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散射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在《光学教程》中,对散射有明确的定义:在光学性质均匀的介质中或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均匀介质的界面上,无论光的直射、反射或折射,都仅限于在特定的一些方向上,而在其他方向光强则等于零,我们沿光束的侧向观察就应当看不到光,但当光束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物质时,从侧向却可以看到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光学性质的不均匀可能是由于均匀物质中散布着折射率与它不同的其他物质的大量微粒,也可能是由于物质本身的组成部分(粒子)的不规则聚集;例如尘埃、烟、雾、悬浮液、乳状液以及毛玻璃等。这种浑浊物质的特征是:这些杂质微粒的线度一般来说比光的波长小,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比波长大,而且排列毫无规则。因此,它们在光作用下的振动彼此间没有固定的相位关系。在任何观察点所看到的总是它们所发出的次级辐射的不相干叠加,各处均不会相消,从而形成了散射光。

关于光的散射,在姚启钧的《光学教程》一书中有很详细的讲解,包括“散射和反射、漫反射和衍射现象的区别”,“瑞利散射”,“散射光的偏振性”,“散射光的强度”,“分子散射”等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