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内咸
张内咸,独立电影导演。2010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系,曾就读北航锅炉系。
张内咸“内咸”一名来源于鲁迅的《呐喊》。张内咸,张不开口的呐喊。
张内咸在学期间独立执导并编剧的DV纪录片电影《待业青年》一经发布在各大互联网引起火热反响。
同时受到国内各大媒体关注,接受了多家媒体专访,被《旅伴》杂志评为“北京十大新青年”。
以豆瓣为例,《待业青年》截止目前已有11615人评价,好评星准8.3
《待业青年》是独立电影导演张内咸的处女作,耗时18个月(业余时间)。
导演试图通过镜头的真实捕捉,残酷又执着的向青春渐逝的“我们”表达着“有一种尊严叫梦想”。
中文名:张内咸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国籍:中国
代表作品:《待业青年》
出生地:北京
星座:天秤座
出生日期:10月12日
血型:A
职业:独立电影导演
人生目标:这辈子一定要拍电影
生活经历张内咸在北航上大一时主动退学,玩了一年,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上学期间他又用一年多的时间拍摄了电影《待业青年》。2010年,这部折射当下青年生活状态和矛盾心理的电影通过豆瓣、优酷等网站迅速传播,在80-90后一代引起了强烈共鸣。这个月张内咸大学毕业,又进入了新的间隔期。
张内咸从小到大家一直住在清华大学里,但父母并不是高级知识分子。高三毕业之前他一直是尖子生,直到考入北航。原本以为经过高中的拼命到上大学后会获得自由,但结果却与他想象中有很大差别。“那个专业太难了,还是类似于技工的,一入学带我们去参观工厂车间。根本就学不会,不过主要还是我不想学了。”于是他跟父母编了瞎话,说要退学考北大,父母同意了。
退学后,张内咸在社会上玩了一年。“就是瞎晃,打游戏,各种各样的玩儿,觉得不上学挺快乐的。那时候接触了社会上的人,发现上大学没有那么重要,这社会根本就不尊重知识分子,有钱就行了。”张内咸说,自己小时候每每谈起理想都说长大要当科学家,但那一年的经历,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一年对我人生的影响就是我从此变成了个坏孩子。”
到后来他考上了传媒大学,学业轻松了很多。“我那个时候能接活儿了,接了很多活儿,做些小片子什么的,我觉得就算不上学也有能力养活自己。那两年看了许多演出,拍了许多live,所以就想到要自己拍的DV。”一开始就是想做一部以乐队为主题的摇滚DV,但后来逐渐加入了新内容,于是就有了《待业青年》。
2010年7月张内咸毕业了。他不想马上找工作,而是开始寻找自己下一部电影的投资。“我改编了一个日本漫画,准备拍一部商业片,也通过朋友找了一些可能投资的人和公司,但到现在投资还是没谈下来……”张内咸不认识什么圈里人,全靠自己折腾又毫无经验,也挺难的。他不知道自己还会“间隔”多久,一切取决于投资。“如果不行的话就找个摄像的工作,自己带设备,收入也还可以吧。”
个人主页豆瓣网成员:张内咸
人人网:张内咸
媒体采访由于《待业青年》的迅速蹿红,张内咸也受到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关注,许多知名媒体纷纷对其进行采访和报道。
2010年3月,《法制晚报》以“24岁拍“大片”《待业青年》火了”为题,用整版篇幅报道了张内咸的拍摄经历以及该片带来的社会影响。
《待业青年》图片资料2010年4-7月,接受《大众生活报》、《旅伴》、《北京青年报》、《长江日报》、《天津日报》、《东亚经贸新闻》、 《假日100》等国内多家平面媒体的采访。
2010年4月,接受《MOGO艺术》专访。
2010年5月,接受土豆网播客周刊专访。
从业经历张内咸协《待业青年》受邀参加的活动:
1、2010海峡两岸青年影展
2、北京独立电影展
3、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4、校内网新人电影节
5、土豆影像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大学生创作三项提名。
6、被《旅伴》杂志评选为“北京十大新青年”
关于《待业青年》“待业青年”是个80年代的词,当时特指城市里无学可上又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这个词的关键点在于“等待就业”。而在张内咸的这部电影里,“待业青年”则被用来特指那些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上班族之外的年轻人。
《待业青年》的拍摄用了18个月。期间,张内咸通过在网上发帖子寻找拍摄对象,断断续续采访拍摄了大学生、网瘾少年、网游玩家、篮球队员、涂鸦高手、饶舌歌手、摇滚乐手等等各式各样的年轻人,剪成了这部长达3小时11分钟的草根电影。
