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

1.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
(1930~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
尼尔·阿姆斯特朗[1](Neil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 )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在执行第一艘载人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任务时成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类而闻名。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太空任务是1966年执行的双子星8号的指令长。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一道完成了第一次航天器的对接。阿姆斯特朗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就是著名的1969年7月的阿波罗11号。在这次“人类的一大步”中,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月表行走(迈克尔·科林斯在指令舱中环绕月球)。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是家中长子。后在南加州大学获得航天工程硕士学位。
在成为宇航员之前, 阿姆斯特朗曾作为飞行员服役于美国海军,参加过朝鲜战争。此后,他担任过NACA高速飞行器的测试飞行员,据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的记录,他曾在多种飞行器上执行超过900架次的飞行任务。作为一名试飞员, 阿姆斯特朗执行过F-100 Super SabreA型和C型,F-101 Voodoo和Lockheed F-104A Starfighter的飞行测试项目。同样的,也试飞过Bell X-1B、Bell X-5、North American X-15、F-105 Thunderchief、F-106 Delta Dart、B-47 Stratojet、KC-135 Stratotanker以及Paresev。
【人物简介】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瓦帕科内达市,他从小学习认真,理想是长大当飞行员,14岁即开始接受飞行训练,16岁获得飞行员证书,1949—1952年成为海军中最年轻的飞行员。1953年7月阿姆斯特朗服役期满后进帕杜大学学习航空技术,毕业后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任试飞员,后参加过X—15火箭飞机的飞行计划,曾进行过6次试飞,最高飞行高度达到6万米。1962年9月,经过严格挑选,阿姆斯特朗成为首批从文职飞行员中征选的2名宇航员之一,从此与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7年,他进入印第安那州拉斐特的普度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并成为海军后备飞行军官。1950年,他在韩国进行了78次战斗任务飞行,被击落一次,三次获得空军勋章。
1955年,他加入太空总署,成为一名非军职的高速试飞员(他是驾驶X-15尖端研究飞机飞行的12人之一,这种飞机能以超音速飞行并达到很高的高度。12名飞行员当中有8位,包括阿姆斯特朗,飞过了80公里(50英里)的高度,一度被认为是未来宇航员所必备的业绩)。 1962年9月17日,他获选为第二批的九名受训的宇航员之一,他也是第一位非军职的宇航员。3年后,阿姆斯特朗成为“双子星5号”任务的预备正驾驶。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做为“双子星8号”的正驾驶,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这次飞行历时10小时41分26秒,包括首次与另一架宇宙飞船在轨道自动导航的阿金那目标火箭对接。他成功地使阿金那火箭与他的宇宙飞船分离并坠入太平洋,这是美国宇宙飞船首次紧急着陆。在这一年的后期,他成为“双子星11号”的预备正驾驶。
1968年,“阿波罗8号”预备正驾驶。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成为“阿波罗11号”指挥官。他与年轻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1930-)和巴兹·艾德林(1930-)一起进行登月月球飞行。到达月球后,柯林斯停留在轨道上,阿姆斯特朗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登上月球表面,避开月球冰砾,在宁静海平稳着陆。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2小时30分钟的活动,进行科学实验,采集岩石和土壤样品,留下进行实验的科学设备与纪念其着陆的徽章。他们于7月21日离开月球,7月24日返回地球。
1970年,他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出版《首次登上月球》一书。7月出任太空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1971年,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工作,任航空工程学教授。 1979年,离开辛辛那提大学。1985年,在国家太空委员会工作。
【英文简述】
Neil Alden Armstrong (born August 5, 1930) is a former American astronaut, test pilot,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naval aviator. He was the first human being to set foot on an extraterrestrial world (The Moon). His first spaceflight was Gemini 8 in 1966, for which he was the command pilot. On this mission, he performed the first manned docking of two spacecraft together with pilot David Scott. Armstrong's second and last spaceflight was as mission commander of the Apollo 11 moon landing mission on July 20, 1969. On this famous "giant leap for mankind," Armstrong and Buzz Aldrin descended to the lunar surface ("The Eagle has landed") and spent 2.5 hours exploring while Michael Collins orbited above.
