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文
相声艺人朱绍文(1829~1904)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相声艺人。艺名“穷不怕”,隶汉军旗。祖籍浙江绍兴,居于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
他幼年学唱京剧丑角,曾搭嵩祝成科班演出,后改习架子花脸。朱绍文学识渊博,因看清朝吏治腐败,决心不再投考科举,靠教戏、编戏、唱戏生活。他擅长编写武戏,创作有《能仁寺》、《八大拿》等剧目。 清同治初年,由于连年“国丧”,朝廷下禁令戏园里不准彩扮登台,不准鸣响乐器,致使许多戏曲艺人被迫改行。朱绍文也失业沦为街头艺人,改行到北京的各大庙会和天桥等处,给观众讲解字意儿说笑话。他随身带的道具很简单,只有一把笤帚、两块竹板和一口袋白沙石的细粉面。竹板上刻有“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两行字,这就是他艺名的由来。
朱绍文每次演出之前,先画个大圆圈当场地,接着就以地面当纸,用白粉沙在地上洒字,他常常勾出丈二大的“福”、“寿”、“虎”双钩字,还独出心裁地边洒字边唱《太平歌词》,以吸引观众。后来,他收了徒弟“贫有本”、“穷有根”等,常常带着一二个徒弟共同表演一个笑话,这样又逐渐地创造了对口相声和三人相声。在1872年刊行的《都门汇纂》一书中有一首咏穷不怕的竹枝词:“白沙撒字作生涯,欲索钱财谑语发;弟子更呼贫有本,师徒名色也堪夸。”
穷不怕自编自唱的曲目有:《千字文》、《睡梦长》、《过新年》、《十八黑》、《保镖》、《黄鹤楼》、《五行八卦》等。他以相声为武器,对清王朝的统治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他创作的《得胜图》,是反映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英勇善战,揭露清朝统治阶级昏庸腐朽的一个节目。他创作的《字象》,通过”一字、一象、一升、一降“(即:写出一个字,然后说出它象一件什么物品、做过什么官职、为什么罢官)的猜字游戏的方式,尖锐地讽刺了清王朝的贪官污吏。他创作的《三近视》等节目,一直流传到今天,还在表演。
朱绍文编演的相声有《字相》、《老倭瓜斗法》、《江南围》、《大保镖》等。
1894年,朱绍文被慈禧太后封为“天桥八大怪”之首。
学者教授朱绍文
朱绍文先生,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人,生于1915年。
1934年赴日本留学,
194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精通日、德、英三门外语。
1943年以日文写就博士论文《李斯特国民生产理论研究》,20余万字;但适逢战乱,未能全文发表,也未能举行答辩。
1944年,朱先生因在留日中国学生中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队抓去坐牢,受尽严刑拷打,右耳失聪;在日本十余年所积藏书,也被洗劫一空。能够捡回一条命,还多亏了东京大学在日本的地位,即便是在当时,日本军界也不敢将东京大学的学生随意处死。经由东京大学抗议,朱先生才被释放出狱。
至1945年初,美国轰炸日本本土,日本国内混乱,东京大学疏散,朱先生携妻乘货轮至朝鲜,辗转回国。
回国后,朱绍文先生曾任上海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等高校经济学教授。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南汉宸将朱绍文先生请到北京,从此朱绍文先生便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同时兼任辅仁大学(即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接下来的几十年,就比较枯燥了。与大多数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一样,1957年,朱先生被打成“右派”,直到1979年才“摘帽”。平反之后,朱先生已经60多岁了。人生最关键的二十年,就这样被“废掉”了。
朱绍文先生被“重新启用”的原因也很奇特,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经济学界想找一个既精通德文,又懂经济学的人,从德文原本来翻译《资本论》,于是大家才想起这位“资深大右派”的朱绍文先生。
晚年朱绍文先生,对中国经济学界的最大贡献,就是培养了以樊纲为代表的三位优秀经济学人(其余两位是左大培、杨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