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民
中国杰出的口琴家,推广家。
杰出口琴家 杨敬民杨敬民一生经历坎坷。他从小爱画画,“文革”时,只因祖籍台湾而被取消了报考浙江美术学校的资格。从此他告别画笔当上了一名船员,漂流不定的日子里,陪伴他的只有一支小口琴。15年后,他在“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次全国口琴独奏锦标赛上获得一等奖,并进入口琴厂当了一名工人,但对他来说,“做”口琴远不如“吹”口琴,1991年,他毅然辞去公职,南下广西闯天下。
杨敬民说自己一身“驴脾气”,自从来到南宁,他就立志要在复音口琴的演奏上走出一条新路。白天,他穿梭于南宁市的各所学校教授口琴,晚上,他就在自己的设计图上潜心研究。经过无数次试验,他终于在口琴结构上找到了突破口。1998年在第二届亚太口琴节及大赛复音独奏中,杨敬民一人独奏14把口琴,演奏意大利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技惊四座,连在复音方面占有优势的日本演奏家也不得不“俯首称臣”,杨敬民一举夺得了冠军。据杨敬民介绍,当初用14把口琴吹奏时,把口琴放到一个架子上,还在月光下练习准确选取口琴的能力。在大赛上吹奏时,他一手握住口琴吹奏,一手握备用口琴,一个五分钟序曲一气呵成,技惊四座,被人誉为“口琴奇人”。
作为一名口琴艺术家,杨敬民拥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口琴,如半音阶口琴、高音笛声口琴、重音口琴、中音口琴、和弦口琴、低音口琴。杨敬民拿出许多形状各异的口琴向记者“炫耀”起来:这是日本最好的口琴,也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口琴,轻轻一吹琴音便玲珑剔透;那是德国原产的口琴,德国工艺制作精良,琴音低沉而具穿透力……只见有的口琴大若排箫;有的豪放精迈;有的小巧精致,仅有四个孔,长度才4厘米左右,各式各样的口琴让人眼花缭乱。杨敬民小心翼翼地抚摩着口琴,轻轻地说:“每次外出演出我只需要把口琴装在琴盒里就够了,一个琴盒就一个乐队啊,我是带出一个交响乐队演出的。”
杨敬民说,他最喜欢的吹奏环境是桥洞。桥洞下本身音响效果很好,但更令人陶醉的是那种小桥流水、蛙声流萤。可惜的是现在石拱桥越来越少,有的则环境很糟,现在杨敬民练琴的场所常常是回音较好的浴室。“当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我可以很放松的全身心地投入练习。”
杨敬民获得第二届亚太口琴节及大赛复音独奏冠军后,事业更加一帆风顺,经常受邀至台湾、香港地区演出,还带着学生到韩国参加比赛。2005年在央视《小崔说事·新春特别音乐晚会》上,他同时用6把口琴吹奏《土耳其进行曲》,让全国的观众都领略了他的绝技。而后多次被全国各地电视台所邀请演出。
杨敬民热心于口琴在国内的推广和青少年口琴的基础教育。多次到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授课。对青少年对于口琴的了解和热爱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让众多口琴爱好者得以增进琴艺。不愧为国内杰出的口琴大师,杰出推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