Before becoming an astronaut, he was an aviator for the United States Navy and saw action in the Korean War, then a test pilot at the NACA High-Speed Flight Station, now known as the 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 where he flew over 900 flights in a variety of aircraft. As a research pilot, Armstrong served as project pilot on the F-100 Super Sabre A and C aircraft, F-101 Voodoo, and the Lockheed F-104A Starfighter. He also flew the Bell X-1B, Bell X-5, North American X-15, F-105 Thunderchief, F-106 Delta Dart, B-47 Stratojet, KC-135 Stratotanker and Paresev.
【个人经历】
早年
尼尔·阿姆斯特朗是斯蒂芬·科尼·阿姆斯特朗(Stephen Koenig Armstrong)和薇奥拉·路易斯·恩格尔(Viola Louise Engel)的长子,1930年8月5日凌晨12点31分39秒出生于俄亥俄州的沃帕科内塔(Wapakoneta)。斯蒂芬·阿姆斯特朗是俄亥俄州政府的公务员,一家人在14年里多次搬迁,曾在16个城市安家。阿姆斯特朗一家最终回到了沃帕科内塔,此时尼尔·阿姆斯特朗已经加入了鹰级童子军(Eagle Scout),后来就读于布鲁梅高中(Blume High School)。
大学
1947年,阿姆斯特朗进入普渡大学,两年后在海军服役了三年,再继续学习并于1955年毕业,后来在南加州大学获得了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大学生。阿姆斯特朗虽然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但他认识的唯一一个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建议他不要去,认为最好不要离家太远。阿姆斯特朗在普渡大学的成绩普通,GPA最高的学期是在服役后,大学四年的平均GPA是4.8。
阿姆斯特朗读大学时认识了家政学学生珍妮特·伊丽莎白·希伦(Janet Elizabeth Shearon),阿姆斯特朗担任试飞员时与她订婚。1956年1月28日,两人在伊利诺州的威尔米特会众教堂结婚。被分配到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后,阿姆斯特朗住在基地的单身宿舍里,珍妮特住在洛杉矶附近的西木区。一个学期后,他们搬到了羚羊谷(Antelope Valley)。珍妮特一直没能完成学位,对此她一直很遗憾。
阿姆斯特朗和珍妮特育有三个孩子:埃里克(Eric)、凯伦(Karen)和马克(Mark)。1961年6月,在唯一的女儿凯伦的脑干中发现恶性肿瘤,X光治疗对肿瘤起到了抑制作用,但她的语言能力和行走能力则完全丧失。1962年1月28日,阿姆斯特朗的结婚纪念日当天,凯伦因肺炎去世。
朝鲜战争
1949年1月26日,阿姆斯特朗被征召入伍,在彭萨科拉海军飞行基地(Naval Air Station Pensacola)进行了一年半的训练,于1950年8月12日结业。阿姆斯特朗最初被派到圣迭戈湾的飞行基地,两个月后被分配到VF-51“猎鹰”中队。1951年1月5日,阿姆斯特朗在他的首次飞行任务中飞F9F“豹”式喷气机。6月7日,阿姆斯特朗在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CV-9)上进行了第一次航母降落。同一个星期内,他被晋升为少尉。月末,埃塞克斯号经过检修后可以起降VF-51中队的战斗机,被派到朝鲜进行对地攻击任务。
1951年8月29日,阿姆斯特朗被派到金策进行侦查任务。五天后他的飞机被击中,但他最终还是飞回了本方区域。由于飞机机翼损伤过重,阿姆斯特朗不得不弹射逃生,落在浦项后被战友带回基地。他的飞机,125122号F9F-2下落不明。阿姆斯特朗在朝鲜一共执行了七十八次任务,飞行时间达到121小时,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在1952年1月。因为他在朝鲜的表现,他获得了飞行奖章、金星奖章以及朝鲜服役奖章。阿姆斯特朗1952年8月23日离开了海军,在海军预备队担任上尉,在1960年10月20日离开了预备队。
试飞员
从普渡大学毕业后,阿姆斯特朗决定当一名试飞员。他向爱德华空军基地(Edwards Air Force Base)的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递交了申请,但当时没有名额,他被安排到了克里夫兰的格伦研究中心(Glenn Research Center),1955年2月正式开始试飞的工作。五个月后,阿姆斯特朗去了爱德华空军基地,在爱德华空军基地的第一天,阿姆斯特朗就被安排了飞行任务。他的前几次任务是驾驶改装的轰炸机投放跟踪机。
