1998年,村领导争取到银行贷款和上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政策,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号召大家建设蔬菜大棚;为了少花钱多办事,村里还统一购买塑料薄膜、竹竿子等建材,统一运输和施工等。2005年,全村扣1000亩大棚,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5亿元,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目前全村800余户、2740口人,已实现户均9个棚。全村实行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组织技术服务,棚菜生产按“一年三茬”的流程有序运转,产出的棚菜俏销沈阳及吉、黑、上海和广东等省市。自从1997年发展棚菜以来,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万元。这个村致富还有一个新招法———成立“产业党支部”。新民市于去年把方巾牛村党支部扩建为党总支,按行业以“支部+协会”方式组建了棚菜协会党支部、运输协会党支部、综合党支部。运输协会党支部成立后,运输大户徐树义出任支部书记,坚持每月搞一次集中活动,党员们带头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在东北各大市场建立了蔬菜销售点,每天将全村大量蔬菜运往各大城市。方巾牛村高峰期日产棚菜200多吨,每天需要100多辆机动车外运蔬菜,受其拉动全村已有120户农民投身运输业。村里种植“天之绿”牌绿色无公害蔬菜需求大量鸡粪,因之带动全村40户农民养鸡15万只。棚菜业还拉动了商饮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全村农药店、商店、小吃部有300多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