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宫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品信息【作品名称】双调·蟾宫曲

【作者】卢挚

【年代】元

作品原文想人生七十犹稀①,

百岁光阴,

先过了三十②。

七十年间,

十岁顽童,

十载尪羸③。

五十年除分昼黑,

刚分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

兔走乌飞④。

子细沉吟,

不都如快活了便宜。[1]

作品注释基本注释①“想人生”句:这是化用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句意。

②“先过”句:言百岁光阴,活到七十的尚且很少。那不是一百岁,先去了三十么?过了,去了,除了。

③ 尪(wang)羸:瘦弱,疲惫。

④兔走乌飞:古代神州传说中,言月中有兔,日中有三足乌,故以“兔走乌飞”比喻日月的运行。

[1]字词注释1.嗟呀:叹息。 2.七件儿:持家度日不可短缺的七种用品,即下面写到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3.灵芝:一种名贵药材。

4.甘露:甘美的雨露。

5.丹砂:即朱砂,一种名贵的矿石,可入药,也可用为染料、颜料。

6.梦撒:没有了。

7.消乏:缺少。

8.折桂攀花:寻花问柳[1]

作者简介卢挚(约1242-1314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世居河南。初为世祖侍从,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散曲与姚燧比肩,人称“姚卢”。今有李修生《卢疏斋集辑存》。现存小令一百二十一首。[2]

赏析元代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因有“九儒十丐”之说。此曲即从最普通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起,慨叹日常生活的贫苦困乏,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与乞丐相去不远的窘迫状况。最后一句更把这种生活的“嗟呀”推衍至人生追求的失落与渺茫,实际是辛酸悲苦之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