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语言
人类所用的语言,可以分为声调语言同非声调语言。声调语言在英语中称为tonal language或者tone language。
定义声调语言的特点,就是只指发同一个语音的时候,用不同样的长短、不同样高低的声调,会构成不同的意思(即语意或语义)的话与涵义。同样道理,非声调语言就是指语音声调在不同样的长短时,只是表示出语气、而不会影响到其语意之语言。
概括的说,欧美各国的拼音语言属于非声调语言。而很多东方的语言,包括台湾话、客家话、广东话、北京话,或某些非洲的语言,就是属于声调语言。
详细解释、例子在声调语言中,通常一个语音有好多个声调,各自表达出不同的意思。以下就以广州话中的 [sing] 音做例子。根据广州话标准拼音,这个语音系为平音、上音、去音时,读作 [sing](音会拉长)。如为入音时,就读做 [sik](短促音)。以下详细的拼音同其相应的中文字一并列出,格式表示为“[拼音及声调]与相应的文字”。“○”系指汉字中所没有的读音字。
[sing1] 声;[sing2] 醒;[sing3] 圣;[sing4] 城;[sing5] ○;[sing6] 盛;[sik7] 色;[sik8] ○;[sik9] 食。
其他例子包括有:[bin1] 边;[bin2] 扁;[bin3] 变;[bin4] ○;[bin5] ○;[bin6] 便;[bit7] 必;[bit8] 憋;[bit9] 别。同埋: [jim1] 阉;[jim2] 掩;[jim3] 厌;[jim4] 炎;[jim5] 染;[jim6] 艳;[jip7] ○;[jip8] 腌;[jip9] 叶。
可以见到,同样一个音,用不同音调、不同长短读出来,意思会很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同一个语音中,九个声调都有对应中文字的情况非常少见。有时就没有汉字来表达这个语音,就如同使用脏话之音调情况时。同样的道理,当咱们在表达 [tiu4 diu6] 这个音调时要小心使用,以免表达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