绎站
【绎站】
我国古代的一种官方设立在全国各地的派支机构。
【作用】
为往来传递信息之官差提供临时休息场所及吃、住、 交通工具等。
【发展】
两周时期:传递信息利用烽火台,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绎站由此演变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驿传和亭邮,是供使者出巡、官吏往来和传递诏令、文书的通讯组织,是军事通信的重要保障。
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把军事消息和朝廷命令及时传达到全国各地,全国各地的情况能及时上达,秦朝设立了驿传和亭邮。秦设十里一亭。
汉朝时期:统一命名称叫“驿”。规定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三十里置驿。
唐、宋时期基本随旧制,随着疆域的变革,作相应调整。
元朝时期:随旧制,当时全国设立有驿站1496处,邮驿改称为驿站。“站赤”为蒙古语“驿站”的读音。
明朝时期:随旧制,新开辟了海上邮驿。
清朝时期:当时全国有驿站1600余处。
清朝末年:近代邮政的兴起取代了驿站,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