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小檗
[1]种 名:林地小檗
学 名:Berberis nemorosa Schneid.
别 名:-
科:小檗科
属:小檗属
产地分布产于广西。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约1.5米。老枝灰色,幼枝淡黄灰色,具条棱;节间长2.5-3厘米;茎刺圆柱形,细弱,长1-2厘米,黄褐色。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长2-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形,基部渐狭,上面亮绿色,背面被白粉或苍白色,干时棕褐色,两面网脉不显,叶缘向背面反卷,每边具7-16刺齿;叶柄长1-4毫米。花未见。胚珠单生,无柄。果序5-7簇生;果柄带红色,长12-15毫米;浆果椭圆状,长6-7毫米,顶端具短宿存花柱,被白粉。果期6月。 根据胡启明(1986)对中国东部和南部小檗属的全面研究,本种除模式标本外,似无人再次采得。它与豪猪刺B. juliane Schneid.和贵州小檗B. cavaleriei Levl.近缘,但后两种叶背面绿色,无白粉,可以区别。 本种极近南岭小檗Berberis impedita Schneid.产地也相同,但胚珠1枚;果被白粉;具宿存花柱。易于区别。
生长习性生于山坡灌丛中。海拔3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