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预警机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专利预警机制的定义专利预警机制,是指对将要发生的专利争端的预告制度。所说的“专利争端”包括企业经常遇到的涉及专利侵权和专利无效的纠纷。

企业专利预警在广义上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进行专利情报分析,对专利风险进行警示和主动防范的机制。

企业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企业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以应对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企业在专利技术领域里对我国企业的挑战,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避免专利纠纷的发生,规避专利侵权行为,保护好自主专利权。

企业专利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一)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信息1、专利检索——从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信息以及专利的法律状态,包括专利申请、撤回、授权、驳回、终止或无效等情况;

2、非专利检索——从非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竞争对手技术研发信息,包括企业出版物、会议资料、项目发布、招投标、融资、广告、合作、访问等。(二)制定自主专利权策略1、制定技术研发的策略。 通过立项前的专利信息检索和专利数据分析,可以明确创新项目的技术现状、了解潜在的竞争对手或合作者的专利布局、掌握技术竞争前沿并找到技术创新突破口,从而提高研发起点与效率,避免重复研发。

2、决定专利申请的时机、公开的内容、保护范围和保护地域。 专利权的保护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所以可以根据竞争对手在不同国家的专利布局来决定专利申请的时机和地域;一份专利文件既包括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也包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关系到专利侵权和无效的判定、以及专利性的判断,都是企业最需要关注的内容。

3、重视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和保护范围的调整。

专利审查员通过检索后会根据《专利法》的要求提出审查意见,针对审查意见进行答复和相应的修改会使获得的专利权更为稳定,最大限度的减少专利被无效的可能。

4、确定专利申请授权后的实施、许可和转让方案。一项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并不意味着在实施该项专利的时候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所以在获得专利权后还要分析该项专利在实施、许可和转让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专利权纠纷。

5、通过防御与进攻策略完善专利权的保护。 在技术空白区做进攻型的专利保护策略,在技术壁垒较多的区域做防御型的专利保护策略,这些都是专利预警需要考虑的内容。(三)专利权和技术秘密的管理1、对专利技术的实施许可与生产许可的规定;

2、对专利申请、专利权的转让规定;

3、对企业职工发明创造的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的规定,以及对发明人奖励的规定,以防止技术的转移;

4、制定防止商业秘密(包括技术秘密)泄露的规定;

5、启动临时措施与边境措施的时机选择;

6、政府奖励的申报,包括文件的准备和数据统计,并要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

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专利预警机制企业建立专利预警机制要以完备的专利信息资源、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为基础。当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人力和信息资源不足的中小企业,都建立一个完善的专利应急和预警机构是不现实的。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将专利信息资源、人才资源集中使用,成立国家级以及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级的专利预警机构,并由这些机构为国内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此外,政府应制定相关的规定,鼓励和吸引专利中介机构进入企业,帮助企业提高专利预警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