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超超
简介连云港市民给地处江苏连云港市中心的四栋楼取的名字。这些楼按2002年规划应建成沿街6层局部7层,最终却建成了四栋22层的点式高层,导致地面沉降缝可以平行伸进两个拳头。
楼超超-何谓“楼超超”地处江苏连云港市中心的四栋楼,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楼超超”。原来,这些楼按2002年规划应建成沿街6层局部7层,最终却建成了四栋22层的点式高层。大楼不断长高、长胖带来的后果是:地面沉降缝可以平行伸进两个拳头。(4月1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楼超超-产生背景种下蚂蚁可以收获大象!不过,面对这样的黑色幽默恐怕谁也笑不出来。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建楼前有规划、施工中有检查、售楼时有审查,这一切按理说都可以控制楼盘建设违规,可这个虚胖的“楼超超”何以就一路绿灯建成了呢?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单单开发商利欲熏心,是绝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把6层楼建成22层的。如果相关监管部门能及时制止,纠正其错误行为,就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开发商肆意妄为的背后,游荡着监管失灵的魅影。正是由于漏勺似的监管,才造成了“楼超超”的横空出世。在监管不力甚至猫鼠一家的场域下,开发商胆子越来越大,大楼越盖越高,人心却越来越凉,政府公信力越来越低。
让我们循着房地产开发的程序,从头到尾捋一遍,看看监管部门是怎样形同虚设的:没有建筑施工许可证,却仍能开工建设;施工中用的是另一套25层高楼的未经审批的图纸;规划局和城管局联合下达停工通知书,大楼仍旧照盖;开发商私自将楼盘向东扩出2米,规划局却做出了不影响城市大局的结论;交了25万元罚款,2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就变成了合法建筑。
从各个环节来看,监管虚设成了最大的漏洞。但凡有一个管理环节能够起效,断不能产生畸形的“楼超超”。而各个监管部门所谓“建设单位偷着施工”的无力辩白,更反映出这种漏勺式监管已经泛滥到何等地步。实际上,我国《建筑法》赋予了建设主管部门很多强制性的监督管理手段,而“管不住”的托词,只不过是在部门和个人利益得到满足之后,罔顾民众权益而行政不作为的遮羞布而已。所有现象表明,监管虚置才是最大的漏洞。
楼超超-影响当下,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地产商胃口越来越健硕,民众面对高涨的房价则越来越无奈。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国家出台的监管和调控政策频频遭遇肠梗阻,监管部门形同虚设甚至挟权自肥,已经严重影响到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长此以往,破坏的不仅仅是公平竞争的原则,侵犯的也不仅仅是公共利益,政府公信力、国家政策的刚性与尊严会随之消解殆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