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
…成语解释…【名称】喜怒哀乐
【拼音】xǐ nù āi lè
【解释】欢喜、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出处】《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事例】虽是海外之邦,不过言语不同,衣服有异,那~的人情,原是一样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表现人的心情。
----喜怒哀乐----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异常的精神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
故养生者,应注意情志调摄,因为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易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即可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功能受损。《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晕、阳痿,并可致人于死地。民间常俗说“吓死人”,就是因为恐则气下。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贯穿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
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情况。事情过后,不要长期放在心上,自寻烦恼。
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要乐观。
要淡泊宁静,知足长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多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促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感触----喜欢照片的嘴唇,五彩缤纷的,犹如人的心情,百变多样,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触,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全都交织在一起。是错综复杂?还是千篇一律?所有心情等待你自己去发觉.......不管什么样的心情,都会随着时间记忆,有选择的遗忘。昔日的风采,不能证明今日明日的才华;正如,过去的烦恼,经大脑的洗礼,还是会忘却一样。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生命还会继续。而且还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总往后看,是不会开心的,只会徒增伤感,惆怅,失落,寂寞罢了。昔日再风光,再烦恼,有能怎样呢?你还是你!
同名电影《喜怒哀乐》1986导 演:秦绂生 乔克吉
编 剧:焦世瑜
主 演:陈志峰 唐静 李绪良 隋晶莹 徐今增
上 映:1986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故事梗概
北港市医疗器材厂的青年工人陈浩失踪了,公安部门从多方面判断,他可能投海自杀。他为什么要自杀?回想陈浩生前的种种表现,实在让人不能理解:原来陈浩是个有上进心的青年,聪明而顽皮,喜欢恶作剧。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他不安心现状,一心想设计新产品,以改变工厂产品长期滞销的落后局面。搞新产品设计没有时间,厂长又不支持,他就设法使自己发烧骗取病假条,来搞研究。这天,他又来到医院,准备故伎重演,不想,身上装的恒温器发生故障,体温竟升到42C,不巧又被前来看病的苗厂长撞见。医生经过反复检查,终于发现了陈浩的诡计。苗厂长本来就对陈浩有成见,这件事更增加了他对陈浩的不满。无巧不成书,陈浩又偏偏赢得了苗厂长独生女儿苗香的爱情。苗厂长夫妻俩便百般阻挠。北港市新任副市长为解决医疗器材厂的问题,多方走访也觉得陈浩的死可疑。有一天,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陈浩突然死而复生,又出现了,首先见到陈浩的是妒嫉他的技术科长严明,被吓得魂不附体。苗厂长夫妻俩也因惊吓住进了医院。陈浩拿着水果到医院来看望未来的岳父、岳母,更使二人魂飞魄散。恰巧副市长到来,说明陈浩为抢救落水儿童而自己遇险,后来被救上渔船,才死里逃生。一场虚惊过去了。副市长亲临工厂抓改革,帮助厂长改变了态度,工厂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陈浩和苗香的爱情关系也得到苗厂长夫妇的认可,有情人终成眷属。
同名电影 1970 台湾

外文名称 Four Moods
更多外文片名:
Hsi nou ai lueh
Joy Anger Sadness Happiness
Xi nu ai le.....(Taiwan)
导演:
白景瑞 Ching-Zue Bai ....(segment "Hsi")
胡金铨 King Hu ....4 (segment "Nu")
李翰祥 Han Hsiang Li ....4 (segment "Lueh")
李行 Hsing Lee
编剧:
李翰祥 Han Hsiang Li
谢家孝 Jiaxiao Xie
朱向敢 Xianggan Zhu
蒲松龄 Songling Pu ....原著
胡金铨 King Hu
张永祥 Yung-hsiang Chang
Zhishan Li
主演:
李丽华 Lihua Li
杨群 Peter Yang Kwan
甄珍 Chen Chen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黄茂山 Mou Shan Huang
顾嘉辉Joseph Koo
左宏元Hung Yuen Tso
吴大江Ta Chiang Wu
摄影 Cinematography:
赖成英 Chen-ing Lai
李行Hsing Lee
陈清渠 Chin-Kui Chen
林赞庭 Chan Ting Lin
剪辑 Film Editing:
汪晋臣 Jin-Chen Wang
张中民Zhongmin Zhang
沈业康 Shen Yekang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
张佩成 Pei-Shing Chang
李小镜Shao Jing Li
美术设计 Art Direction by:李小镜 Shao Jing Li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
李家志 Chia Chih Li
李志华Chih Hua Li
李淑清 Shu Ching Li
副导演/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鲁继祖 Chi Tsao Lu ....assistant director
苗天Tian Miao ....deputy director
孙仲Chung Sun ....deputy director
杨敦平 Tuen Ping Yang ....assistant director
薛汉Hon Sit
片长:140 min
国家/地区:台湾/香港
上映日期: 1970年9月10日 香港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单声道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制作公司:
蓝天有限公司 [台湾]
国联影业有限公司 [台湾]
剧情
本片为喜、怒、哀、乐四部短篇影片集,分别由白景瑞、胡金铨等四位导演为解决国联李翰祥财务问题而义务各执一部组成。
幕后花絮
本片为喜、怒、哀、乐四部短篇影片集,分别由李翰祥、白景瑞、胡金铨、李行等四位大师级导演执导,阵容之鼎盛,堪称华语影坛的一短传奇佳话。拍摄起因是为身在台湾国联影业的李翰祥因财务问题而告急,经过台湾电影制片厂杨樵厂长、好友谢家孝的热心奔走,促成白景瑞、胡金铨、李行、李翰祥合作拍摄一部集锦式四段故事,所有导演乃至演职人员甚至不收一分酬劳,只为帮助李翰祥摆脱窘境。白景瑞的《喜》籍由演员的面部表情、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