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感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特征衣原体是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原体具有感染性 ,侵入细胞后发育形成始体也称为网状体 ,不具感染性 ,在细胞内生长和复制约 24~ 40小时后 ,转化为原体 ,并释放到细胞外 ,再感染新的宿主细胞。沙眼衣原体对热敏感 ,在 56~ 60℃时仅能存活 5~ 10分钟 ,但在 - 70℃条件下 ,能保存数年。它能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但这些免疫应答的保护性不强 ,常造成持续感染、隐性感染和反复感染。生殖道慢性沙眼衣原体感染时 ,潜伏在细胞内的病原体可逃避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 ,而长时间存在。沙眼衣原体可由宫颈上行到子宫和输卵管可引起无症状的上生殖道感染 ,导致异位妊娠、原发性不育。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沙眼衣原体常与淋病菌、厌氧菌、兼性革兰阴性杆菌及支原体共同导致妇女盆腔炎、不育症及异位妊娠。孕妇有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者 ,其产后感染率明显高于无感染者。另外 ,沙眼衣原体患者可通过性接触传给性伴侣导致泌尿系感染。

子宫颈管炎 :宫颈是沙眼衣原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它只侵及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 ,引起宫颈管局部充血、水肿和子宫颈管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其分泌物中可见多核白细胞。在检查宫颈时 ,可见其质地脆、易出血 ,并有重度糜烂。但是 ,此时患者自觉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而部分患者亦可有急性前庭大腺炎与泌尿系感染症候群。如未得到及时治疗 ,其炎症向上蔓延 ,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附件炎和盆腔炎。

子宫内膜炎 :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时 ,约有半数患者伴发子宫内膜的炎症。其临床表现有 ,下腹痛、腰部酸痛、发热、月经过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检查宫颈口 ,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 ,有子宫压痛。

急性输卵管炎和盆腔炎 :急性输卵管炎是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最严重的并发症。在美国约 30%~ 67%的急性盆腔炎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导致。沙眼衣原体侵入输卵管后 ,引起一过性输卵管内膜纤毛细胞及分泌细胞的破坏 ,机体可自行修复。此时 ,患者可以无发热、腹痛、白带增多等症状。而机体如果再次感染沙眼衣原体或潜存的沙眼衣原体复活感染周围细胞 ,则输卵管内膜纤毛细胞及分泌细胞就会再次遭到破坏。沙眼衣原体侵入腹腔 ,会引起脏器炎性反应、周围粘连。此时 ,患者会自觉下腹痛 ;有的患者无明显疼痛 ,仅在内诊和性交时才感到疼痛。

慢性炎症 :由于沙眼衣原体感染在女性体内持续存在 ,或由于性伴侣带有沙眼衣原体通过性生活反复感染女性 ,其输卵管内膜细胞会发生变性 ,输卵管也会与周围脏器发生粘连 ,使输卵管蠕动发生障碍。这种病变达到一定程度 ,可影响受精卵的运送 ,发生宫外孕 ;严重者输卵管的管腔闭塞 ,导致输卵管性不孕。

孕期感染 :美国孕妇子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 2%~ 37%,每年约 10万以上的新生儿被感染。孕期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分 4个被感染阶段。一是孕早期沙眼衣原体感染。潜在沙眼衣原体感染使子宫内膜产生炎症反应、诱导细胞因子产生 ,抗沙眼衣原体细胞因子干扰胚胎植入或干扰母体免疫系统保护胚胎的调节机制引起流产。而中晚孕期沙眼衣原体感染尽管相对较少 ,但与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二是母儿间沙眼衣原体感染。这类感染主要经产道引起新生儿感染。孕妇发生沙眼衣原体感染后 ,约有 50%~ 60%的新生儿会受到感染 ,其中 25%~ 5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 2周出现沙眼衣原体性结膜炎、10%~ 2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 3~ 4个月内出现沙眼衣原体性肺炎。三是产褥期沙眼衣原体感染。孕妇患有沙眼衣原体感染时 ,产褥期沙眼衣原体性子宫内膜炎发生率为 28. 6%。对于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 ,经一般抗炎无效时 ,应考虑有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存在。产褥期泌尿系感染 ,经常规尿培养阴性者 ,应检查沙眼衣原体。

诊断主要依靠宫颈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是细胞培养 ,为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金标准。该方法特异性高达 100%,沙眼衣原体不能人工培养 ,只能用传代细胞或原代细胞培养。二是抗原检测法 ,包括直接荧光抗体法及酶免疫分析。此外 ,有些单位还用核酸探针检测法、聚合酶链反应法、连接酶链反应法等检测方法。但是 ,因聚合酶链反应法假阳性多不宜作临床诊断用 ,目前仅限于科研。

高危人群年龄小于24岁 ,尤其是小于20岁时就有性生活者 ;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 ,尤其伴淋球菌感染者 ;有多个性伴侣、首次性交年龄小者 ;性伴侣患有沙眼衣原体感染者 ;经济地位低、受教育少者 ;性交后常有阴道流血者。

预防沙眼衣原体感染是近年来才发现的性病。因此,在生活中提高人们对沙眼衣原体的认识,自觉地进行自我防护,才会降低整个社会的发病率。

(1)杜绝性乱无论是对沙眼衣原体感染,还是对其他性病,都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生活作风严谨,不参与淫乱嫖娼,不涉足婚外性行为,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2)要注意个人卫生:个人的洗浴用品、毛巾独自使用;不穿借别人的内衣、泳衣;外出期间不洗盆塘;尽量使用坐式马桶,上厕所前洗手。这些做法可以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3)配偶患沙眼衣原体感染期间要禁止性生活。现代医学有许多药物可以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而且用药方便,患者只需坚持治疗就会很快恢复健康。治疗应在夫妻之间同时进行,妇女患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就拒绝治疗而成为隐性传染者。

(4)孕妇如果感染沙眼衣原体可以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复查,确认痊愈后才能从阴道分娩。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的防治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一般出现在生后5-14天发病,胎盘早破者的新生儿可在生后2天左右发病。该病的临床特点为眼睑结膜充血肿胀明显,并有大量分泌物流出(流泪),最初为浆液性分泌物,稀薄,以后转为脓性分泌物,粘稠。与淋病性结膜炎比较,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的预后比较好一些,一般不会侵犯角膜,也不会发生角膜穿孔,造成失明者极为罕见。且大多数自然病程较短,持续2-3周后充血肿胀减轻,分泌物显著减少,直至痊愈,很少会转为慢性和留有后遗症。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结膜炎类型之一。因此,对于那些出生不久便出现眼睑红肿,流泪,特别是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以及眼睑结膜表面有伪膜形成时,必须及时做病原学检查,以尽快明确病因,了解是否为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一旦确诊为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必须予以正规治疗。治疗原则是将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结合起来,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避免转为重症和慢性病,防止留有后遗症。

应当充分认识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的发生大多源于孕妇,即孕妇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引起宫颈炎或子宫内膜炎,由此就有可能在新生儿娩出过程中使新生儿受到接触感染而致病。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孕妇患沙眼衣原体宫颈炎,其分娩的新生儿大约有23%—70%感染率,其中约18%—50%可引起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所以、预防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的主要措施就是积极防治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与性传播有关的病原体,多数通过不洁性交传播,少数是由于接触了被污染的衣物、器具和水源而受到传染。因此,对于育龄妇女来说,必须加强自我保护,重视性卫生和性安全环节,避免任何形式的不洁性交行为,避免接触那些受到污染的物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