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抓
简介一种野菜,一年生草本,产于闽西,亦名“败酱草”、“女郎花”、“鹿肠马草”,有清凉解毒、消炎利尿、排脓去淤消肿等功效。主治肠炎、盲肠炎、产后腹痛、急慢性结肠炎、眼结膜炎等症。全草洗净切细,多少不论,煎汤内服。如皮肤红肿炎症或湿疹发痒,全草煎汤外洗效果明显。
民间俗称苦抓、苦菜,可作食材,闽西风味小食之一,民间谚语:“苦菜花香,常吃身体硬梆梆;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
来源和食用方法春夏抽枝长叶,秋日开黄色小花,有浓烈的腐败豆酱气味,因此古人称为“败酱草”,当地方言音域“苦抓”。
1.凉拌苦抓 苦抓500克,蒜泥10克。将苦抓去杂洗净,入沸水锅体透,迅速捞出洗出苦味,挤干水切碎,放人盆中待用;将蒜泥、盐、味精、香油和醋放在小碗中搅匀,浇在苦抓上拌匀即可。此菜色泽鲜绿,苦而有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适用于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疗肿等病症。
2.苦抓烧肉片 苦抓250克,猪肉150克,葱花、姜末各10克。将苦抓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去苦味切段;猪肉洗净切片;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同放碗内,搅匀成芡汁;锅烧热,下猪肉煸炒,倒人芡汁烧至肉熟人味,再投人苦抓烧至入味,出锅即成。此菜鲜嫩爽口,咸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咳嗽,消渴,痢疾,黄疸,痔漏,便秘等病症。
3.苦抓什锦 苦抓250克,水发香菇、豆腐、粉条、土豆、白菜各100克,葱、姜末各10克。苦抓洗净,切成段;香菇用水发好后,一切两半;豆腐切成小长方块,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待用;土豆削皮,切滚刀块,炸成红褐色;粉条温水泡软;白菜切段;炒勺置旺火上,加油烧热后用葱、姜爆锅,煸香菇,烹料酒、酱油,迅速加人奶汤,放入土豆、豆腐、粉条、白菜,小火煨10分钟,然后再放人苦抓、盐、味精炒匀,入味后,淋花椒油、香油,出勺即
成。此菜鲜嫩微苦,独具风味,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面色萎黄,脾胃不足,浮肿,痔疮,便秘,疗疖等病症。
4.苦抓酸辣汤 苦抓200克,香菜10克,姜末、葱花各5克。将苦抓洗净,切成段,香菜切细末;炒勺内加水、姜末烧开,再加人白醋、食盐、胡椒粉、糖煮沸,下入苦抓,加香油、料酒、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撒上香菜、葱末出勺即可。此汤五味俱全,生津爽口,具有开胃助食,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脾胃呆滞,消化不良,血淋,痔瘘等病症。
5、苦抓大肠汤 苦抓(晒干)200克,大肠500克、水1500克。晒干的苦抓和大肠洗净后,大肠可不切段,把苦抓和大肠同时放入压力锅,加入水,煮15分钟后,加入食盐、味精即可,如直接用砂锅炖汤,方法一样,炖50~60分钟后可实用。此汤色浓带黑,微带异味,但人口味感非同一般,诱人食欲。

【注意事项】苦抓性寒,脾胃虚寒者忌食;不能与蜂蜜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