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压胶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乐压胶囊乐压胶囊说明书【产品名称】:乐压胶囊

【主要原料】:红曲米提取物。

【适宜人群】:血压偏高者

【用法及用量】:每次1粒,每日2次,早晚饭后即服(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服用)。

【贮藏方法】:置阴凉干燥处

【规格】:12粒/板/盒 ×10盒

【保质期】:24个月

【特别提示】

乐压胶囊
包装

:1、服用本品应经常监测血压,2周后根据血压值调整服用剂量。

2、高血压者应限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并警惕低血压的发生。

3、血压达标后,部分轻中型患者可1日1粒。

4、不建议少年儿童、孕妇、有过敏史者服用。

5、偶见轻微不适,一般一周左右缓解或消失

乐压胶囊”唯一成分“红曲酵素”大纪事

1970:红曲米提取6种他汀,制成降脂药世界第一

红曲,是寄生在红曲米上,发酵提取的活性生物菌。70年代日本科学家远藤根据《本草纲目》上记载红曲的“活血”功效的启示,从红曲营养液中分离出优良的6种含胆固醇抑制剂和甘油三酯分解剂的红曲菌,被命名为“莫纳可林”即“他汀类”,此后30多年来,红曲米提取的“他汀”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最好的降脂药,在临床上大量使用。

2002:降压史上历史性突破----6种他丁+2种红曲降压素=“红曲酵素”

2002年,震惊世界的生物领域重大发明,红曲中的降糖、降压、抗癌成分(GABA-GLUCOSAMINE)通过发酵提取,在原来6种他丁的基础上合成“红曲酵素(Monacolin-R),经大量的临床试验,这种复合酵素不仅保留了生物他丁的降脂功效,而且它的降血压效果堪比任何药物,《药日新闻》撰文品论,红曲酵素的出现,将开辟降压药新时代。

2008:6年临床证实“红曲酵素”降血压、治心脑、防猝死、能停药

随后的6年,5万名高血压患者临床运用证实:“红曲酵素”对调理器官微血循环、帮助血液进行重新分配,迅速降压,修复受损心脑肝肾作用显著。而且“红曲酵素”降压同时、养心、护脑、清肝、活肾的功效,达到了降压药的顶峰!“红曲酵素”也被世界医学界誉为“可以媲美青霉素的旷世发现!”“红曲酵素”摘取美国医学界最高荣誉“拉斯克奖”“红曲酵素”的发现者日本Biopharm研究所所长远藤章(74岁),因此项发明被授予美国医学界最高荣誉“拉斯克奖”,纽约市长布隆博格将颁奖理由归结于“数千万人因此得以延长生命!”“乐压胶囊”1粒见效,当天停服所有西药6个月血压彻底稳定,并发症消失,实现终身停药。

乐压胶囊的治疗原理:

“乐压胶囊”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纯生物制剂降压新品,独含的“红曲酵素”成分能调理心脑肝肾器官微循环,帮助血液进行重新分配,减少心脏压力,清除血液垃圾,软化血管,达到不让血压升起来的目的,修复受损心脑肝肾,达到源头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1粒见效,当天可停服降压西药,3—7天平稳血压

头痛,头晕,耳鸣,胸闷,乏力等症状逐渐改善,7天后,睡的香了,眩晕症状消失,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等症状明显好转,可减少服用量。

1个月内,逐渐减少“乐压胶囊”的服用量, 3天服一粒

液流动越来越通畅,血压平稳,血脂,血粘度降低。高血压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腿脚有力,精神好,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危险解除。

6个月内,60%高血压患者可停掉“乐压胶囊”

随着患者心、脑、肝、肾器官得到全面修复,心脑肝肾功能恢复年轻态,血液分布完全正常,血液干净,血管有弹性,血压持续平稳,6个月内1期高血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即可停药。2期高血压患者只需5-10天服用1粒,即可保持血压持续平稳,冠心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消失。3期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心梗、中风后遗症得到良好治疗,2-3天服用1粒,不再担心血压高、心梗、中风反复发作,并发症恶化。

乐压胶囊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有何特点?

乐压胶囊,无论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男女皆可使用。特点是: 1、纯净的小肽成分,降压确实、平稳、持久。 2、明确的对靶器官的修复作用。 3、纯天然中药制剂,无副作用,无体内蓄积。 4、长期服药无依赖性,无抗药性,停药后无反弹。 5、丰富的小肽聚合物,促进自身免疫系统调节。 6、滋肾清肝,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全身调理。

乐压胶囊适应的人群:

乐压胶囊适应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无论男女老少,病情轻重,病史长短,有无并发症,皆可使用。特别适用以下患者: 1、高血压程度较重,一般降压药疗效不佳者。 2、对各种西药已产生耐药性,几种药物合用不好者。 3、不能耐受西药的副作用,希望使用中药者。 4、病史较长,已产生严重的心、脑、肾和眼睛并发症者。 5、希望使用中药降压,及需要进行全身调理者。 6、病史较短,病情尚轻,希望能够完全治愈者。

根源阻击高血压,不让血压升起来

全面逆转并发症,拯救心脑肝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