“我想把我们的时代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被遗忘。”影片打出了这一句字幕,而电影里记录的这些真实生活中的年轻人,他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那种茫然和不适应感,也正是80后一代中国年轻人需要共同面对的现实。时代的飞速发展让他们过早地失去了童年,这竞争激烈的社会让他们猝不及防,只好选择逃避现实。街头潮流文化、朋克摇滚和互联网是他们各自找到的避风港。这些非主流文化给他们带来安慰,整天泡在网上却无所事事,无聊地没乐找乐。他们宁愿沉迷其间,与社会脱节,不在乎这种“间隔”会持续多久。
“拍这个片子之前我对自己的人生缺乏整体的认识,这个片子也是我心理成熟的一个过程,我拍摄的这些人的故事对我自己也有很大影响。”张内咸说。影片结尾,主人公小吉找到了一份月薪1000多块的工作,和大多数人一样每天挤地铁去上班。间隔年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但这一段人生经历,却让他产生了不一样的态度。
《待业青年》影评《有一种尊严叫梦想》
自认为是很缺乏耐心的一个人,却很平静的把这部电影看完了,更似一部纪录片。
很真实,因此,也就看的很难过。听着班上装逼的孩子们说这行这业在国内应该怎么怎么发展的时候,只觉得一阵恶心。而,看着这所谓的‘失业人士’一幕幕的对白时,觉得格外的真实,有点点难过。很多应该属于正常的事情却被社会冠以错误的称号,投以不善意的目光。之所以一直这么想,或许因为自己终究是个异类。
有一个问题,是,你喜欢上学吗?看了各式各样的回答之后,我也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很坚决,不,一点也不喜欢。我也能很坚决的说,以后我要是有孩子,我打死也不让他去参加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不喜欢上学不代表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这完全是两码事。学校,是另一个让我觉得恶心的存在。是让孩子产生阶级思想的加速器。
形形色色的‘待业青年’中,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圈子,一些熟悉的影子。我想,之所以我仍然坚持在学自己不喜欢的行业,就是因为这句话,爱好不能成为职业。我可以一辈子去热爱一些东西,但是,从事的,却必须是稳定的,足以赖以生存的。这点,我是赞同的。毕竟,这不是乌托邦。
在看到女孩的那段时,我着实心疼了。很受伤的痕迹明明白白的写在她脸上,想用潇洒来刻意掩饰,却仍在举手投足之间传递着消极的讯息。她说,梦想就是意淫。她说的,也没错。虽然,自己不太赞同。或许是因为自己还是那么的天真。不尝试,怎么知道梦想能不能实现呢,哪怕四处碰壁撞了南墙,也至少代表自己曾经奋斗过。就算到那个时候再屈服于社会,也没亏损什么。无非,是流逝了一些时光而已。
就这么挣扎吧。一直辛苦的保持着向社会妥协的心与自己独一无二的骄傲之间的平衡,尽管很累,却不甘心就此妥协。正如自己所说,现在的心情,离最初的自己已经越来越远了,原来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会有那么一天走回到最初的梦想上去。可是,我残忍的告诉自己,已经不是了,我早已背离父母家人所期望的道路。因为,我自己的方向,已经明确了。
故事中的女孩从小就不停的画,却不被身边所有人所理解,只有在最后画出洗劫自己家的歹徒破了案立了功时,勉强露出微笑。而这一切,被她控制不住的泪水打破了平衡。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再一次忍不住的心疼。这种终于被世人所认可的心情,不是幸福的,而是悲伤的。
音乐人,美术家,作家,魔兽玩家,街头篮球…这都是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很想从事的行业。跟他们的唯一区别,就是,自己的反骨从来没有在这种地方产生过任何作用。尽管心里从未遗忘,但已经没有勇气去彻底改变自己的轨道。只能很遗憾的说,我们没有条件去选择自己所爱的事业。
前段时间看学校职业中心的海报,上面有一句话特别感慨:你篮球很棒吗,你在乐队很厉害吗,都过来找找适合你的职业吧,因为你的这些特长可以用到别的领域。看完,我只有一个念头,妈的,人口多真是一大祸害,完全间接的草菅人命。人性化这种东西,在中国,是不存在的。有时想想很是不公平,对面住的鬼子天天酒吧舞厅的,照样拿着国家的资助金上着看似永不毕业的大学,还动不动一个兴趣不符就退学,换学校,换专业。电影里的这帮小青年们一对比,更是可悲。生活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公平很操蛋的事情。
影片的结局很戏剧化,一直阴郁的下来的路线突然像被人刻意改变了轨道一样。然而我也很喜欢这样的结局,充满希望的结局。尽管我们这一代人在变革的时代中作了很大的牺牲,但能给后继者铺上一条平稳的路,也算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有一种尊严叫梦想。不管表现在外,还是存留于心,都是我们生命中永不磨灭的灯火。
虽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在这样扭曲的平衡木上走下来的,但是未来的日子,我知道自己将操着‘待业青年’的心,继续在朝九晚五的路上前行。——摘自《豆瓣网》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