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无距离:传达室的保安
基本信息书 名:恐怖无距离:传达室的保安
丛书名:恐怖无距离系列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图书
作者:姻合著
出 版 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字数: 360千字
页数: 300页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222063372
纸张: 胶版纸
包装: 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所属分类: 惊悚/悬疑/小说
定价:28.80元
内容简介简介《恐怖无距离:传达室的保安》一书,由两个故事和两个外篇组成。
两个故事分别是“传达室的保安”和“我叫张洪山”;两个外篇分别是“猫妻”和“犬子”。
故事基调一直保持恐怖惊悚的氛围,让作者身在其中,毛骨悚然,但又欲罢不能;这里主要介绍两部正传的简介:
第一部《传达室的保安》
北京市的偏远小区里,六岁女孩林小雨下楼倒垃圾的时候,凭空消失在楼道。
在那天以后,夜里小区的住户不约而同地听到了小雨的哭声,她苍白的脸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却无法触摸。
在人们纷纷逃离小区后,小区最终留下了五家住户,五个人:
A楼908的佘花花:貌美如花,夜夜都在天使和魔鬼间徘徊的女人,在她紧闭的卧室里,竖立着无数阴森的蜡像。
B楼202的小张:迷茫于网络间的灵魂,斯文无辜的背后永远让人看不透真正的面目。
C楼306的林小雨:游荡在院子里的幽灵,人人都知道她的存在而没亲眼见过的六岁女孩。
C楼406的童童:永远带着一根随时扎人的尖针的初一女生,曾经亲手葬送了母亲的性命。
C楼806的王经理:神通广大,蛊惑人心,如恶魔一般的男人。
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最后五户人家之间展开,交织出你永远猜不透的真相,做为传达室保安的我,就像守卫着通向地狱的通道,带你展开步步惊魂之旅,直到遇上如同影子一般的清洁工老蒙,进入与恐怖无距离的噩梦。
人物位置示意图:(从高到低)
A楼908的佘花花家
C楼806王经理家
C楼406童童家
C楼306林小雨家
B楼202的小张家
门口传达室的保安老陈(我)
第二部 《我叫张洪山》
一个普通的包工头,市侩的小老板,却一步步走入匪夷所思的人间惊魂之旅,落入奇异民俗编织的迷网中。
随处可见的装潢行业,到底包含了多少不可告人的诡秘,处处触目惊心,引发一股寒气在你身边悄悄升起。
文章由人来鬼往,夜半鼠影,紫墙魇影,别墅噩夜,老鼠娶亲,火车异客,老屋闪灵,路标与镜子八个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故事构成,只有读完最后一章,你才惊觉已经用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封印恐怖真相的重重大门。
现在,只有你孤零零的一个人站在黑暗的门外,门正悄悄地从里面被推开。
是什么的真相在门后爬出?读者注意事项1.不要在晚上阅读;
2.不要独自一人阅读;
3.17岁以下阅读需成人陪伴;
4.有心脏病或其他类似疾病患者慎阅;
5.心理变态或性格扭曲者勿阅。大事记2008年7月16日在天涯网站首次发贴,三天引起轰动,日点击过万,于2008年8月5日飘红,连霸天涯网站头版头条3天,至2009年3月30日,在天涯帖子点击数合计超过300万,回复过2万条。
2009年3月12日作品进驻腾讯网站,被腾讯网站首页、读书首页、怪谈社首页陆续重点推荐,3月21日在腾讯迷你首页连霸3天。
2009年3月13日作品在猫扑开贴,日点过万,平均一天翻一页,3月20日起连霸猫扑首页一周,目前在猫扑文学鬼话精华版稳居第一,因更新速度达不到猫友要求引发人肉搜索作者风波。
2009年5月16日作品被校内网网友转载,点击突破百万,创下校内网点击率的奇迹,转载博客几近瘫痪。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23时59分,《恐怖无距离》系列在网络上的总点击率已累计超过五千万次,被网友誉为网络第一惊悚奇书。
作者简介姻合
Kezhi Chen
江苏盐城人,本名陈克治,现为江苏省在职建造师。他2008年前与文无缘,2008年8月取自撰《祝酒词》“不以殇离,但求姻合。”一句中“姻合”二字为笔名,偶于天涯进行文学创造,以无羁的想像,缜密的思维,悬疑的剧情,有别于前人的写作手法,简洁而极富感染力的文字引发网络点击回复井喷。
其长篇小说《多了一个》火爆连载于《胆小鬼》杂志!
