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平衡论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著)是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的理论。一般平衡论的基本观点是“天道自衡”,包括物质观、宇宙观、平衡观、智慧观,加上三个存在模式、五个平衡法则、三个平衡层次和三个平衡工具等簇基本概念及关联关系构成《一般平衡论》的基本框架。
一般平衡论的理论和思想有:剩余智慧理论、存在模式理论、三我一体理论、平衡循环理论、自我平衡理论、事物对称理论、自然位置理论、万物玄同理论、平衡层次理论、朴理论、平衡点理论、准平衡理论,以及一般平衡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等。
读者在学习一般平衡论时,只要抓住“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法天道”这条主线,还复杂为简单,用天道自衡和平衡法则去理解宇宙万物,用剩余智慧、存在模式和三我一体理论去解释人间万态,用平衡层次理论和平衡方法去分析万事万物,如此就可使人豁然开朗。
三个存在模式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有求存求在的本能,万物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宇宙的秩序

源自万物求存求在的智慧;生命系统都有求存求活的本能,生命系统的秩序源自生命体求存求活的生存智慧。宇宙万物都有求存在的智慧,都说哲学是智慧之学、存在之学,但“智慧”不应当是人类的专用词,同样,“求存在”不只是人类的专利,而是万物的自然目标。这就是一般平衡论提出的“第一存在模式”。人类具有求存求活本能的同时,还具有求名求利的本性,人类社会的秩序源自人求名求利的剩余智慧。这就是一般平衡论提出的“第二存在模”。剩余智慧只用于求存求活则是人类的“第三存在模式”。
——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万物
即存在智慧用于求存求在,形成宇宙万物。“存在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的重要概念。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有求存在的本能,这种求存在的本能源自万物的存在智慧。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模式,属万物包括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模式,决定和支配着第二和第三存在模式。第一存在模式所产生的自然力量使宇宙万物总趋于平衡。作者又称之“天之道”。
——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间万态
即剩余智慧用于求名求利,呈现人间万态。“剩余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平衡论认为,剩余智慧是人类智慧减除生存智慧的剩余部分,人类与另类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剩余智慧。“剩余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用于诠释人间万态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作者提出的人类“第二存在模式”和“第三存在模式”理论的基础。第二存在模式是人类特殊时段的存在模式,导致人类系统与生物圈环境不平衡,属人类不可持续存在模式。作者又称之“人之道”。一般平衡论认为,人类所有建立在第二存在模式基础上的系统都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存求活→天人和谐
即剩余智慧不用于求名求利,而是用于求存求活,达到天人和谐。这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模式,也是人类合理的存在模式。人类以此模式在地球上生存了几百万年,属人类可持续存在模式。人类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要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与生物圈环境保持平衡。人类只有升华到第三存在模式上,人与自然才能平衡。
——三我一体模式: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
一般平衡论将人分解成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三我一体是指个人集“三我”为一体。三我一体是《一般平衡论》用于诠释人性善恶、分析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理论。

三我一体是建立在剩余智慧和存在模式理论基础上的。“三我”由三个存在模式推出:存在智慧→求存求活→自然我;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当然我;剩余智慧→求存求活→超然我。