1957年8月15日,阿姆斯特朗首次驾驶超音速飞机:X-1B型,飞行高度为18,300米。降落时起落架被损坏,由于设计问题之前类似损坏已发生多次[12]。1960年12月30日,阿姆斯特朗首次飞X-5,之后又飞了六次。第一次飞行中他达到了14900米的高度,1.75马赫。1960年11月,他被选入X-20“动力倍增器”飞机的飞行员顾问小组,X-20的设计思路是要成为一种能在太空中使用的战斗机。1962年3月15日他被选为这个计划的六名飞行工程师之一。
阿姆斯特朗前后飞七次X-15,驾驶X-15-3达到了约63000米的高度,驾驶X-15-1达到了5.74马赫的速度(6,615千米/小时)。离开飞行研究中心时,他已飞过超过五十个机型,飞行时间达到了2450小时。
宇航员选择与早期训练
阿姆斯特朗成为一名宇航员并不是因为某一个决定性的瞬间。航空航天局开始选择第二批宇航员四到五个月后,他对阿波罗计划的前景越来越感到兴奋,希望能有新的挑战。
事后很多年才被发现的是,阿姆斯特朗的申请表比1962年6月1日的截止日期晚了一个星期才到。阿姆斯特朗在爱德华基地的同事迪克·戴(Dick Day)当时已经在载人航空中心工作,发现了一份迟到的申请,趁没人注意把文件悄悄塞进了其他申请表中。6月,阿姆斯特朗在布鲁克斯空军基地(Brooks Air Force Base)接受了一次健康检查,很多宇航员都认为这个测试较为痛苦并且没什么大用。
1962年9月13日,飞行任务成员办公室主任迪克·斯雷顿给阿姆斯特朗打了电话,询问他是否有兴趣成为新的九名宇航员之一。阿姆斯特朗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宇航员的人选三天后才公布,虽然报纸中几个月前就已经报道他会被选为“第一名平民宇航员”。
【关于家庭】
“我们如果可能,我还要说,我爱妻子。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18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将“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当年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一块岩石赠予他本人,作为他获得的“探险大使”奖奖品的一部分。不过,阿姆斯特朗随即决定,把它转赠给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中心,让它在博物馆永久展出。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将三名宇航员送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下舷梯,随即发表了那段著名的讲话:“这对个人来说只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不过,阿姆斯特朗这个人类历史上的登月第一人也为盛名所累。因为登月,他失去了很多,朋友、同事看他的眼光变了,他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相偕走过38年的妻子也在1994年与他离婚。
1962年9月17日,阿姆斯特朗被选拔为第二批的9名受训的宇航员之一,同时他也是第一位非军职的宇航员。1966年,他担任“双子星8号”的指令长,执行了第一次太空任务,当时太空舱曾一度失去控制,他差点命丧太空,不过最后还是成功地完成了航天器对接的任务。
2年后,阿姆斯特朗在模拟执行一个登月飞行器任务时,从30米高的地方“坠地”,如果在实操中出现这样的状况,他必死无疑。在这次失败后,阿姆斯特朗回到办公室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文职工作。不过,最后38岁的阿姆斯特朗还是脱颖而出,成为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于1969年7月16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至今仍清楚记得阿波罗11号发射时那股强有力的冲劲:“感觉就像坐在一列行驶在劣质铁轨上的列车里,不住地摇晃,非常嘈杂。”
美国总统肯尼迪1961年提出要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为了这个登月计划,美国花费了240亿美元、40万人力。阿姆斯特朗说,当时自己和另外两名同僚迈克尔·科林斯、巴兹·奥尔德林承载了整个国家的希望。“我们希望做到最好,希望不犯任何错误。”
4天后,阿姆斯特朗与巴兹·奥尔德林控制着登月舱尝试登陆月球。不过,登月舱的自动系统差点要了他俩的命。“我们的自动驾驶仪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巨大的环形山,大约有足球场那么大,山坡陡峭,还布满了汽车大小的巨石,那里并不是我预期的登陆点。”阿姆斯特朗当机立断地关闭了自动驾驶系统,手动控制登月舱绕到一处比较安全的地点登陆,但是这个过程让他们耗费了宝贵的燃料。
