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红英
白红英,女,博士,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2年7月生,陕西凤翔人。
工作经历
1982年一1986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农化系学习。1986年7月进入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
1986~1994先后参加了中科院基金项目“坡耕地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机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治理途径”;国家重大基金“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等;主要承担“人为破坏的加速侵性对土壤退化影响”的研究。
1995年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承担环境学、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工程等课程的讲授。参加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作物地上部分与大气间氨的交换”(2000一2002),主要从事土壤与大气氮的转化研究.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重点基金“应用造纸淤渣开发环保肥的研究”(2001一2003);水利部研究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2002一2003)等项目。 现正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科技部)(2007——2012)。
2001~200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5年调入西北大学,主要从事环境变化和全球变化方面的研究。现为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导师。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白红英,唐国利.植被破坏对黄土性土壤肥力发展的影响,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1
2.白红英,韩建刚,张一平.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及N2O通量的相关性研究,农业环境保护,2002.3
3.白红英,李春越,张一平.旱地土壤N2O排放与土壤脉酶活性关系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2003,31(1)
4.白红英,张一平.旱地人为土壤N2O排放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2003,32(2)
5.白红英等.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见:李生秀主编《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土壤一植物营养与施肥文集》,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
6.白红英,张一平.冬小麦田土壤NZO湘防矫物囚院,农妇秘豁半荆良,2003,3
7.白红英,韩建刚,张一平.农田温室气体NZO释放的水热效应机理初探,农业环境保护学报,2003.4
8.白红英,韩建刚,张一平.覆膜种植措施对农田土壤中N20排放的影响,农业环境保护学报,2003.5
9.BaiHongying,ZhanYIping,etal.Nitrous Oxide Emission and Urease Aetivity in Wheat,Enr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Toxieology,2003
10.韩建刚,白红英,曲东.地膜覆盖对N2O释放效应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002.3
11.韩建刚,白红英,曲东等.一种测定土壤反稍化酶的改进方法,农业环境保护,2002.2
2005至2009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时间
署名情况
作物对黄土性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效应—根系与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生态学报, ISSN1000-0933
2007, 27,(7):2823-2831
白红英(2T/4)
黄绵土N2O排放的水分效应及动力学特征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2009, 29(3):569-576
白红英(2T/6)
黄绵土N2O排放的温度效应及其动力学特征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2009, 29(3): 1226-1233
白红英(2T/5)
地膜的水热效应与麦田土壤N2O排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2009, 28(10):
2111-2119
白红英(1/4)
秦岭南北地区植被覆盖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
环境科学学报,ISSN 0253-2468
2009, 29(29):2635-2641
白红英(2T/5)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名 称
来 源
起讫时间
经费
(万元)
本人承担任务
“秦巴山区生态群落与生物种质资源调查”项目—第八课题(2007FY110800-8)
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重点项目
2007.12-
2012.12
50.00
主持人
旱作农田土壤CO2释放特征及其调控机制(209123)
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
2009.01-
2011.12
10.0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