一般平衡论认为,“我”都是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一体。个人的性质和行为由内在的“三我”结构所决定,“三我”的比重不同,个人的行为倾向就不同。“我”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三我”的结构是动态的,其中比重最大的那个“我”主导着个人行为。
一般平衡论的存在模式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自然而然求平衡、求存在的合力形成自然力量,物质在不同层次有着不同形式自然力量。自然力量源自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自然力量。与自然力量相对的是——非自然力量来自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非自然力量;超自然力量来自第三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存求活→超自然力量。万物在自然力量作用下总是趋向有序和平衡(形成自然秩序),而事物在非自然力量作用下却总是趋向无序和不平衡。
五个平衡法则上述“存在智慧”和“剩余智慧”是存在模式理论的重要概念,那么“天道自衡”是就是五个平衡法则的核心概念。三个存在模式及不同的“我”都是建立在“存在智慧”“剩余智慧”概念之上的,同样,以下五个平衡法则是以“天道自衡”概念为基础的。

——平衡循环
平衡循环也称平衡运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宇宙万物永恒处在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新平衡的螺旋式循环过程中。平衡循环是宇宙万物基本的运行法则。
——自我平衡
系统内部结构之平衡。自我平衡是系统对环境的求存在本能的反应,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都会趋于自我平衡。
——事物对称
事物对称是系统与系统之平衡。万物有自身的对称方,一方的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其对立面的产生。
——自然位置
系统与环境之平衡。万物在环境中都有各自的自然位置,表现为系统与环境的平衡和谐。求存在的本能使万物总在寻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是万物的自然目的。
——万物玄同
万物玄同是系统特定环境下之平衡。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事物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
三个平衡层次——系统与环境的平衡
系统与自身所存在的环境保持平衡。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就是系统的求存求活。“自然位置”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和谐。
——系统与系统的平衡
系统与存在的环境中另一个相关联的系统保持平衡。“事物对称”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与系统的平衡和谐。任何系统的存在都会因为另一个系统的存在而存在,系统内部也是对称的。
——系统内部结构平衡
系统内部结构保持平衡。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系统结构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自我平衡”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和谐。
一般平衡论的平衡层次理论认为,所有平衡的系统都同时包括以上三个层次的平衡。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三个平衡工具——朴
剩余智慧为零时——只有生存智慧的自然状态。“朴”是一个衡量个人(系统)内在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程度或状态的工具:生存智慧→求存求活→朴;剩余智慧→求名求利→远离朴。
“朴”也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书将老子的“朴”解释为:自然而然谓之朴,求存求活谓之朴,无智无欲谓之朴。“朴”是表达一个人或事物自然平衡状态的标志,所以,“朴”是一个用来衡量人或事物无智无欲状态的工具——衡量和判断人之善恶的标准。
——平衡点
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都存在一个媒介,媒介输入输出的参数就是平衡点。只有存在平衡点,才可维持系统的平衡;只要这个系统是平衡的就必然存在着平衡点。所以,“平衡点”是用来分析系统与系统平衡的工具——分析人与人之间平衡关系的方法和切入点。
自然界以“物质—能量—信息”为媒介来维系自然系统之间的平衡;人类社会以“名—利—情”“权—钱—色”为媒介来维系名利系统之间的平衡。这些维系系统之间平衡媒介的参数——平衡点往往嵌在输入与输出过程中。
——准平衡
准平衡就是事物发展与平衡临界点保持适当空间,准平衡有利于系统与环境的平衡。物极必反,未极则不反;乐极生悲,乐未极则悲不生;福过灾生,福不过,则灾不来。准平衡状态有利于保持和维系系统平衡。所以,“准平衡”是用来维持系统与环境平衡的工具——保持自己与别人平衡的原则和方法。
