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合强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adhesion strength;bonding strength

使试样或产品的黏接部件的黏接界面分离所需的力。以牛顿每米表示(N/cm)。

使橡胶和金属的粘接破坏所需的应力,或使层压制品层间分离所需的应力,又称粘接强度。

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静态法和动态法。在静态法中按受力方向可细分为扯离黏合强度、剪切黏合强度和剥离黏合强度。在动态法中考虑到各种橡胶黏合部件在实际使用中要受到冲击或反复应变的周期疲劳作用,因此是以黏合部分发生破坏所需周期数来衡量其动态黏合强度。不同的橡胶黏合件在动态和静态试验中所呈现的相对黏合强度有可能是不同的,但要评价任何一种经受实际疲劳作用的黏合件,动态黏合测定法所得结果更有价值。[1]

使胶接头中的胶黏剂与被粘物发生破坏所需的应力,即破坏粘接头必要的单位黏合面积或单位长度的力。一般用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片,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速度条件下测定。破坏形式有拉伸、拉伸剪切、压缩剪切、劈裂、剥离、冲击、弯曲等。[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