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兵太郎
木村兵太郎(1888.9.28-1948.12.23) 日本埼玉县人,陆军大将和甲级战犯,缅甸任日本派遣军总司令,还曾在近卫、东条内阁上担任陆军省次长。人称机器人次官和缅甸屠夫 。1945年作为缅甸方面军司令所部10个师被英军名将斯利姆彻底击败,只身逃出仰光。1948年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

简历陆军少佐木村伊助(陆士旧4期,日俄战争战死)长子。曾就读于广岛一中(现广岛县立广岛国泰寺高等学校)。先后毕业于广岛陆军地方幼年学校,陆军中央幼年学校。1908年5月27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炮兵科(276人中第15名),同年12月25日授予炮兵少尉军衔,任野炮兵第16联队附。1912年11月26日毕业于陆军炮工学校高等科第18期,任陆军野炮兵射击学校教官。1916年11月25日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28期(56人中第9名)。历任参谋本部附勤务,参谋本部部员,第3师团参谋,参谋本部部员,参谋本部附,赴德国学习研究军事,参谋本部部员兼陆大教官,野炮兵第24联队少佐大队长,炮兵监中佐部员,陆军野炮兵学校教官,参谋本部部员兼军令部部员,1929年伦敦裁军会议时,他作为随员参加了会议,当时就积极主张摆脱西方国家对日本的约束,鼓吹自主发展军备。野炮兵第22联队大佐联队长(九一八事变),陆军技术本部员兼野炮兵学校教官,1935年3月陆军省整备局统治课长。1936年8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1936年8月复又转任兵器局长,1937年11月兼任大本营野战兵器长官。一直到这时,木村兵太郎始终作为日本陆军的炮兵专家,负责野战兵器装备的开发与研制。39年3月第32师团中将师团长,驻守山东兖州。1940年4月29日授予勋一等旭日大绶章。关东军参谋长,辅佐梅津美治郎大将,41年4月晋升陆军次官,追随陆相东条英机发动太平洋战争爆发,东条为首相后,他做为次官实际负责陆军省事务。43年3月转任军事参议官兼兵器行政本部长,44年9月东条失势后,被发配到危机四伏的缅甸,接替战败撤职的河边正三出任缅甸方面军司令官。45年初在缅甸中部的伊洛瓦底江会战中被英军击败,全军覆灭,1945年3月9日晋升陆军大将。4月23日只身逃出仰光。日本战败后被判定为甲级战犯。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犯有破坏和平罪(十八年间一贯为控制东亚及太平洋的阴谋、对华实行侵略战争、对美实行侵略战争、对英实行侵略战争、对荷兰实行侵略战争)和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命令准许违约行为、怠于防止违约行为),处以绞刑。1948年12月23日0时35分死王。曾获三级金鵄勋章。
屠夫本色武汉失陷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发生战略性变化,由军事进攻为主转变为政治攻势为主,侵华日军的作战重点也由针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转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战场。 1937年10月,侵华日军在攻占德州后,中共山东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山东各地举行了武装起义,党中央又先后派肖华、张经武、罗荣桓等人率八路军第115师开赴山东,建立并巩固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等根据地,其范围包括山东及河北、江苏部分地区,西北与晋察冀边区相邻,西面与晋冀鲁豫边区相连,南面则与华中抗日根据地构成呼应,成为衔接华北、华中两大根据地的重要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犹如插向侵华日军心脏的一把尖刀。
