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会
穆斯林兄弟会穆斯林兄弟会(al—Ikhwan al—Muslimun) 埃及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者的宗教政治组织。1928年3月,由伊斯兰教苏菲派思想家哈桑·班纳(1906~1949)创建于伊斯梅利亚城。初名为“班纳运动”,后改名为“穆斯林兄弟会”,意为坚持伊斯兰原旨教义,为实现伊斯兰使命而奋斗的兄弟。该组织建立初期为纯宗教组织,后发展为宗教政治组织。其基本政治纲领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最高指导原则,恢复伊斯兰教的原旨教义,反对埃及社会的世俗化和西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消除伊斯兰国家的等级差别,实行伊斯兰教法,恢复哈里发制度,建立泛阿拉伯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班纳在解释该组织的宗旨时称:穆斯林兄弟会是现代主义的运动;逊尼派的道路;苏菲主义的真理;政治的机构;科学文化的协会;体育的团体;经济的公司;社会生活的理想。其行动口号是:“安拉是我们的目的,先知是我们的领袖,《古兰经》是我们的法典,吉哈德是我们的战斗,为目的而牺牲是我们的理想”。兄弟会的领导人称“总指导”,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为“指导局”,负责组织、宣传、教育等工作。设有“创建委员会”,是协商机构,其成员为兄弟会的元老。还建有军事性质的“秘密机构”,对其成员进行军事训练。兄弟会的成员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由政府职员、大学生、军人、工人、农民、商人等社会各阶层的人员组成。会员的条件是:具备“良好品德和宗教修养”、“完全服从和执行兄弟会的纲领和行动计划”、 “保守秘密”、“签名注册并缴纳会费”者才能入会。兄弟会成员分为4个等级,即助理兄弟(拥护者)、正式兄弟(正式履行手续入会者)、行动兄弟(参加各种实际行动者)和圣战者兄弟。该组织建立后发展迅速,40年代在埃及国内拥有约50万积极会员,在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苏丹,西亚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南亚的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等国,都建有穆斯林兄弟会的分会,成为一个泛伊斯兰的宗教政治团体。该组织在埃及全国各地建有大批清真寺、宗教学校和伊斯兰俱乐部,办有商业、实业公司等。出版的宗教及政治刊物有《警告》、《路标》、《呼声》、《笃信》、《伊斯兰文选》等。
穆斯林兄弟会初建时,其成员由6名在英国军营中的穆斯林职员组成。主要活动是用“博爱结识”的方式,宣传伊斯兰教义,反对殖民主义统治。1932年哈桑·班纳将总部由伊斯梅利亚迁往开罗,后在埃及各地建立了50多个分会。1933年建立了领导机构,选举班纳为“总指导”。1935~1939年,确定了组织原则和政治纲领,完善了组织机构,成为宗教政治组织。1936年曾致书法鲁克国王,要求按伊斯兰原教旨进行政治、宗教改革,宣称伊斯兰教是造就强大民族的根基。到1947年兄弟会得到迅速发展,其军事“秘密机构”成员就达7.5万人。1948年12月内阁总理诺克拉西宣布解散兄弟会,封闭其总部。不久“秘密机构”成员暗杀了诺克拉西。1949年2月哈桑·班纳被当局情报机构暗杀,哈桑·哈蒂比继任兄弟会总指导,继续进行反对法鲁克王朝的斗争。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利用兄弟会的力量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后兄弟会因对权力分配不满改而反对纳赛尔政权。1954年1月纳赛尔宣布解散穆斯林兄弟会,逮捕哈桑·哈蒂比等430人,兄弟会被迫转入地下,由阿卜杜拉·奥达任总指导。同年10月,兄弟会因参与图谋杀害纳赛尔事件,遭到当局大规模镇压,哈桑·哈蒂比、泰勒迈萨尼为首的1200多人被判徒刑。兄弟会在赛义德·卡塔布的领导下秘密恢复组织,进行宣传活动。