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丝山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种 名:齿丝山韭

学 名:Allium nutans Linn.[1]

别 名:-

科:百合科

属:葱属

产地分布产新疆阿尔泰山区。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具横生或斜生的粗壮的根状茎。鳞茎单生或2枚聚生,近狭卵状圆柱形或近圆锥状,粗1.5-2厘米;鳞茎外皮带黑色,膜质,近于不破裂。叶条形,略呈镰状弯曲,扁平,肥厚,光滑,先端钝圆,约为花葶的1/2长,宽6-10 (15) 毫米。花葶侧生,粗壮,二棱柱状,高30-60厘米,具2条纵生的狭翅,下部被叶鞘;总苞膜质,比花序短,宿存;伞形花序球状,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长2-3倍,基部具小苞片;花淡红色至淡紫色,阔钟状开展;内轮花被片卵形,钝头,长5-6.5毫米,宽2.2-3毫米,比外轮的长,外轮的狭卵形,舟状,长4.5-15.5毫米,宽1.5-2毫米;花丝近等长,为花被片长度的1.5-2倍,在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内轮的基部扩大,扩大部分高 2.5-3毫米,宽1.5-2毫米。每侧各具1街,外轮的锥形;子房矩圆状球形,平滑;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点状。花果期6-9月。

生长习性生于草原或湿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