木村兵太郎正是肩负着大本营的重任,在此“关键时刻”出任第32师团长的。上任后不久,他便率领着部队来到了山东兖州,并立即着手准备对我山东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1939年4月14日,木村兵太郎率领着8000余名日军,由邹县、滕县、枣庄、临沂等地出动,分路向抱犊崮山区进行“扫荡”,企图寻歼八路军115师主力,摧毁我鲁南抗日根据地。
在率队“出征”前,木村兵太郎向部队下达的作战命令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八路军及根据地,对于根据地内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必须全部杀死,不留后患,所有房屋一律烧毁,所有粮草,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其气焰真是嚣张已极。然而,气势汹汹的木村师团被我八路军第115师的游击战拖得东奔西跑,疲惫不堪,不仅没有“全歼八路军主力”,相反自己倒落了个损兵又折将。气急败坏之下,木村兵太郎便命令日军士兵对手无寸铁的民众进行血腥屠杀。
木村兵太郎命令手下的士兵将2000多名普通百姓关进了济南新华院集中营。白天,他命令日军押着“俘虏”们去做苦工,晚上则关进阴冷潮湿、臭气熏天的黑屋子里,而且常常是三天才给一顿饭吃。如果有人稍微表示不满或反抗,他们便会对其严刑毒打,或放出凶恶的狼狗撕咬。对于逃跑者,他们就用铁丝穿透手心,将其在树上吊死,或用刺刀逼着他们自己挖好坑,随后再将其刺死埋掉。
1940年10月,鉴于木村兵太郎在山东“剿共”有功,大本营将其调任关东军参谋长,木村上任后,继续坚持陆军派的强硬立场,积极酝酿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简称“关特演”),筹划对苏开战。下令在哈尔滨设立了“治安工作指导部”,大搞白色恐怖,使数以千计的中国百姓丧生。与此同时,木村兵太郎还与华北派遣军达成协议,将其以“军事讨伐”和“治安肃正”等名义抓获的大批中国劳工运到东北,每年达10万余人,其中一部分人还被劫往日本,死在异国他乡。木村兵太郎命令关东军将劳工送到吉林省辽源矿区,四周围起两道铁丝网,中间还夹上一道高压电网,最里面又加筑了一道一丈余高的土墙,防止劳工因不堪忍受苦役而逃跑。劳工们在凶残的日军官兵的皮鞭下终日劳作,因饥寒交迫而被折磨致死的劳工无数。此外,由于日军只顾驱赶着劳工挖煤,根本不考虑安全措施,因此劳工中因矿井塌方、煤气中毒或瓦斯爆炸等致死的事件更是司空见惯。
木村兵太郎还命劳工们在矿山的附近挖了一座“万人坑”,专门用来填埋死掉的劳工。这座“万人坑”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年零八个月就被尸体填满了。在木村兵太郎调离关东军前,就有多达万名的中国劳工惨死于苦役。与此同时,为加紧进行对苏作战准备,木村兵太郎还命令关东军从各地抓来几十万劳工,在中苏边境地区修筑防御工事,许多劳工在施工过程中便被折磨而死,幸存下来的劳工则在工程完工后被秘密处死。
陆军次官1941年4月10日,木村兵太郎受命出任陆军次官,当时的陆军大臣为东条英机,在1943年3月离开这一位置前的近两年的时间里,木村兵太郎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奔走呼号,全力支持东条英机对美英开战。1941年10月,近卫内阁宣布总辞职,东条英机趁机登台组阁,不仅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还身兼陆军、军需、内务大臣等职,木村兵太郎虽然仍居陆军省次长之职,但实际上与军务局长武藤章共同执掌起陆军省的大印,为东条内阁发动更大的军事冒险筹划一切。10月24日,东条内阁主持召开大本营联席会议,按照陆军省提出的计划全面部署了对美开战的一切事宜。会后,南方陆军部队迅速向作战地点集结,海军也以鹿儿岛为模拟作战场所,终日进行袭击珍珠港的作战演习。在这一系列的军事部署中,木村是具体的策划者和指导者。11月5日,御前会议召开,最后批准了木村等人提出的陆军省对美、英、荷作战计划,决定于12月初正式宣战。
