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供销合作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崂山区供销合作社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始建于青岛市行政区划后的1994年6月,经崂山区政府批准,与“崂山区供销总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95年,区政府又将“崂山区商业总公司”的牌子(没有资产)并入,形成一套班子,三块牌子。1995年被区政府确定为区属一类企业。其主要职能除了担负全区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外,还承担国家赋予的农业生产资料、再资源回收、烟花爆竹专营、防汛物资储备等专项经营任务。行政归地方政府领导,业务归上级供销联社指导。

崂山区供销社辖属22个独立法人企业,(含1998年接收代管的东风船厂及妇儿中心)。行业分为商品经营、酒店服务、汽车修理、再生物资回收、食品加工、船舶维修等六个类别,全系统干部职工336人,1998年前全系统年平均营业额为8500万元,年均实现利润35万元,年均上缴利税150万元。1996年至于2002年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兴农杯”活动先进单位。

1997年5月,从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崂山绿茶资源的角度出发,在王哥庄投资100万元建起了全区首家集种植、加工为一体的“崂山云峰茶场”,拥有茶业基地100多亩,“云峰”的诞生迅速带动了王哥庄绿茶种置业的发展。“云峰”生产的“崂池”牌崂山绿茶已形成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先后被评为“国际五星级钻石奖”、“优秀贡献奖”、“青岛市旅游特色产品”、“青岛市金奖产品”,1999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3年被崂山区政府确定为崂山北部茶叶发展的龙头企业。

1998年3月,随着区政府机构的调整,“崂山区商业总公司”从崂山供销社分离,整建制划出“青岛高科园华夏商贸总公司”,兼并“崂山万隆商厦”两个企业。随着机构改革的发展。1999年1月经崂山区政府及工商部门批准,“崂山区供销总公司”更名为“青岛广辰集团公司”,保留“崂山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政府管理职能。

1998年开始,按照区政府统一部署,所属企业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截至到2002年未,已有“崂山云峰茶场”、“崂山区王哥庄供销社”等五个企业实行了产权清晰的股份制改造。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系统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特别是在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市场经济年代,供销社其原有的计划经济构筑的框架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特别是1998年银行对供销社实行收缩银根以后,供销社系统的企业设施陈旧,职工队伍老化,累计亏损包袱沉重,社员股金压力等因素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出来,具体体现在设备无钱更新,思想观念保守,包袱没能力处理,社员股金不能解决,与之改革开放下新生的经济成份相比,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加快企业经济体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彻底转换经营机制,是扭转供销社现状的唯一出路,2003年4月,区政府下决心对区属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大手术,要求能改制的改制,不能改制的实施破产,供销系统已有三个企业被列为破产试点单位,并着手对符合改制条件的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相信政府的正确决策实施以后,供销社将会彻底甩掉包袱,以新的面貌为社会服务。[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