当时,全球有近10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他们的登月过程。在等待之后,他们听到了那句至今仍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休斯敦,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就这样,阿姆斯特朗跨出“鹰”号登月舱,将左脚踏到月球表面上,留下那著名的脚印,成为人类历史上登陆月球第一人。
“当初并非选择我作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我当时只是被选拔出来担任飞行指令长,是特殊情况让我成了登月的第一人,并不是事先人为安排好的。”阿姆斯特朗后来说。
在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呆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测试月球引力、完成一系列试验等,但这已足以让他们成为地球上的超级明星。为纪念他的成就,他登陆地点附近的一座月球环形山还被命名为“阿姆斯特朗”。
【名气:不能承受之重】

返回地球后,随之而来的是种种摆脱不了的名誉和光环。可是,阿姆斯特朗对自己的成名并没有心理准备,认为成名是个负担,渐渐无法应付和承受。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们对待他的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了。
渐渐地,阿姆斯特朗变得越来越孤僻。他两岁的女儿死于脑瘤,最初似乎并未影响阿姆斯特朗太多,可渐渐地,后遗症显露出来,这位父亲会看着女儿过去的照片发呆。
不久之后,阿姆斯特朗出任太空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接着,为了彻底从公众目光中隐退,阿姆斯特朗在1971年从美国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担任教授至1979年。阿姆斯特朗在后来甚至还在一个偏僻的乡下买了一个杂草丛生的农庄,开始了自己的半隐居生活。他感慨地说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别人才不将我当作一名宇航员看待?”
曾经有人建议阿姆斯特朗多出去走走,到各地散散心,可这个倔强的美国人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由于工作需要,阿姆斯特朗很忙而且需要经常出差,为此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两个儿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他很少参与。从月球返回之后,他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珍妮特渐渐厌倦了这样的日子。1989年年底,珍妮特在餐桌上留了一张纸条给他,提出离婚的要求。1994年,阿姆斯特朗与共同生活了38年的妻子珍妮特正式离婚。阿姆斯特朗回忆当时的场景,唏嘘不已:“我想挽留她,可在当时那样的情景中,我能说什么呢?我们的婚姻,就像一次失败的飞行,无声地崩溃了……如果可能,我还要说,我爱妻子。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几年前,阿姆斯特朗再婚了。垂暮之年的他更愿意“生活在现在”,还经常驾驶滑翔机过把飞行瘾。
【取得宇航员必备业绩】
1955年,他加入太空总署,成为一名非军职的高速试飞员。他曾在多种飞行器上执行超过900架次的飞行任务。作为一名试飞员,阿姆斯特朗执行过X-15尖端研究飞机的飞行测试项目,驾驶飞机以4000英里的时速掠过大气层边缘。这种飞机能以超音速飞行并达到很高的高度,驾驶这种飞机飞过80公里的高度,一度被认为是未来宇航员所必备的业绩。
1962年,阿姆斯特朗家里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他2岁的女儿卡伦死于脑癌。这对阿姆斯特朗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甚至一度影响到他的工作。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工作,因为在他看来,“在那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工作,尽我所能让一切跟平时一样,而不是使我在做的有用的事受到干扰”。
假如有人问你:“你知道什么动物飞得最高吗?”很多人肯定会回答:“鹰飞得最高。”假如有人告诉你鹰能飞上月亮,你肯定会认为这个人脑子出了毛病。
1969年7月20日,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美国人向全人类报告了一条消息:鹰已经飞上了月球。当时所有听到这条消息的人,都知道他的脑子的确没出毛病,而且他报告的消息的确是事实。
阿姆斯特朗所说的当然不是一只普通的老鹰,而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地球上的十几亿人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亲眼目睹了阿姆斯特朗缓缓地走下飞船,小心翼翼地把脚踏上了月球表面。“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一步!”阿姆斯特朗的这句名言成了人类征服月球的伟大宣言。
