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 CORE
定义Turbo CORE译为动态超频技术,是由AMD提出并用于其多核产品上的一种智能调频技术
。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多核平台在运行不支持多核处理的程序时提高系统性能。
同类技术对比AMD的Turbo CORE技术与英特尔的Turbo Boost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其运作流程不同,但是都是为了在TDP的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的提高运行中核心的频率,以达到提升CPU工作效率的目的。因为AMD没有电源门控(power gating)技术,所以AMD采用P-State电源管理状态切换来达到控制核心功率的效果。
举个例子,在一台安装了Phenom II X6 CPU的电脑中,正在运行某个对多线程支持不好,却需要较高频率的程序,使得目前CPU中六个核心中的三个或更多核心没有得到使用,那么Turbo CORE就会启动,将三个空闲核心的频率由默认频率降为800MHz,而另外的三个核心主频会提升500MHz左右。
技术详解随着AMD六核产品的发布,Turbo CORE技术也逐渐变得炙手可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Turbo CORE。
从早期的服务器主板支持多CPU,到后来的双核CPU,再到现在已经成为主流的三核、四盒,以及将来的六
核CPU。CPU的核心越来越多,但是与此同时产生的问题就是这些核心并不是同时被使用的,有不在少数的程序和系统应用并不支持多核心或仅支持CPU中的部分核心运行。
其实这种问题早在Pentium 4时代就已经逐渐浮现,英特尔的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简称为HT技术,通过他使英特尔实现了在一个实体处理器中,提供两个逻辑线程,从而加快系统处理速度的目的。Intel的解决方案:Turbo Boost但是当时研究人员就发现,在某些程序或未对多线程编译的程序而言,超线程反而会降低效能。例如Windows 2000,英特尔并不鼓励使用者在此系统中利用超线程。
时至今日,这种性能提升带来的潜在的资源浪费日渐凸显出来,大家可以想像一颗拥有六个核心的处理器在全速运行,但只有一两个核心在工作的尴尬情形。毫无疑问这种情况是电脑购买者和节能主义者所不愿看到的,于是英特尔顺理成章的推出了被称为“睿频”Turbo Boost技术,通过在每个核心中设置PLL同步逻辑单元,每个核心都拥有独立的时钟频率和核心电压,通过PCU(Power Control Unit)对系统的监控调整核心的电压,不被使用的核心将被关闭。AMD独创的Turbo CORE技术而AMD的Turbo CORE技术与英特尔的Turbo Boost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其运作流程不同,但是都是为了在TDP的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的提高运行中核心的频率,以达到提升CPU工作效率的目的。因为AMD没有电源门控(power gating)技术,所以AMD采用P-State电源管理状态切换来达到控制核心功率的效果。
举个例子,在一台安装了Phenom II X6 CPU的电脑中,正在运行某个对多线程支持不好,却需要较高频率的程序,使得目前CPU中六个核心中的三个或更多核心没有得到使用,那么Turbo CORE就会启动,将三个空闲核心的频率由默认频率降为800MHz,而另外的三个核心主频会提升500MHz左右。Turbo CORE技术仍有很大上升空间但是问题在于由于AMD无法关闭未使用核心,仅仅是降频使用,而加压过程并不是针对三个使用中的核心而是针对整个CPU的。且不说频率提升的效率如何,单单是只能一次性提升三个核心而无法单独提高一个核心这点,就需要买家好好斟酌。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是AMD在多核领域的一次新的尝试,其优势也不少。Turbo CORE基于硬件,不需要操作系统和驱动的参与,完全由CPU自行完成监控、启动、调节、关闭等一系列操作,过程迅速且可与Cool'n'Quiet凉又静节能技术配合使用,在低于TDP限定的范围内达到类似“超频”效果。
AMD的AM2+/AM3接口拥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
不要忘了AMD还拥有极佳的向下兼容性,支持Turbo CORE技术的新CPU,完全可以在较早的AM2+/AM3接口的主板上,这样一来,用户无需升级平台,即可享受六核的快感,并且其中还包含了一颗可自动超频的三核CPU,却只花费了英特尔六核用户不到一半的代价。起码在目前看来,这样的诱惑确实很大。AMD与Intel比较AMD的turbo core与英特尔的turbo core的比较
英特尔的好。因为睿频加速可以直接将不用的核心屏蔽,而提高剩余核心速度,超微是将不用的核心作降频、降压处理,而非实际的关闭,并提高其他核心的速度,所以功耗要高些,效果差些。显而易见,英特尔的这个技术好于AM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