九组平衡方法一般平衡论对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平衡特点和形式进行研究,并归纳——演绎——提炼出“九组平衡方法”。这九组平衡方法及概念不但是描述系统的工具,而且也是一般平衡论用来分析、研究系统的方法——每一组平衡方法和概念都是认识、分析和探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和工具。

●系统方法:环境—系统—要素
●要素方法:物质—能量—信息
●反馈方法:输入—输出—反馈
●感悟方法:体验→感悟→思想
●时间方法:过去→现在→未来
●医生方法:何病→病因→处方
●工具方法:目标→工具→结果
●控制方法:系统→控制→目标
●过程方法:系统→过程→目标
平衡论语——天道自衡
⊙一般平衡论就像一坛新酿出的酒,得窖上个十年八年才吃香。
⊙天道自衡是指宇宙万物之本质属性为自然而然之平衡。
⊙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
⊙存在才有万物,平衡才有存在。
⊙生命在于平衡,生存在于求得平衡。
⊙万物因平衡而存在,求存在就是求平衡。
⊙万物为了平衡的运动,而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
⊙万物为了平衡而联系,而不是为了联系而联系。
⊙宇宙万物都有求存求在的本能,万物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
⊙平衡的东西往往是合理的,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存在。
⊙不仅是生物具有求存的本能,而是宇宙万物都具有求存在的本能。
⊙人类往往从自身求名求利出发,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必然离偏离客观事实。
⊙简单就是合理,合理就能生存,生存就是智慧。
⊙任何复杂的结构都由简单的单元构成。
⊙简单有利于生存,复杂有害于生存。
⊙人类往往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一个人能保持简单已很不简单,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更不简单。
⊙自认为唯人类有智慧,其它生物都没有智慧的观点也许是可笑的。
⊙人类与另类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工具,也不在于语言,而是在于人类有剩余智慧。
⊙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因为剩余智慧,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因为生存智慧不同。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有没有剩余智慧,人与人的区别在有多少剩余智慧,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在如何运用剩余智慧。
⊙事物的运化过程总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
⊙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哪里有不平衡,那里就有自我平衡。
⊙人种的多样性及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自我平衡。
⊙事物都有保持和趋向自身平衡的本能。
⊙存在就是合理,合理就是平衡。
⊙在求存求活层面上存在就是合理,在求名求利层面上存在往往不合理。
⊙堵不利于系统平衡,疏才利于系统平衡。
⊙天然自由状态有利于事物自我平衡。
⊙对立面的存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的对立面是事物运化的方向。
⊙原对立面被消灭,要么会产生新的对立面,要么从内部分化出一个对立面。
⊙消灭对立面等于消灭了自己。
⊙事物只有适当,没有最好。最好只是相对的,适当才是绝对的。
⊙宇宙万物不仅仅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走向高级;复杂到一定极限时,高级到顶部时,宇宙万物就会从复杂突然回到简单,从高级急剧回到低级。
⊙世上无废物,在适当位置为“宝”,在不适当位置为“废”。
⊙变废为宝就是物从不适当位置回到适当位置。
⊙万物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是最合理的位置
⊙宇宙有着共同的本质,万物源自同一的元点。
⊙凡事物就存在共同本质,凡系统都存在共同之处。
⊙宇宙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
⊙万物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而万物玄同是绝对的。
⊙众生本无高等低等之分,只是内部结构和生存方式不同。
⊙万物不分好坏贵贱,每一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人道失衡
⊙人的求存求活的欲望有限,而求名求利的欲望无限。