作为第一只飞上月球的太空雄鹰,阿姆斯特朗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人类的英雄。
尼尔·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城。小尼尔从小就对飞行非常着迷,15岁开始学习飞行课程,学费靠他自己打工挣得。由于学习成绩优异,16岁他就获得了实习飞行员的驾驶执照。当时,他甚至还没有取得汽车驾驶执照呢。用一句中国话来说,小尼尔还没学会走,就已经学会跑了。
1947年,阿姆斯特朗高中毕业后,获得美国海军提供的奖学金,进入著名的普度大学学习。1949年小尼尔应征入伍,正式成为美国海军的飞行员。这以后的十几年中,阿姆斯特朗驾驶过200多架各式飞机,包括滑翔机、直升机、喷气机等等,最著名的机型要算速度达到6 500千米/小时的X15型超高速火箭飞机。这期间,阿姆斯特朗还在工作之余顺利完成了南加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获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62年,阿姆斯特朗被美国宇航局选中,成为美国第二批宇航员。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为飞船指令长,和斯科特一起驾驶“双子星”8号飞船与太空中的一颗卫星对接。在成功实现对接后,飞船突然开始旋转。阿姆斯特朗操纵飞船脱离了卫星,但飞船仍在太空中翻着筋斗。阿姆斯特朗启动了16台喷气推进器中的一台,飞船仍在旋转。他们又启动了第二台推进器,30分钟后,飞船终于稳定下来。根据地面中心的指示,他们终止了这次飞行任务,成功地飞回地面,降落在西太平洋的指定水域。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开始了人类首次征服月球的壮举。7月21日,他们到达了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正要准备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如强行着陆,他们的登月舱很可能会被这些石头撞得粉碎,而继续往前飞的话所剩燃料又不多了。阿姆斯特朗应付紧急情况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了发挥,他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手动驾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由于高度紧张,此时他的心跳已由每分钟77次上升到了156次。
登月舱终于安全地在月球表面着陆了。阿姆斯特朗立即向地球报告:“休斯顿,我们在月球‘静海’报告,鹰已着陆!”
经过几小时的准备工作后,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出登月舱,用他脚上特制的大号胶鞋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些科学仪器,包括宇宙射线计数器、测震仪、激光反射器等。他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采集了一些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个多小时后,他们返回了登月舱。
7月25日,他们三人成功地返回地球,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其他星球的壮举。
1971年,阿姆斯特朗从美国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学任航空工程教授。1981年,他从辛辛那提大学退休,到航空计算机技术公司任总裁。1993年,这位太空雄鹰被有关部门选中,进入了美国宇航员名人殿堂。
【名言】
“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巨大的一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2、职业公路自行车手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
国籍:美国

性别:男
生日:1971.9.18
身高:1.80米
体重:75公斤
车队:哈萨克斯坦ASTANA车队
项目:自行车
阿姆斯特朗1992年开始职业自行车生涯,1999年世界排名第七,并于当年代表美国的邮政车队获得环法大赛的车手总成绩冠军。之后直到2003年,他又连续五次夺冠,平了西班牙车手安杜兰等创造的环法五连冠的纪录。2004年,阿姆斯特朗再次夺得环法车手总冠军,成为环法历史上首位连续六次夺冠的车手。2005年,阿姆斯特朗第10次参加环法大赛,从第四赛段就穿上了黄色领骑衫,为连续第七次夺取车手总冠军奠定了基础。7月24日,阿姆斯特朗成功实现环法车手七连冠,再次创造了环法历史上的奇迹。
