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眶绒鸭
外形特征

白眶绒鸭雄鸭身长255-267mm,雌鸭身长240-250mm。体重约1.6kg。两性异形。与其他绒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面部羽毛分成色彩鲜明的几何图形,鼻孔延伸到鸟喙处有棕色大块斑纹,雄性鸭喙蓝灰色,雌性鸭喙亮橙色。都具有鲜黄色的脚。雄鸭有一黑色的胸部和淡绿色头部。最杰出的眼睛周围,由黑色的羽毛包围眼镜,外观有白色斑块。雌鸭比较单调,体羽基本是黑色和褐棕色条纹,圆眼睛周围也有斑纹,但是为浅棕色。[1]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2]
生活习性

白眶绒鸭像其他绒鸭一样,该种原产于极北地区。繁殖于结冰的海岸,一年四季,

白眶绒鸭均以无脊椎动物,如软体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为食。它从海底获取大部分食物,所以喜欢在大陆边缘的浅水区游来游去。
雄鸭喜欢发出鸽子般的咕咕声或kor-er-korkorr-kor声,有时发出呻吟声。雌性发出鹅鸭般的声音。冬天则沉默不叫。[3]
生长繁殖

每年晚夏季节,北极地区的岛屿四周被水环绕着,此时,白眶绒鸭便开始在岛屿上筑巢繁殖,巢通常建于浮木或一丛海草下面,用以避风。雌鸭用大量枝、叶、青草、海藻等筑巢底,将绒毛排列在巢中作内衬。巢穴选在岩石或草木隐蔽的地方。白天在潮汐下觅食,潜水10-18m深度,使用翅膀在水下划水,用翅膀直线飞出水面。能嚼碎贝壳的硬壳及其砂囊。雌绒鸭每

窝产蛋5-9枚(平均5个),蛋壳的颜色有浅橄榄油色、带褐色橄榄油色和灰橄榄油色等,卵长7.6cm。一夫一妻制,由雌鸭孵育21-28天。这期间,雌绒鸭极少离开自己的巢区,一心一意扑在繁殖后代上。孵化后幼雏由雌鸭带领,一起来到海边,一边嬉戏,一边不停地潜入水中捞取食物。在通常情况下,几个家庭的小绒鸭会联合起来,过着集体生活,就像是幼儿园似的。56天后开始能飞行,到九月份,它们便能展翅飞翔,于是开始西行,迁入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海湾去越冬。[3]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4]
(图片:全部图片[5]、白眶绒鸭分布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