缅甸败将1944年7月,东条内阁被迫总辞职后,木村兵太郎出任缅甸派遣军总司令,木村上任以后,对日本军队的残虐行为继续采取放纵的态度,甚至强征30余万名印度尼西亚壮丁充当“兵补”,驱赶他们到缅甸和新几内亚作战,其中有90%的人悲惨地死在热带丛林中,也给缅甸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木村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木村到任后,便立即野心勃勃地制定了三个作战方案:一是试图切断中印之间地面联络的“断作战”,二是保卫曼德勒及伊洛瓦底江畔的“盘作战”,三是抗击印度洋沿岸登陆之英军部队的“完作战”。随后,他将所属第15、28和33军的参谋长及作战主任紧急召集到仰光,研究了具体实施方案。
自1944年10月开始,木村兵太郎指挥驻缅日军发动断作战,大举向中国远征军发起反攻,妄想阻拦驻印军和远征军的会师计划,隔断中国的对外交通,然而,这次他却再也没有前番的那般运气了,在中国远征军的猛烈打击下,木村率领的侵缅日军损兵折将30000多,在大本营那里弄得灰头土脸,颜面全无。恼羞成怒的木村兵太郎于是便把满腹的怨气撒在俘虏和平民身上,对他们实施凶残的虐待与杀戮,并一手制造了仰光大屠杀血案,并因此得到了“缅甸屠夫”的恶名。
1945年初,英印联军开始反攻缅甸,英国二战第一名将斯利姆中将指挥部队扬言要从仰光登陆,把日军28军吸引到南方后,突然出兵强渡伊洛瓦底江,迂回到日军的大后方,1月14日,第10印度师在新古东侧率先强行渡江,尽管遇到日军第15师的反击,仍逐步扩大了桥头阵地。2月12日,盟军第33军在曼德勒附近发起了渡江进攻,同日军第15军主力展开了激战。此期间,于15日,盟军第4军在日军第15军和第28军的接合部木各具东侧开始渡江。21日,第255坦克旅开始向密铁拉挺进,步兵部队在其后跟进。密铁拉只驻守有日军后勤部队,尽管他们与火迅赶到的吉田联队竭尽全力进行肪守,但仍被盟军击溃。方面军察觉到此情时为时已晚,无可奈何于3月12日召见了第33军司令官,命其纠集兵力进攻密铁拉之敌。然而,面对逐渐增强的英印军,缺乏反坦克装备的日军未能取得进攻的胜利。随着肉搏战和夜战的不断进行。日第33军的攻击力量越来越弱。此时,曼德勒东南方的第15军的战线也濒于崩溃。方面军于3月28日放弃了夺回密铁拉的企图,把希望寄托在伊洛瓦底会战的缅甸方面军.已没有进行尔后作战的有效手段。方面军先命第33军在彬马那以北阻击敌军,同时命令第15军撤到东吁一带占领阵地,但战斗力消耗殆尽的各部队已无此能力。英印军以装甲部队为先导开始向南突击,4月8日突破了第33军的防线。22日,敌装甲部队越过东吁向仰光进发,23日,方面军司令官木村抛下了未曾安置妥当的缅甸政府、日本大使馆以及日本侨民,匆匆逃出了仰光。仰光在混乱中于5月3日被英军夺回。被包围的日军残余各部突破重围,渡过锡当河,逃出缅甸
军事法庭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国占领当局以木村参与和策划对美、英发动的侵略战争而将其列为A级战犯嫌疑人。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犯有“共同谋议侵略战争罪”(反和平罪),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罪,对美国的侵略战争罪,对英国的侵略战争罪,对荷兰的侵略战争罪,以及“违反国际法的战争犯罪”(包括授权、命令、允许违法行为,无视违法行为的责任)等共计7项罪名,被判处绞刑(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下的战犯多为6项以下罪名)。
当时,日本辩护方称,木村不过是陆军次长,地位低微,不应视为主要战犯。但起诉方指出,木村是陆军省仅次于陆军大臣的人物,实际上承担陆军大臣的职责,他不仅赞同陆军大臣的政策,而且是具体推行这一政策的实际首脑,包括他任职期间日军违反战争法规的行为,他都负有决定性的责任。 1948年12月22日,木村兵太郎即将走上绞刑台前,请教诲师花山博士转告他对夫人的临终遗言:“我走了,恳望爱妻英凤子想开些。超脱了死,便是永恒的生,愿护佑神保佑我俩来世仍结良缘。我将成为你们的指路标。” 23日零时35分,木村兵太郎在绞刑架上断气,是七名绞刑的甲级战犯中的最后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