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集场
一、集场概述

集场,又称“庙市”或“节场”,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早期集场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集场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悠久的吴文化孕育了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江南地区悠久的民俗传统中,庙会集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一个展示民间民俗文化的日子。
二、江阴集场春光明媚,风和日暖,正是游春踏青赶庙会集场的大好时光。
江阴的集场,大多数是因为庙会兴起的。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古时候的寺庙因为要增加人气,借此提升寺庙的声望,选定一个时日,杜撰一个名目。每逢这个节日,就会有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信徒们赶来庆祝,有许多老百姓也来凑闹热,商贩们就抓住商机,这样就无形中由庙会形成了集场!
过了元宵节,江阴各地就陆续开始集场了!从农历二月初八到八月二十八,江阴大大小小有40多个集场。
每逢集场,家家亲朋盈门。人们呼朋引伴,往往方圆十里数十里,条条大道人来人往,个个身上衣着一新,走亲眷,游节场。亲朋们欢聚一堂,借酒助兴,高谈阔论,或纵论天下大势,指点江山人物;或交流商品信息,企业管理经验;或直面谈买论卖,当场拍板成交。歌谣“莱花虫虫嗡嗡响,摇纱织布呒心相,一心要想去游集场”,正反映了当年庙会集场期间少女们渴望游节场的心情。
每逢集场,街市摊贩云集。赶集场做买卖的主要是供游人吃喝玩乐的生意人和杂耍艺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远至江阴、常州、苏州、常熟以及苏北、安徽、浙江等地,有唱小热昏的(卖梨膏糖),卖拳头的(卖膏药),卖荤汤豆腐花的,卖玩具和糖人人的,卖甘蔗荸荠的,看西洋镜的,猢狲出把戏的,耍马戏的……真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庙会期间,这些赶集场的人在庙场内外和街头巷尾,有的搭帐摆摊,有的行走叫卖,呼喊声、说唱声、锣鼓声、喧哗声交织一起,俨然盛大节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除了亲友聚会,大家美餐一顿外,就是到集场上看看热闹,买一点小农具和农用物资等以备农忙所用。集场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拥挤不堪,多的时候达到数万之众。
可是,不知是触动了高尚人士何方神经,突然间,一纸禁令,集场似乎销声匿迹。昔日涌动的人潮难觅,盛况不再!
下面是当时某地的一则报道:
“**镇政府经过了多方面的权衡,决定取消传统庙会集场。首先,**镇三产发达,物质资源丰富,已经能够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不再需要每年一度的物资集中交易。而且,集场上很多都是外地的流动商贩,许多商品质量不过关,如果市民购买到劣质的商品,根本无法追回损失。另外,一年一度的集场对社会治安也有很大影响,政府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财力、人力维持治安。此外,集场人多拥挤,摊位也是临时搭建,秩序混乱,会给环境、交通造成影响,对公共设施也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既然庙会集场会带来如此巨大影响,而且“言之凿凿,确可信据。”似我等小民自应恪遵功令。
只是,我的心中,始终难割集场情结!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习惯自然相异,从而形成自己的地域性民俗文化,而这也是该地域人文底蕴的标志。
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遭遇颠覆,诸如集场这样的民俗文化惨遭屠戮也似在意料之中。君不见,生活中,民俗及其文化消亡的现象其实比比皆是:大批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老建筑遭到野蛮拆除,大批具有文物收藏意义的民俗物品纷纷消亡。老式生活用品、古老的生产工具,在弃之不用、束之高阁之后,因存放场地的消失而被抛弃。
真不知,这是现代文明之幸,抑或不幸?
今天的民俗文化是由历史延续而来,正是这种代代相承的民俗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和发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理应在创新中被继承。愚以为,而今的庙会集场,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革故鼎新,去芜存菁,是优秀传统的延续,更是美好今天的记录。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的有机结合,让庙会集场文化

发生了新的审美转变。从戏曲、歌舞、杂技到一般性的民间工艺,都鲜明地体现出了时代的变化。
但有一点永不会变,那就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不能让活遗产变成死化石!
三、江阴各集场时间表江阴市澄江镇二月初八
江阴市周庄镇 二月十九
江阴市璜土镇二月十九
江阴市利港镇二月廿八
江阴市马镇二月廿八
江阴市新桥镇三月初一
江阴市峭岐皋岸三月初二、初三
江阴市河塘镇三月初三
江阴市北氵国镇 三月初三
江阴市周庄镇定山三月初三
江阴文林西阳桥三月初五、初六
江阴青阳镇塘头桥三月初五
江阴市文林三月初七、初八
江阴市青阳镇三月初七、初八
江阴市长寿镇三月初九、初十
江阴市长山 清明节
江阴市山观镇三月十一、十二
江阴市顾山镇 三月十二
江阴市文林 三月十二
江阴市桐岐镇三月十三
江阴市璜塘镇 三月十五
江阴市月城双泾 三月十五
江阴市占文桥三月十五
江阴市陆桥三月十七
江阴市瓠岱桥三月十七
江阴市峭岐三月十七、十八
江阴市月城镇黄桥三月十八
江阴市马镇三月十九、二十
江阴市长泾镇三月二十、廿一
江阴市南闸镇三月廿一
江阴市云亭镇三月廿四、廿五
江阴市祝塘镇 三月廿七、廿八
江阴市澄江镇三月廿七、廿八
江阴市华士镇四月初一、初二
江阴市夏港镇四月初一、初二
江阴市南闸镇四月初一
江阴市月城镇四月初三
江阴市西石桥 四月初八
江阴市青阳镇四月初八
江阴市申港镇 四月十三
江阴市陆桥四月十五
江阴市毗山七月廿五
江阴市石庄八月二十
江阴利港镇黄丹 九月十三
四、江阴各地的集场江阴集场之“2010年南门会”南门是江阴的老城区,农历二月初八是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庙会集场日。经过改造,这里的明清一条街还原了历史风貌,街道两侧的建筑以明清时期的特色修建,古朴优雅。此次,江阴举行的“二月初八”南门印象系列活动,除了南城门开门外,还有忠义街、青果路美食一条街等开街仪式,它正是延续了庙会文化的“基因”。同时,还有老江阴(老南门)图片展、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型锡剧《豆腐女与状元郎》、调龙灯、申港段龙舞、利港九狮舞、踩高跷、西石桥茶花担舞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