编辑推荐南派三叔推荐!
怪事连连的小区里,住户陆续离开,诡云笼罩着最后五户人家……
老保安姻合已经设下层层陷阱,先生,女士,您敢看吗?
《恐怖无距离:传达室的保安》让恐怖长驻您心底!
翻开书页,你就打开了诡异之门,从此你的心中满怀恐惧,颤抖着等待门后的未知。
横扫天涯,红遍猫扑,称霸校内。网络累计点击率过五千万!千万惊悚悬疑爱好者翘首以待的惊悚奇书。
新武器系列002号作品
萧鼎、南派三叔、胡震生、纷舞妖姬共贺磨铁图书旗下新武器品牌书系成立!
媒体评价“姻合”的心中,盘踞着一个巨大的迷宫,让人们迷失其中。
他站在高处,默默注视着惊慌寻路的人群,享受着控制的快感。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新约·约翰福音·第一章》
图书目录第一部 传达室的保安
剧 透
第一章 C楼406的童童
第二章 C楼306的林小雨
第三章 A楼908的佘花花
第四章 C楼806的王经理
第五章 B楼202的小张
第六章 归来的老蒙
尾 声
注1 外一篇:姻语解惑之谈蛊色变
第二部 我叫张洪山
剧 透
第一章 人来鬼往
第二章 夜半鼠影
第三章 紫墙魇影
第四章 别墅噩夜
第五章 老鼠娶亲
外一篇关于厌胜
第六章 火车异客
篇外之谈蛊色变
第七章 老屋闪灵
第八章 路标与镜子
谈谈鲁班书
恐怖无距离外传之一猫妻
后 记
篇外姻语解惑之我眼中的降头
恐怖无距离外传之二犬子
后 记
篇外:犬子的真伪
写在故事后的三段话
姻合的话写在故事后的三段话:
(一)
有人也许会问:书里一共四个故事,为什么单单叫:恐怖无距离系列之传达室的保安呢?
这个答案的解释得追溯到我刚刚提笔写作的时候。。
2008年7月,我在耐心等待奥运的时候,百无聊赖中忽然有了写小说的冲动,于是有了恐怖无距离系列(亦名《在人间》)。
如果从写作顺序来说,恰恰和故事的发展顺序相反,第一篇写的是:我叫张洪山,发表在天涯莲蓬鬼话。因为以前从来没写过小说,所以眼高手低,文笔晦涩,也表达不出自己的构思,眼看奥运会也要开始了,所以我写到火车异客后就匆匆收尾去观摩奥运了。说实话,当时故事写的不是很精彩,我自己也是很不满意。
收尾就结束了吗?没有。旧的收尾才是新的开始。我不是一个轻易罢手的人。看完奥运后,我以《我是张洪山》为蓝本,底下依次写的是“猫妻”、“犬子”、“谁在我身边”,我不停地写,每天都保持两千字以上的练习,自觉自己文笔渐渐熟练以后才开始写我是张洪山的前传:传达室的保安。
再半年以后,我有了自己的风格,终于能抛开怪力乱神的布局,同时也为了扩大读者层面,淡化了文章的恐怖氛围,加强悬疑效果,写出了“多了一个”、“恶水”、“阴窥”这样的文章,但恐怖无距离系列,我会始终保留这种略带魔幻的风格,以此纪念自己写作的起步。
回到我是张洪山这篇起始的文章来。我前面说过它是不成功的,我一直想在别的系列完成后来重写这篇小说。但最后我选择了放弃,只是做了一点修改,同时拿掉了原来的结尾,重写了老屋闪灵,路标与镜子两个故事安上去作为新结尾。