⊙求名求利的欲望无限,而能满足名利欲望的可欲之物有限。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平衡,这种平衡至少要包括:内部结构、利益相关方、人与自然。
⊙目前人类最多的产品不是蛋糕和巧克力,而是自杀和杀人的工具和弹药!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工具史、兵器史和自相残杀史。
⊙战争就是叫人杀人,命令就是叫人送命。
⊙冷兵器时代可杀绝一个部落,热兵器可毁灭一个国家,核兵器时代可叫人类同归于尽。
⊙人类什么都缺:缺水、缺粮、缺能、缺德,就是不缺杀人武器,尤其是核弹头。
⊙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身,个人最大的凶险是别人,人类最大的危险是同类。
⊙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犯同样的错误,人生最可怕的错误就是错误成为习惯。
⊙习惯性错误和错误固化成习惯,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生灾祸。
⊙笨人却自以为聪明,那就是笨上加笨。
⊙人最大的失误就是被自己的聪明所误。
⊙不耍小聪明才是大聪明。
⊙人类可能是地球上唯一会得精神病的动物,也是唯一会主动上瘾的动物。
⊙人的通病是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名利场中人最大的特点是充满争斗,哪里有名利,那里就有争斗。
⊙人类天生好斗,不争不斗心里就难过。
⊙战死的烈士和殉葬的烈女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祭祀名利的牺牲。
⊙一窝名利人,不争斗才怪。
⊙人类面对金钱的模样比红头苍蝇遇到大便还要难看。
⊙金钱本是人类度量和交换生存资源的工具,而人却将自己沦为金钱的工具。
⊙人一当成为金钱的奴仆就会成为一个害人害己的魔鬼。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也体现在对金子的反应不同:假如天上掉下的一块金子,一群动物会本能拼命地跑,而一群人一定会拼命地抢。
⊙GDP应服务于人类整体持续生存,而不可为GDP而GDP。
⊙任何名利系统总是趋于不平衡,即使平衡也不可持续。
⊙你应当为了生存而学习名利,而不可为了名利而学习生存。
⊙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比知识多少本身更重要。
⊙教书育人,先教做人,后教学问;学习学问,先学会问,后学书本。
⊙为人父母者的最大责任就是带领子女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行走。
⊙你之所以感到痛苦,那是因为你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过程比结果重要,目标比过程更重要。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灾祸总是光顾无准备的人。
⊙生存就是健康、快乐和自由地活着。
⊙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
⊙红颜薄命,英雄短命。
⊙你不可以妄想从一个远离朴、只一心求名求利的人那里得到真正的情爱。
⊙女人选择男人有利于人类生存,男人选择女人会导致人种退化。
⊙女人屈从于男人们变态的审美标准将是人类的不幸。
⊙男人就是靠杀人比女人强而成为社会的主角。男人成为社会的主角后,人类社会更开始“大惑”、“大乱”了,就开始不平衡了。
⊙男人恐怕是地球上杀性最强的动物,不管是杀戮同类还是其它生命,男人都是地球上最可怕的怪物。
⊙人类恐怕是地球上唯一把杀人和性交做为娱乐的动物。
⊙健康才有快乐,自由才有快乐,平衡才有快乐。
⊙快乐是现实值与期望值的平衡。
⊙所谓为人低调就是调低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值。
⊙宁可高估他人,也不可被他人高估。
⊙宁可被人怒,不可被人忍;宁叫我忍他人,不叫他人忍我。
⊙他人的名利欲望无限,而自己满足他人名利欲望的能力有限。
⊙善人永远斗不过恶人,斗得过恶人的只有更恶的人。
⊙有利于平衡为善,有害于平衡为恶。
⊙善源自于求生存,恶源自于求名利。
⊙贪欲为恶之源,朴真为善之源。
⊙灾祸源自贪欲,贪欲源自剩余智慧。
⊙懒散减少生存机会,贪婪增加灾祸机率。
⊙有害于人际平衡为小恶;有害于人天平衡为大恶。
⊙凡求存求活和有利于平衡的理都是真理,凡求名求利和有害于平衡的理都是假理。
⊙无智无欲的表情为美,求名求利欲望愈多愈不美。
⊙内心质朴自然才有外在的美,内心质朴自然才能感觉到美。
⊙世上最好看和最难看的东西是人脸,最美好和最丑恶的东西是人心。
⊙质朴简单的表情为美,远离朴复杂的表情不美。
⊙心态平衡比脑袋聪明更重要,言行适当比才能卓越更重要。
⊙你要想好命运就保持好心态,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人之生是偶然之偶然,人之死则是必然之偶然。
⊙人之生是自然而然,人之死则顺其自然。
⊙造化的一切终归造化所有,自然的东西总归回归自然。
⊙人生好比向地球借了几十公斤分子原子,几十年后又统统归还给大自然。
⊙活人是将来的死人,活是偶然的,而死是必然的。
⊙人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死后的时间是无限的。
⊙小病求自愈,大病求速死。
⊙平衡决定命运!心态决定寿命!
