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惨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

1923年2月7日中国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流血事件。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丢弃“保护劳工”的假面具,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和破坏,并封闭总工会会所。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2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并将总工会移至武汉江岸办公。2月4日总罢工开始,各站工人一致行动,全线所有客货车一律停开,长达千余千米的京汉线立即陷于瘫痪。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纠察队长、共产党员曾玉良,领导工人粉碎了军阀破坏罢工的阴谋。2月6日,湖北工团联合会和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发动武汉各工团代表2000余人赴江岸慰问 ,并和铁路工人万余人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工人被杀40多人,伤200多人,被捕60多人 ,遭开除1000多人。林祥谦、施洋及京汉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1923年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图为大会代表合影员史文彬均被逮捕。林祥谦被捕后,拒绝下令复工 ,慷慨就义。施洋也在武昌被杀害。这次惨案暴露了军阀的残暴,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坚定性和组织纪律性。

虽然说这次惨案显示了我党的革命号召力,工人组织的革命坚定性和组织纪律性。

但实际上毫无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吴佩孚实际上是当时全中国最开明的军阀了。其保护劳工并不能算假面具。否则1921-1923年我党在京汉铁路各段成立的16个工会也不会那么顺利。

而且在此期间,苏联相当看好吴佩孚,企图联合吴佩孚对付日本和张作霖。

为了加盖一个属于我党领导的总工会,因而被极左派拉着走搞全面,这是相当不顾全大局的。京汉铁路工人,实际上收入相对较高,因而一方面有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拼个鱼死网破的意志并不坚定。为了一个政治意义不大的仅具符号意义的总工会,而挥霍工人的革命热情,对于当时还相当弱小的我党,可以说相当不明智。

(共产国际也是很不像样,从最主张拉拢,随即转变为最主张撕破脸,反正他们在莫斯科只要说话和发卢布即可)

从根本上讲,工人运动比动员开明绅士地主资本家出身的知识青年更不容易。动员开明绅士地主资本家出身的知识青年,只要以身作则的以爱国为号召即可动员这些热血青年。而对于工人,要么是有发生血案,比如日本工厂主枪杀工人顾正红,引起群情激奋,同仇敌忾。要么以提高工资福利为斗争要求。单纯为政治目的而罢工,对有老婆孩子要养活的工人来说,是一种相当奢侈的行为。这也是之后十多年里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一直处于低潮期的原因。

比如同期发生的省港大罢工,最后主要发起者香港海员工会和电车工人工会,均实现了其提高工资的要求,进而工会日渐强盛。

近年出版的一套极有价值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年),这一从前苏联解密的国家档案里翻译过来的丛书,让我们对20世纪初的中国政局,有了全新的理解。

越飞,这个被苏联政府派往中国的特使,因后来与孙中山联名发表会谈纪要而名扬中国现代史,谁知道,早在他前往广州游说孙中山之前,就在北京给洛阳的吴佩孚写过第一封信。

且看1922年8月19日越飞致吴佩孚的密函:将军先生:

……我们都怀着特别关注和同情的心情注视着您,您善于将哲学家的深思熟虑和老练果敢的政治家以及天才的军事战略家的智慧集于一身……

俄国人往死里捧了吴佩孚一通,究竟要干什么呢?越飞继续写道,一、“为了便于修复两国睦邻关系”,让并不在政府任职的实权人物吴佩孚同意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与日本人谈判———在满洲有驻军的日本人一直是苏联人的后院隐患;二、让吴接受苏联红军进占中国的附属国外蒙古的现实。

待越飞的军事顾问格克尔将军自洛阳返回北京后,越飞立即给国内拍发了“绝密”级的电报:送斯大林(格克尔)从吴佩孚那里回来了,说从未见过这样完美的军事秩序:秩序和纪律极其严整,操练和训练比赞许的还要好。……

吴军的强大实力使俄人以为找准了在华的代理人。

即使到了1925年,俄人依然没放弃利用吴佩孚的愿望。

其时,与奉系开战的冯玉祥国民军已经失利,冯本人不得不宣布下野,他的部下通电表示“迎吴讨奉”,而吴佩孚正雄心勃勃地出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了。只是,老吴倔强,最恨叛徒,“奉”是照讨,但“冯”之背叛,决不原谅!

冯玉祥难受,但苏联人不难受。只要有人出面反对奉军,苏联就会拥护。苏共中央曾专门开会讨论中国局势,他们的政治局会议第86号(特字)记录中明明白白地写着:

中国的事态发展进程,越来越把吴佩孚和他所领导的直隶集团推到首要地位。吴佩孚正在成为核心政治领导人物,同时好像也在成为民族运动重新爆发的中心。……吴佩孚的行动会造成有利的局面,必须加以利用。

有必要同吴佩孚联合,联合的结果应当是成立新的中国政府。

这种联合不可能有什么牢固性可言,所以在进行现阶段的战争和成立新的政府的时候,必须从建立真正统一的中国必然要继续进行战争的思想出发,不过这时已经是同吴佩孚及其追随者的战争……

吴佩孚没让苏联人如愿,学测绘的军校毕业生吴佩孚大体上能计算出来,俄人究竟想干什么———成立一个完全受他们控制的中国政府。

从此,吴佩孚更加仇视俄人了。二七惨案的发生,便是分道扬镳的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