老屋闪灵,路标与镜子依然沿用了《我叫张洪山》的文风而没有和《传达室的保安》靠拢,因为我觉得同一篇文章前后要保持相同的水准才不突兀。一味的强化并不是好事,不是我偷懒,而是《我叫张洪山》作为恐怖无距离系列的始祖文章,如果改动,后面的文章全部得接着更改。所有的桥梁,所有的联系,都可能因为改动后的细节不到位而出现前后矛盾,那样给整个系列带来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我选择了保留和平衡,就当它是作为我写作起步的一种见证吧。让大家也看到只要一个人努力,坚持,他是可以取得进步的。
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拙劣的文章本身,勉励我一直向前。
所以不要用它来攻击我的文字简陋,逻辑混乱,结构松散,文学功底太差。
因为你想所说的,我已经承认了。但事物总是会进化的。
但全本书的名字,首选依然是整本书最高水平的作品:《传达室的保安》。
(二)
我看过很多很优美的恐怖小说,但也就是优美,如浓妆戏子,始终不能让我感觉到小说的灵魂。
一个孩子呆呆地看着你说:叔叔,你背后有个影子。绝对比一个职业作家大写:一个漆黑的夜晚,月亮慢慢从云头里钻出来,把惨白的冷光照射到一座荒坟上要有震撼力。
因为恐怖源于真诚。
当你走在迷宫里找不到出路,忽然有人丢给你一根指路的直线,这是多么爽的事情。
问题是很多作家扔给你一线团。
管他什么恐怖的迷宫,这时候你只想操刀子捅人,捅了那丢线团的。
丢它恐怖老母。
所以恐怖源于简洁。
我一直在你耳边说有鬼,有鬼,有鬼。
你会大吼,扑街你个唐僧。
问题是很多作家都在重复这么单调的一句话。
很多畅销作家。
恐怖一定也要有趣味性,否则读者跑了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恐怖。
想打动一个人的心,说句我爱你远比长篇大论更有说服力。
想吓一个人也是这样。
但我永远不希望我的作品为了恐怖而恐怖,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在恐怖之外给读者一点别的东西,一种身处黑夜仰视黎明的感觉。
有一种无人性的恐怖,我是绝对不写的。
不管有人说我不写是因为不会不能不敢不配,我不争辩,我的深沉,绝不在一片漆黑中表现。
社会可以黑暗,网络可以虚伪,现实可以沉闷。但我们自己绝不可以将自己关进笼子。
我只想给你恐怖,不想给你绝望。
我一定要告诉你,再黑暗的日子里,也有阳光存在,如果你看不到,我就指给你看。
黑暗后出现的第一线光明是最美的。
这是我写作的风格,也是我为人的原则,至死不渝。
(三)
中国的悬疑小说,基本是不准出现灵异的。如果有了灵异成分,前面再加上恐怖二字,就成了恐怖灵异小说,上升为洪水猛兽级别,不但不能成为主流小说,还有被禁止与销毁的可能。
这样好是不好?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疏总是比堵好的,否则堵的多了,一但有个小缺口,很容易决堤。
谁能保证堤上永远不出现缺口?
先谈恐怖,我个人以为,恐怖的起源,是原始人类对洞窟外黑暗中的野兽、天灾等,以及洞窟内的生老病死等,还有其他未知的因素,一种深植内心深处的畏惧。
经过这么多世纪,它已经成为了人类的本能,不是可以抹杀的,更不是因为有外因才会引起的。以为禁止恐怖小说就能让中国人不害怕,很像认为蒙了眼睛就看不见鬼一样可笑。
好吧,我承认,蒙了眼睛就看不见鬼,但同时别忘了,蒙了眼睛也看不见路了。
宁愿看不见路也不让见鬼,合理么?