⊙心态左右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无欲者刚,寡欲者安,纵欲者亡,不贪为宝,不显为安。
⊙自杀行为与智慧和欲望正相关:愈聪明愈易自杀,欲望愈多愈易自杀
⊙你有多少贪欲,就有多少累,就有多少风险,就有多少灾祸。
⊙为生存而累容易自我平衡,为名利而累则心力交瘁。
⊙心累之害大于身累,心累源自于贪欲,贪欲会摧毁人的自我平衡机能。
⊙当一个人到了除金钱其它都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到了自杀的临界点上了。
⊙贪婪又不守规则肯定要丢失自由;贪者必入陷阱而失自由;贪者因失去自我而失去自由。
⊙贪婪是生存的大敌,放纵贪欲必走向灭亡。
⊙人生最大的灾祸来自自身的贪婪,个人最大的危险来自他人的贪婪。
⊙每一次灾祸的前面都有一个贪婪的行为;每一场灾祸的背后都有一窝贪婪的心。
⊙为名为利去争斗危险,有权有钱就骄狂更危险。
⊙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不贪财富。
⊙贪得反而失去,独吞就会送命。
——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是为了顺应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人类可能做到打破一个平衡系统,但做不到恢复这个平衡系统。
⊙自然竞争,听其自然,有利于系统自我平衡。
⊙生存竞争导致平衡有序,争名夺利导致失衡无序。
⊙不是地球需要人类,而是人类需要地球。
⊙人类除了地球,已无处可逃。
⊙人类贪欲无限,而自然资源有限。
⊙地球足可以满足人类生存,但不可能满足人类的贪欲。
⊙人类应当因为比其它生命拥有更多的智慧,而在地球上生存更长的时间。
⊙人类只有在地球目前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中才能生存,生物圈内任何要素改变,哪怕是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现有地球生物圈平衡的变化所带来的物种灭绝,应当从高级向低级进行:高级动物先灭绝,有可能生存下去的应当是低等生命。
⊙人类也许已列入濒危物种的名单,只是自己还没察觉。
⊙人类连原子弹都不怕,还会怕温室气体吗?
⊙当到了老鼠、苍蝇、蚊子、蟑螂…都活不下去的时候,地球上还会有人吗?
⊙人类没有理由迷信自己而目无天地。
⊙凡事顺其自然则自然无事。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许不如蚂蚁对自然的认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可能还不如蚂蚁对自身的认识。
⊙人类大脑最发达,却总是做最愚蠢的事,尤其是最聪明的人群总是做最愚蠢的事。
⊙ 个人和人类最大的愚蠢就是聪明用错了地方。
⊙人类永远是大自然的小学生,科学家不过是小学生中的优秀生。
⊙现代城市是由钢铁和水泥堆砌出来,又靠石油驱动的系统。
⊙输入城市系统的是大量的自然资源,而城市系统输出的却是自然界无法转化的垃圾。
⊙城市扩大到哪里,垃圾污染到那里,平衡破坏至那里。
⊙贪婪犹如人心的癌症,人类如同地球的癌细胞,城市就好比生物圈的恶性肿瘤。
⊙城市生存模式使人蜕变为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怪物,在钢筋水泥丛林中争斗,为争夺钢筋水泥丛林而争斗。
⊙宇宙万物的上帝就是平衡,人类的上帝是大自然,你的上帝就是你自己。
⊙人类破坏一个自然平衡系统容易,但要恢复和建立一个平衡系统很难。
⊙人类之出现应当是自然之偶然;个人之出现应当是偶然之偶然。
⊙人类的工具愈来愈先进,人类也愈来愈依赖于工具。
⊙人类工具愈先进造成人类与自然、人类内部愈不平衡,先进的工具反而成为危害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祸害。
⊙工具并不是愈先进愈合理,而是有利于人类系统生存的工具才算合理。
⊙科学、先进的东西用错了方向,比迷信、落后更可怕。
⊙人类依靠自身四肢为动力在地球上成功生存几百万年;借助其它动物作为动力也生存了几千年;而依赖石油为动力最多只能维持几百年。
⊙人类的钢筋水泥产量愈大,其它生命生存的空间就愈小。
⊙水泥是绿色生命最可怕的杀手。
⊙人类的“文明”往往是对大自然的野蛮。
⊙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过着十分奢侈的生活方式。
⊙远离奢侈,回归简朴。
⊙人类如还想在地球多活几年,需要的不是更先进的工具,而是改变存在模式。
⊙人类也许有能力破坏一个自然平衡系统,但没有能力建立、控制和恢复一个新的平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