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概述

复兴书院

复兴书院创办于传统文化百废待兴之际,由苏州复兴私塾、淑女学堂、汉服研究所、国学先行者俱乐部合并而成,立旨于国学复兴先行,以培养柱石之器为根本志向,面向具有深远见识之小众群体传道、授业、解惑,探究国学精髓,申明圣学大义。书院总部位於苏州古城区颜家巷16号,为艺社旧址,环境古雅,布置精当,按教学之需,专设有书房、琴房、画室、棋室,另有花山、东山、太湖明月湾、三山岛四个教学活动基地。

书院宗旨书院上奉孔孟之道,中承宋明之学,下开中西之用。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指导,以圣贤君子为精神楷模。学员首以孝、悌、敬、友、爱待人,以仁、义、礼、智、信自持。文武兼修,耕读并举,知行合一,内外无二。

书院组成1、淑女学堂

2005年创办于江南苏州(江苏省苏州市),进行传统女德教育。课程开设有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提倡女子学习礼仪、诗书、茶道。海内外媒体多有报道。[1]

2、国学俱乐部

3、汉服研究所

复兴书院

苏州汉服研究所引由傅奇、方哲萱等人共同创办,历时三年,经历艰辛无数,及至西历2009年10月8日正式对外宣布成立。当日,通过苏州电视台、中新社等媒体发布了新闻。

汉服研究所设立在苏州淑女学堂内,环境古色古香,雍容华贵,占地面积六百余平米,有房屋十四间,基本满足了目前汉服制作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法定名称:苏州市复兴汉服研究所

法人代表:傅奇

名誉所长:方哲萱(天涯在小楼)

所长:高静(翾儿)

4、复兴私塾

复兴私塾,引以传统文化、才艺和礼仪为主的民间教学与研究机构,2005年11月在苏州双塔公园开馆。章太炎的关门弟子朱季海先生担任名誉顾问。现已汇集大学讲师、退休教授与民间学者十余人。

教导孩子从传统中学习自强的力量、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使之具有优雅的情怀和出色的文才,是复兴私塾的主要方针。

一:开设课程

《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蒙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龙文鞭影》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孝经》《道德经》《黄帝内经》

诗词、对联的鉴赏和创作

二:课时安排

周一晚上班:18:00——20:00 月收费400

周日下午班:14:00——16:00 月收费400

特殊情况,可以单独上课,接受全日制。

三:主讲老师

张金生:原苏州科技大学中文系主任

韩焕忠:人民大学博士

蒋稚翼:东南画院秘书长

刘晓红:民间学者

学员层次

一:生员。凡初入学者,皆谓之生员。

二:儒生。能以儒门义理为立身处世之准则,以型范当世。

三:经生。能掌握专门解经之术,以绍继绝学。

师资力量书院务求真才实学,品行端正者为学者师,不傍求任何学术机构来装饰门面。子曰:“吾谁欺?欺天乎。”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来书院参观并切磋。

书院优势江南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更有“人间天堂”之誉。明清以降,文化名人多出于此。吴门画派、吴门琴派、吴门学人,为书院教学体系可以实现之保障。

书院下辖复兴私塾、淑女学堂、汉服研究所和国学先行者俱乐部,在苏州办学已历四载,师资稳定,课程丰富,影响深远,海内外媒体皆有报导。

课程设置

(三年内计划)

(一)经学

完成《四书》、《孝经》、《诗经》、《礼记》选、《左传》选、《尚书》选的背诵,并疏通大义。有深厚基础者,经书版本选用影印本《十三经注疏》,朝鲜奎章阁本《四书》、宋八行本《孝经》,认识古籍的不同版本,并训练点读能力。

(二)礼仪

主要依据《弟子则》、《少仪》、《内则》、《弟子规》及后代儒者所制定的学生守则为依据,教授生活中常用的进退、应对、出处之节,深入贯彻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体现。条件成熟时,可试图举行乡射礼、冠礼等传统礼仪。

(三)雅乐

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合人心;始于伏羲,成于文武,是为四艺之首。历代文人必修琴道。

吴派琴学源远流长。春秋时期,言子在吴地弦歌化俗,传播琴艺;东汉时,蔡邕远迹吴会授琴十二年,流传焦尾琴的故事。初唐大琴家赵耶利称赞“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

由吴门古琴世家主要传承人亲自教授古琴基础,讲解古琴义理,传授古琴名曲。

(四)史学

民族的自信,缘於文化,文化的博大,基於历史的积淀。讲授从两方面,先是粗讲,即是对五千年历史,有个轮廓的了解,然后是精讲,即对断代史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具有史学基础、古文阅读能力者,指导其读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原文。

(五)文学

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讲授之法,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必要的词汇。其次教授属对、作诗、填词,以及诗词吟诵之法。其次教授古文之阅读、应用、评点。古文分散文与骈体,宗法桐城派。诗词吟诵宗法唐调。书院要求学生熟练繁简字的认识与书写,能正确应用现代文写作。

(六)小学

《周礼》八岁入小学,习以六艺,其中便有“书”,至孔子遂为六艺之教。“书”便是后来的文字学。教材以段氏《说文解字注》为主,熟悉篆体的书写(结合书法),掌握文字的字义(结合文学),对文字适当作文字演变的讲解。张之洞《读书法》中介绍凡一切学问之根本,皆在文字。文字不通,读圣贤之书,就似瞎子看戏般。

(七)中医

中医是三大国粹之一,是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圣人欲洞悉天下,就需先洞悉自己的身体。由名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之道、中医真气运行学等。

(八)武学

《文心雕龙》:“文既有之,武亦宜然。”书院主要教授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主旨在於强身健体,以武演道。

(九)书画

陶冶性情,平衡阴阳,提升人格襟怀,书画课必开。由吴门实力派书画家亲自执教,亦聘请名家现场指导,常去博物馆鉴赏名作。

注:除此之外,亦酌情开设英语、数学、电脑等课程,每月游学一次。

(东山教学基地)

招生人数礼闻来学,未闻往教

第一批招生上限二十人,以有读经基础者优先

参考年龄: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

入学程序一:由学员家长或成人自行提出申请,填写履历表,由校方登记注册。

二:进行入学测试,分面试、笔试。

三:熟悉并认可书院的教学模式,尊重并遵守书院的规章制度。

四:入学后观察三个月,为考查期,不适应者劝其退学。

五:成为正式学员,即由师长赐字,字所以昭令德。

所处位置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颜家巷16号

[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