再说灵异,灵异小说起源很早,我看的最早的是搜神记。可能是晋朝干宝写的,哦,还有山海经,可能更早。
这种小说一个特点,就是想象力丰富,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有一部山海经在手,后来呢,很多想象都变成了现实:比如登月,比如生物实验,比如飞向宇宙。
想象力是没办法用现实来判断正确和错误的——启发青少年、激发其创造力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可以出版——这句话就是语病。
你怎么能知道哪种想象力是正确的哪种想象力是不正确的?印度神话史诗里就有关于核爆炸的描述,如果这是一种想象力,那原子弹爆炸就是建立在这种想象力的基础上。
总有一天,我们的地球会因为原子弹太多而毁灭,那我们能说:这种想象力的出现,是对是错?
想象力,是没有正确错误之分的,它是一个中性词,而且还有弹簧性能,越压越反弹,毛主席说:百花齐放,而不是只观盆景。
只观盆景的后果,很可能就是成为盆景,成为五官端正、四肢俱全的侏儒。
因为想象力成为了被控制的想象力,不能乱想,只能按照固定的思维来想。
这样就是思想上的侏儒,我们以后在泉下见了鲁迅先生,只能告诉他:对不起,先生,山海经以后,没有山海经了。
抛开恐怖灵异这个圈子,我们看远一点: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在刚写出来的年代,是什么样子的?
三国演义:歪曲历史的小说。
西游记:正宗灵异小说。
水浒:夸大社会不安定因素。
红楼梦:不要看了,典型艳情小说。
之所以流传,就是因为它们虽然不容于当世,却有着人性的光辉。
恐怖而恐惧,悬疑而好奇,这都是人性的体现,禁止与销毁这两个词就用的不好,只能用引导。
要老师干吗?这样的教育体系,却害怕几本恐怖灵异小说,而不敢让学生看了,这就是一个笑话。
看了后你去引导啊,你去说服啊,你撕书干吗?
就和不开展生理卫生课就肯定学生长大后不能结婚做爱生孩子一样滑稽。
中国如果以后不会出现好的恐怖悬疑小说,一样是人性的悲哀,不过这里还有个搞笑的事情:有网络,随时能看到外国的恐怖悬疑小说。
时间久了以后,我们就不会叫玉皇大帝了,齐声喊上帝吧。
阿门!
感谢天涯网和猫扑网的朋友们的支持,你们的支持,一样是我写作的动力。
精品书摘第一章C楼406的童童
(一)
人活着有好有坏,有富有穷,但死了都一样。
我们都躺在一个小盒子里。
所以说如果真的要选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物:我推举死神。
我和死神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我12岁的时候。那是春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在乡下边剥鸡蛋边和爷爷一起烤火,爷爷就在我旁边坐着,头一点一点地昏昏欲睡。
突然我感觉到一种说不明白道不清楚的情感,或者磁场,或者电流,反正不知道是什么,但很黑暗,很绝望,瞬间穿越了我的身体。
片刻后我感觉到房间里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的呼吸。
我试图把爷爷闭上的眼睛睁开,我去摸他的脸,用手帮他暖和,但他的身体就像要熄灭的火堆一样渐渐变冷。
他死了。
多年以后我知道是死神从我身边带走了他,就像它迟早要带走我一样。
(二)
那一年,我在北京泉龙小区做小区里唯一的保安,
这可能是整个北京最破的小区了,也可能是最小最偏的小区了。
里面一共只有三座楼,每座楼12层,楼楼住的人都不满,每天夜里每座楼里有一台老掉牙的电梯吱呀上下。
说是保安,其实我也只是一个看传达室的而已。
对于一个五十好几的瘸腿老男人除了做这个还能做什么?