阿姆斯特朗在1996年10月参加世界顶级公路赛时被诊断出患了睾丸癌。癌变扩散到了身体内,连医生对其康复都不抱希望。但经过12个星期的化疗和一年多的停赛休养,阿姆斯特朗于1998年2月康复,并在其后创造了环法大赛七连冠的奇迹,被人们称为“环法英雄”。
北京时间2008年9月10日消息,环法车王阿姆斯特朗今天正式宣布,他将重返职业车坛,并在2009年向自己的第八个环法大赛冠军发起冲击。
阿姆斯特朗职业经历:
1971年9月18日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由母亲琳达抚养大。
1989年首次参加世界青年自行车锦标赛;
1991年成为全美业余冠军;
1992年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在公路自行车赛排名第14,之后转为职业车手;
1993年首次参加环法大赛,并赢得一个赛段冠军;当年三次夺得美国国内赛事冠军,并赢得挪威世锦赛的冠军;
1995年赢得环法的18赛段冠军,并将其献给在比赛中遭遇车祸身亡的队友卡萨特利。同年赢得圣塞巴斯蒂安精英赛冠军;
1996年赢得弗兰切-沃伦赛冠军,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公路赛第12名和个人计时赛的第六名。同年签约法国科菲迪斯车队,当年被诊断出患有睾丸癌,并被下结论为仅有50%的存活希望,之后接受了手术和化疗。
1997年宣布癌症病愈,离开科菲迪斯车队加盟美国邮政车队;
1998年获得环卢森堡自行车赛冠军,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第四名,荷兰世锦赛个人计时赛和公路赛第四名;
1999年首次夺得环法车手总冠军,其中四次问鼎赛段冠军;
2000年击败包括前冠军乌尔里希和潘塔尼在内的众多高手,蝉联环法车手总冠军,在悉尼奥运会上赢得个人计时赛的铜牌;
2001年成为环法88年历史上第五个三连冠以上的车手总冠军,前四人分别是路易森-伯贝特(1953-55)、安奎特尔(1961-64)、埃迪-莫克斯(1969-72)和安杜兰(1991-95)
2002年环法四连冠,赢得四次赛段冠军并且自第11赛段穿上黄色领骑衫后保持到最终夺冠;
2003年荣膺劳伦斯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自第八赛段开始穿上环法黄色领骑衫并最终实现五连冠,同年与妻子分居;
2004年开始与歌手谢莉-克劳交往,并且在第15赛段夺得黄色领骑衫后一直保持到终点、创纪录得赢得环法六连冠;
2005年三月参加巴黎-尼斯自行车赛但在四个赛段后就退出,4月18日宣布将在2005年的环法大赛后退役,并于7月24日夺得史无前例的环法七冠王。
2008年环法传奇为公益事业再度复出
七届环法赛冠军、37岁的自行车传奇人物阿姆斯特朗将复出,冲击环法第八冠这一前无古人的纪录。
这是这位身患癌症、退役已3年的名将24日在纽约对外正式宣布的。阿姆斯特朗将免费为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车队参赛一年,其中包括参加著名的环法赛。
阿姆斯特朗称自己复出除了是对自行车的热爱,另一个原因是想提高全球对抗癌的关注度。他表示,他的基金会已计划在5年里向全世界抗癌活动提供800万美元的资助。他说:“我无法保证再次夺得环法冠军,但能保证‘LIVESTRONG(坚强活着)’的信息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
阿姆斯特朗此次复出与他的恩师布鲁尼尔执教阿斯塔纳车队也有关系。布鲁尼尔曾任美国邮政车队和探索频道车队教练,是阿姆斯特朗7夺环法冠军的教练。
2009年环法自行车赛,兰斯最终获得了第三名。也许有人认为这对于他是个失败。但是美联社评论道:“考虑到他的经历(曾患癌症)、年龄(38岁)、和离开赛场的时间(四年),这是一个奇迹!”要知道,站在冠亚军领奖台上的康塔多和安迪史莱克,分别比阿姆斯特朗小十一岁和十三岁。
3、无线电发明家阿姆斯特朗,1890年12月18日生。美国无线电发明家(即超外差线路的发明人)。14岁时受到有关G·马可尼首次进行无线电越洋通信的鼓舞,在家里制作了许多无线电装置。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学习,研究三级管并设计反馈电路,可把信号放大上千倍,这种电路至今仍是无线电——电视播放设备的心脏。毕业后在母校任讲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巴黎的美国陆军通信部队实验室工作,发明了超外差电路,这种高选择性电路的放大倍数远远超过再生电路,现己为无线电、雷达和电视接收机普遍采用。战后返回母校任知名物理学家M·浦品的助手,后来继任浦品的教授位置。他因发明反馈电路而获金质奖章,还获得美国最高荣誉奖富兰克林奖章。1933年发明宽频带调频制是新的辉煌成就,已在无线电、电视、微波中继通信以及卫星通信中广泛应用。他因捍卫调频制而倾家荡产,又因多病,在1951年1月31日自杀,他身后被国际通信联合会追认为世界电学领域的伟人。
阿姆斯特朗法则
法则内容:阿姆斯特朗是一个运动员,世界闻名的环法自行车赛车五连冠冠军。阿姆斯特朗骑车在平地疾驰中并不突出,甚至还经常落在别人的后面,但一到山地他就迸发潜力,连续超过他人,将在平地的劣势扭转,成为他每战必胜的关键。