萨达特执政后,该组织对其执行反对苏联干涉埃及内政及改善同沙特阿拉伯关系政策表示支持。萨达特也对该组织采取缓和政策,释放了哈桑·哈蒂比为首的全体兄弟会在押犯,允许他们以半公开方式恢复活动。兄弟会在欧麦尔·泰勒迈萨尼的领导下恢复发展组织。1976年4月,该组织前总书记阿布德·哈基姆·阿布丁在沙特阿拉伯流亡22年回国后,又进一步恢复和发展组织,使其力量壮大。1972年该组织公开反对萨达特同以色列媾和。自1979年1月起,穆斯林兄弟会派生出“伊斯兰集团”、“真主的战士”、“圣战组织”、“赎罪和迁徙”等派别。这些派别组织中的激进派反对政府世俗化的改革措施,指责一切当权者为“叛教者”,声言“推翻萨达特政府”,恢复早期伊斯兰体制,主张建立伊朗式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1981年9月,萨达特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宁”为由,下令取缔该组织的刊物《呼声》,并对4万多所清真寺实行国家监督,同时逮捕该组织的800名骨干分子,其中包括主要领导人欧麦尔,泰勒迈萨尼和希勒米·加扎里。埃及官方称,1981年10月6日,兄弟会的极端分子参与杀害了总统萨达特。穆巴拉克执政后,为稳定政局,一方面对兄弟会的极端分子采取镇压措施,另一方面释放了温和派的领导人泰勒迈萨尼。1987年4月,穆斯林兄弟会联合另外两个反对党参加议会选举,一举获得60多个席位,成为“最主要的反对派势力”。 (杨克礼)
美国大学兄弟会美国大学的兄弟会fraternity(姊妹会sorority)是一种学生社团,通常都会用1~3个希腊字母来代表一个兄弟会的名字(比如说ΓΨΦ)。兄弟会不是强迫性的,所以学生不一定要参加,但是参加兄弟会是一种扩张人脉的捷径。加入兄弟会要缴交会费,兄弟会会办很多party,只要是会员都可参加,但是当你是菜鸟(刚入会)时,会被老鸟整~
“fraternity”和“sorority”两词(来自拉丁词frater和soror,分别代表‘兄弟’和‘姐妹’)可以用来形容许多社会或慈善性质的组织,如“名流俱乐部”、“厄普西隆·西格玛·阿尔法”、“翻转国际”和“圣地人”等。在美国和加拿大,“兄弟会”和“姐妹会”通常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的社团组织。
这是全美性的终身组织,常常是身份地位资产显赫的富贵子女所在,成员大多长相不错,作风时尚而成为青年们的追求,很多学生甚至不管学业只想入会,每月需交纳上百美元的会费,而新手常被要求去偷内衣,裸奔,在碎玻璃上做俯卧撑来证明自己的决心,他们时常举行 party,常常和性,酗酒,毒品联系在一起,毕业后,协会是一张覆盖全美的关系网,对于找工作,打官司有偏袒性,成员往往有暴力倾向等等,而美国总统布什也是其成员之一
毕达哥拉斯兄弟会
毕达哥拉斯学派追求知识本身,而不是它的利益,这个态度可以很好的他的兄弟会的箴言来证明:
数字是前进的阶梯,而不是金钱的筹码。(A figure and a step onward, Not a figure and a florin.)
Nod兄弟会详见词条命令与征服。
Nod兄弟会是虚构的组织,

是PC游戏《命令与征服》中的其中一个阵营。
是the brotherhood of nod(NOD兄弟会)的缩写
出现在游戏《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系列”中的组织
第一代NOD 第二代NOD
创立 日期未知;有个夸张的说法记载:兄弟会创立于西元前1800年 | 同左
理念 控制与征服全世界的能源来源 | 同左,以及散播泰伯利亚矿物
领袖 Kane
运作部门 全球皆有 未知,自Kane死后,兄弟会已经瓦解,现在正在重新整合
军事力量 先前只是一个恐怖份子小型军事组织。最近则涉及联合国防御契约的丑闻,证明兄弟会的设备精良 | 未知;兄弟会已瓦解,目前正在地底重整
经济力量 十分可观,可运用资金高达2552亿美金 | 未知;资金来自泰伯利亚矿
政治力量 剧信是约旦“阿拉之拳”党的唯一支援者 (52%);美国的“联合支持美国”党(12 %);英国的“英格兰第一”党(12%) 还有其他恐怖组织支持
待补
密切联系 爱尔兰共和党,伊斯兰圣战队,东柬埔寨 黑道组织 | 未知,谣传有异形力量,但还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