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

名词释义膏1 gāo〈名〉
读一声
(1)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2) 同本义 [fat;grease;oil]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膏液(动植物体内或植物果实内的油脂);膏泽脂香(指油脂类的化妆品);膏髓(脂膏与骨髓);膏馥(膏脂的香味)
(4) 肥肉 [fat meat]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孟子·告子上》
(5) 又如:膏鲜(指鱼肉一类食物);膏蟹(食用蟹的一种);膏肉(泛指脂肉)
(6) 特指油灯 [oil lamp]
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唐· 韩愈《答李翊书》
(7) 又如:膏明(灯火照明);膏映(谓灯光照射);膏晷(灯光与日影)
(8) 浓稠的糊状物。引申为药膏 [paste;cream;ointment]。如:软膏;牙膏;药膏;膏饧(饴糖)
(9) 指物之精华 [essence]。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10) 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 [fat in the heart]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左传·成公十年》
(11) 又如:膏肓(指心灵深处。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隔膜为肓)
(12) 制成相当细长的而常常是圆柱形的化妆品 [stick]。如:润肤膏;唇膏
形容词释义膏 gāo〈形〉
(1) 肥沃 [fertile]
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膏田满野。——仲长统《昌言·理论》
(2) 又如:膏脉;膏土(肥沃的土壤);膏田(良田。肥沃的田);膏畴(肥沃的田地);膏壤(肥沃的土地)
(3) 甘美 [sweet]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礼记·礼运》
(4) 又如:膏露(甘露);膏泉(甘泉);膏乳(比喻甜美的果汁与山泉)
动词释义膏2 gào〈动〉
(1) 润泽,滋润 [moisten]。如:膏流(滋润);膏润(雨露滋润草木。亦借喻对人的恩惠);膏唇拭舌(润滑嘴唇,拭净舌头);膏泽(膏雨。滋润作物的雨水)
(2) 在轴、轴承或机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使润滑 [lubricate]。如:膏沐(擦油洗头);膏车(在车轴上涂油,使之润滑)
(3) 以化妆用的膏涂抹 [paint]。如:膏面(以膏涂面,谓修饰面容)
(4) 把毛笔蘸上墨,在砚台边上拖匀 [dip in(ink)]。如:膏墨
常用词组◎ 膏剂 gāojì
[adhesive plaster] 熬成膏状的药物
◎ 膏粱 gāoliáng
(1) [fat meat and fine grain]∶肥肉和细粮。泛指肥美的食物
膏粱之味。——《孟子·告子》
(2) [dandy;fop]∶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伯子常自矜荫籍之美,谓 王弘曰:“天下膏梁。唯使君与下官耳。——《宋书·荀伯子传》
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 膏血 gāoxuè
[fat and blood] [人的]脂血。比喻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农桑废于追呼,膏血竭于笞捶。——《新唐书·陆贽传》
◎ 膏药 gāoyao
[adhesive plaster] 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的膏剂,用以涂在布片或纸片上,较长时间地贴在人身上治病。膏药种类较多,但最常用的是黑膏药,也称铅膏药,由植物油炸取药料成分后与铅丹混合而成
◎ 膏腴 gāoyú
[fertile] 肥沃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策·赵策》
他们进行了适度的深耕,撒下肥料,努力使土地变得膏腴起来。——《土地》
◎ 膏泽 gāozé
(1) [timely rainfall]∶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乾》
(2) [kindness]∶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膏子 gāozi
[adhesive plaster] [口]∶内服或外敷用的熬制的浓汁状药物
康熙字典【唐韵】古劳切【集韵】【韵会】居劳切【正韵】姑劳切,𠀤音高。【说文】肥也。【韵会】凝者曰脂,泽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无角者膏。【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易·鼎卦】雉膏不食。【晋语】不能为膏,而祗离咎也。【注】膏,肥也。【又】夫膏𥹭之性,难正也。【注】膏,肉之肥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轴。【注】狶膏,猪脂也。又【博雅】人一月而膏。【左传·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注】心下为膏。又【正韵】泽也。【博雅】膏,滑泽也。【易·屯卦】屯其膏。【疏】正义曰:膏谓膏泽也。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诗·衞风】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又甘也。【礼·礼运】天降膏露。【注】膏,犹甘也。又凡树理之白者皆曰膏。【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注】郑司农曰:膏物,谓杨柳之属,理致且白如膏。又五谷之滑者皆曰膏。【山海经】西南黑水之闲,有广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注】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又【唐韵】古到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号切,𠀤音诰。润也。【诗·曹风】芃芃黍苗,隂雨膏之。【释文】膏,古报反。【礼·内则】脂膏以膏之。【释文】膏之,古报反。◎按刘鉴经史动静字音,凡脂膏之膏则读平声,用以润物曰膏,则读去声。
化妆品睫毛膏
最初的睫毛膏使用凡士林和碳粉以及一些其他化学制剂调和,涂抹在睫毛上以求达到使睫毛浓密黑亮的效果。1958年棒状睫毛膏问世,是接近于现在睫毛膏的雏形。发展到90年代,睫毛膏的成分已经演变成了蜂蜡、植物蜡、喀什米尔羊毛脂、大豆卵磷脂等,它们能使睫毛更加浓密、纤长、卷翘,而新出现的挥发性矽成分还能在睫毛表面形成薄膜,达到持久防水的效果;今天的新一代产品,大多利用光波折射性染料,能营造视觉上的纤长效果,睫毛膏的刷头变密,改良成螺旋状,更能营造浓密纤长的感觉。总的来说,睫毛膏能使睫毛长长,并不是使睫毛本身变长了,而只是一种外在装饰效果。
雪花膏
一种非油腻性的护肤化妆品。涂在皮肤上立即消失,类似雪花,故名。一般是硬脂酸和碱类溶液中和后生成的阴离子型乳化剂为基础的油/水型乳化体。能使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调节皮肤表皮水分的挥发,从而保护皮肤,不致干燥、皲裂或粗糙。
遮瑕膏
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运用遮瑕可以让你的脸重现光滑细致。在化妆前,首先要把脸上的瑕疵全部遮盖掉,才上妆。专业彩妆师认为:遮瑕是化妆的基础,没有一张无瑕的俏脸,就不可能化出完美的妆容。遮瑕膏可以遮黑眼圈、红色粉刺印、雀斑色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