经常来我这传达室串门的是租B楼202室的小张,长得整一山寨版周杰伦,三流建筑学校毕业,学得装潢专业,油嘴滑舌,毕业后又不肯吃苦去单位工地基层,天天猫在屋里玩电脑,一混无业好几年。
据他自己说他电脑水平很好,好得总是在我这个老头子面前吹嘘什么游戏,什么软件,像只忘记时辰不断打鸣的小公鸡。
但我还是很欢迎他来说话的,否则我只能坐在传达室里观察出入的居民解闷。
他有时候会热心地推荐我使用他朋友代理的摄像监控系统来监视小区,我摇头说这个你得找上面的人谈。
他总是诡秘地一笑:陈老爹,用过你就知道这种乐趣了。我说好吧,那你先装一个给我试试。
他就不再提了。
其实我真的应该让他在楼道里装上这玩意,那样我就能知道C楼306室林家失踪的女孩哪里去了。
还是2000年,4月3日的一个傍晚,林家6岁的林小雨提着一个垃圾袋下楼去丢垃圾,从此就没有回家。
林的父母哭得死去活来,在警方介入的一个月后,这件案子最终宣布为悬案。
悬案的意思,就是说从此林小雨这个名字,将不再代表一个6岁的可爱女孩,而是成为警察局里一堆厚厚的档案里的一个符号。
但在父母的心中,林小雨永远是曾经带给他们快乐的心肝宝贝,只是现在成为他们心中不可触摸的伤痛。
并不是警察不卖力,确实是这个女孩消失得太离奇了。
首先我在门口绝对没见她出去。
当时在院子里的人也异口同声地证明绝对没有看到小雨走出楼道。
警察发现的证据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翻遍了小区的垃圾箱,也没有找到小雨当时带下楼的那包垃圾。
就是说:在4月3日18:00林小雨出门到18:10她父母开始寻找的这段时间里,一个六岁的女孩居然就这样在楼道里失踪了。
在轰轰烈烈的搜索活动结束后,父母选择了放弃,他们不得不离开这座让他们不停回忆起女儿的房子,在搬家公司收拾好一切东西,所有的人都下楼以后,林母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房子最后一眼。
最诡异的事情就在这一瞬间发生:
林母尖叫一声,指着窗台说不出话来,头一歪,晕了过去。
当她醒来后,不顾一切地要冲回房子里去,谁也拉不住,她声称刚才很清楚地看到林小雨的脸贴在窗户上悲哀地注视着她,嘴唇蠕动着像急切地要和她说些什么。
大家又跟她冲了回去,但室内空空的哪有什么女孩子的存在。只看到林母喃喃地到处摸着,看着,嘴里喊着:女儿,女儿,我知道你在的,你出来啊……
原来,她疯了。
当林家一家搬走以后,晚上,对门的王家妻子夜里哭了起来,丈夫问她为什么哭,她含泪说:多好的一个孩子,说没就没了,我想起林嫂那样我就难过得不行。
丈夫愣愣的没有说话。
不久,丈夫突然问妻子:下午林嫂叫的时候,你看见了什么没有?
妻子摇了摇头。
丈夫打了个寒噤:我看到了,小雨真的就趴在窗台上,脸色白得根本不像个活人,像,像个幽灵!
突然门外传来了小孩子似有似无的哭声。
妻子尖叫一声!丈夫脸色更加苍白。
夫妻俩一夜就在这样的惊恐中度过。
次日王家也搬走了,然后陆续有人搬出小区。
恐慌继续在传播,再然后附近两座楼房的住户也逃离了。
他们走的时候都悄悄告诉了我他们搬走的原因,每一座楼里,大家都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往日里就冷清的小区越发凄冷,渐渐院子里的花圃开始长起草来。
草长高了躲在草里的流浪动物也多了起来。夜里总有黑影在小区里拱来拱去。
剩下的居民们数量已经接近个位数了,他们和我一样,不是不想走,而是没有地方可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