经济学家把阿姆斯特朗的现象比喻到企业中,一个公司领导人怎样?企业文化怎样?员工素质怎样?平时也许不能反映出耀眼的光彩,只有当企业遭遇逆境时才能看出区别。
法则要点:注重企业遭遇逆境等关键时期员工的特殊才能和潜力发现与培养。
4、小号演奏家:阿姆斯特朗(1900~1971)Armstrong,Louis)
美国爵士乐小号演奏家。素有爵士乐先生之称。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 。具有非凡的 即兴演奏能力 , 也善于歌唱 。1924年加入纽约玫瑰园舞厅的弗莱·汉德森管弦乐队,他在科班出身的音乐家当中,提高了演奏技巧。此后,他录制了一些自己演奏与演唱的唱片,获得了国际声誉。30年代后 ,他先后到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意大利以及整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演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世界。1971年6月6日在纽约逝世。成千上万的人赶来向他的遗体告别。爵士乐艺术家D.埃林顿认为“阿姆斯特朗对爵士乐进行了革命。由于他的特殊天才,他把美国黑人古典音乐变成了所有美国人的音乐”。
5、演员:萨米拉·阿姆斯特朗
中文名: 萨米拉·阿姆斯特朗

英文名: Samaire Armstrong
性 别: 女
生 日: 1980-10-31
角 色:演员
演员作品:
血之猎手 Rise: Blood Hunter (2007)
生存游戏 Stay Alive (2006)
倒霉爱神 Just My Luck (2006)
2003 MTV Movie Awards (2003)
黑狼 DarkWolf (2003)
茶堡五兄弟 Would I Lie to You? (2002)
6.NBA球员
BJ·阿姆斯特朗
提起阿姆斯特朗这个名字,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多次荣膺“环法”冠军的那个。但是对于见证了上世纪90年代第一个“公牛王朝”的篮球迷来说,他们还会想起乔丹的队友BJ·阿姆斯特朗。从1991年开始的3个赛季,芝加哥公牛队3夺冠军,成为了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队之一,而BJ·阿姆斯特朗,就是那支传奇球队的一员。
1989年的选秀大会,爱荷华大学的阿姆斯特朗被芝加哥公牛队于首轮第18位选中,当时年仅22岁的阿姆斯特朗可能没有意识到,他进入了一支伟大的球队,而且将与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成为队友。
在进入球队的第三年,他所在的公牛队便迎来了辉煌——乔丹率领公牛队势如破竹地连夺3个总冠军。谈到那时的辉煌,如今的阿姆斯特朗依然记忆犹新:“芝加哥是座很美丽的城市,我在那里生活得十分开心。尤其是在公牛队夺得总冠军的时候,我认为那是我篮球生涯最美好的年代。”
当被问到当年与乔丹关系如何时,他说:“我和乔丹是很好的朋友、很好的队友。他是名伟大的球员,不仅仅是在篮球场上你们看到的那样神奇。他在场下也经常会激励我们,推动我们去进步。在他的身上不单只有球技可以让你崇拜,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值得你去学习。”另外,阿姆斯特朗也表示和其他队友的关系也不错,“大家在一起很开心”。
“罗德曼呢?你觉着他怎么样?”有记者提起这个有名的“坏小子”。阿姆斯特朗听后微微一笑:“哦,呵呵,他也不错,是个很好的球员。”
自从2000年从公牛队退役后,阿姆斯特朗就一直从事体育营销方面的工作。虽然40多岁的他身体依旧健硕,像个20多岁的小伙子,但是谈到NBA,他坦言“那是年轻人的天下,竞争压力非常大”。如今的他,已经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我充电与推广篮球上。他说:“小孩子来到训练营,不单单是学习篮球那么简单,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球员,你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更要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
据阿姆斯特朗的翻译介绍,他所到之处都会带着书,不断学习,“在阿姆斯特朗看来,篮球不是人生的全部,他更加注重教育”。
小档案
姓名:BJ·阿姆斯特朗
年龄:41岁
身高:1.88米
体重:79.4公斤
1989年被公牛队第一轮第18顺位选中。1991年、1992年和1993年连续3年随公牛队夺得NBA总冠军。1994年首次参加全明星赛,并先发出场。1996年3月19日,代表勇士队对阵火箭队,他拿下职业生涯最高的35分。2000年从公牛队退役。
7、 NBA 球星
希尔顿-阿姆斯特朗(Hilton Armstrong)
位置:大前锋 / 中锋 (12号)
身高:2.11 米 / 6尺11
体重:107公斤/235磅
生日:1984-11-11
球队:NBA黄蜂
选秀:2006年第一轮第12位
学校:Connecticut
国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