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菊
个人简介

2010年的“三八”妇女节,最让台湾地区女性引以为傲的人中,陈树菊一定要算一个。3月5日,台东市61岁的卖菜妇人陈树菊,与大陆球星姚明、香港影星成龙等48人,一齐登上了亚洲《福布斯》杂志“亚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在美国《时代》周刊4月29日公布的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百大人物名单中,陈树菊也榜上有名。《时代》周刊认为,陈树菊最令人感叹的成就不在于她的卓越非凡,而恰恰是 “简单平凡的慷慨行为”,“陈树菊在她捐赠的项目中,带给大家最棒的礼物,是她所展现的模范”。
据悉,陈树菊以卖菜为生,平时生活非常节俭,但迄今为止,她已经以自己的微薄收入向各类机构捐助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这些钱分别用于捐助失学儿童、孤儿院等。
2010年,陈树菊被《读者文摘》杂志评为2010年亚洲英雄奖。
一直未婚攒钱做慈善福布斯慈善榜公布的当天,陈树菊仍一如既往地在菜场卖菜。当媒体跑来告诉她这个好消息时,陈树菊的第一反应是:“我不知道得什么奖,你们(媒体)不要乱讲,我没有捐很多钱。”她曾对一家报纸表示:“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有用的。”虽然陈树菊并不觉得自己很慷慨,但听过她故事的人,一定会对她肃然起敬。
小学毕业的时候,陈树菊的母亲因难产去世。为了养活家里的四个弟妹,13岁的陈树菊只好辍学,接手家里的菜摊。此后她每天清晨4点起床,忙到晚上9点收摊。日复一日,陈树菊在菜摊上度过了48个年头。除了除夕,陈树菊几乎全年无休,2003年“非典”暴发后,陈树菊才能每年休息12天,因为菜场每个月要消一次毒。
由于忙着照顾家中老小,陈树菊至今未婚。2003年,陈树菊的父亲和二弟相继去世。她深感世事无常,又眼见世风日下,于是捐出100万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给佛光学院。2005年,她又捐了450万元新台币帮母校盖图书馆,并认养了3名贫困儿童。对于自己的善举,陈树菊一直很低调,她只是觉得:“一个人,留那么多钱给谁?”
主要慈善义举:1993年捐款100万元(新台币,下同)给佛光学院;1997年捐款100万元,作为给母校台东仁爱小学的急难救助奖学金;2004年又向儿童基金会捐款100万元;2005年得知仁爱小学要建图书馆,再捐450万元等。合计捐款超过1000万元。
低调领奖,此前从未离开台湾

爱心菜贩陈树菊,默默行善捐款千万元新台币,但从没出过台湾,2010年5月2日,她在“外交部”协助下赶办护照与签证,3日晚,忍着蜂窝性组织炎脚痛,赴美接受美国时代杂志表扬。据报道,陈树菊卖菜赚取蝇头小利,却捐出认养孤儿、兴建图书馆,获选时代杂志今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大人物。她原本没考虑到美国接受表扬,但马英九的电话打动了她;马英九告诉她:“因为你的善行,让世界看到台湾,你去美国领奖,为台湾争光。”
“为这代志让马英九打两次电话,有够歹势,”陈树菊腼腆笑说,马英九说要陪她去买几套衣服,“我讲免啦,衫咱有够啦!”马英九则指示,陈女士赴美经费部分由政府支应,必要时由“国务机要费”支出。
陈树菊没出过台湾,也没护照,“外交部”以“最最最速件”专案处理。2日下午一时半,台东县长黄健庭陪她从台东搭机到台北,“外交部长”杨进添全程陪同,美国在台协会也全力配合,一般申请护照需四个工作天,她的一小时就赶制出来。
陈树菊护照照片穿着围裙,她说,“生意做一半,他们叫我去拍大头照,要我换衣,我还是穿围兜兜卡自在啦”。2日晚餐宴中大家发现她一拐一拐,建议她找医师,树菊嬷又发挥她纯朴本色,直说“免啦!又要住院”。
岛内民间有慈善传统一个默默无闻的女菜贩,能登上福布斯慈善榜,这让岛内各界都很高兴。但这对台湾人而言也并不意外,因为台湾民间一直有乐善好施的传统。
岛内民众做慈善有多种方式,比如捐发票,因为一些发票号码可以中奖,很多民众就把发票攒起来捐出去。还有就是买彩票,因为彩票的收益会用来做慈善,老百姓也觉得这算是做善事。中大奖者领奖时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我要捐钱”,且出手经常是千万元新台币。另外,台湾热衷慈善的人遍布各个阶层。
比如企业界,高雄县某公司的董事长黄清山,10多年来捐款近2000万元新台币,同时发放慰问金及白米等给当地的低收入户。除此之外,他还负担了20名孤寡老人的三餐费用。再说知识分子,台北科技大学教授林宏裕31年来捐款总额达2.4亿元新台币。对于善举,他轻描淡写地说:“命中就该做的。”而屏东科技大学一位学生的母亲,在儿子车祸过世后,将学生募得的100万全部回赠学校,成立奖学金,希望将爱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