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兆强

史兆强:字“瀚卿”,室名“金石轩”、“雪泥轩”、“海右居”等。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李之、阎凤仪和游寿等名家。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工作者协会特邀篆刻家、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风歌”书画院特邀院士;博宝拍卖签约书画家;《山东名人》特邀副主编、编委,山东新华书画院副秘书长,编辑2010《齐鲁美术世博行》官网。曾入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华人卷)、《中国篆刻家大辞典》等经典辞书; 2007年书画篆刻作品参展西泠印社、康有为故居、殷契印社、济南民俗艺术馆等博物馆展览馆收藏;《艺术中国》杂志及《中国书画报》等权威媒体曾有专版专题评论及报道;2006年5月史兆强入选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出版《齐鲁墨韵名家书画集》; 2007年1月31日《中国信息报》发表《史兆强篆刻选》,2007年入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大型丛书《齐鲁人物》自牧主编对史兆强金石书画艺术专版面刊载。曾参与策划2006年青岛奥帆艺术博览会山东籍书画家艺术展及2007中日韩书画家交流展、编辑“2010年齐鲁美术世博行”官网。在新华网专题现场采访报道杨家埠木刻年画杨洛书、设计艺术家潘鲁生院士、写意画家张锡杰、扬州八怪高凤翰后人书法家高东岳等名家。史兆强诗书画印艺术被《国际艺术界》、《中国艺术》、《中国网络美术馆》《东方杂志》(美国)等权威媒体收录。
《中国书画报》1151期发表当代书法篆刻泰斗蒋维崧弟子、著名书法理论家篆隶书家门宗耀先生的文章《史兆强的篆刻艺术——有爱就有梦》: 史兆强,字瀚卿,号踏雪无痕、海右瀚卿。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艺术工作者协会特邀篆刻家、炎黄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新华社书画协会会员、中国楹联艺术家学会山东分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历下区书法家协会会员、殷契印社社员,中国金石书画艺术网、山东新华书画院网站总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济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史兆强自幼年起受家庭熏陶涉猎传统金石书画,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期间先后师从著名文学理论家、美学家李之、阎凤仪、白石等先生及著名考古文字学家游寿等名家。在山东工作期间先后问学于著名学者蒋维崧、篆刻名家苏东河等先生。在新华社、人民网、搜狐文化、中国书画报等媒体发表多篇作品。擅长金石书画,曾为许多中外名人治印画兰。 作为新华网山东频道编辑和诗歌散文作家,史兆强先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对他的篆刻探索和创造无疑有着莫大的影响。他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出版了《一代词人李清照》、《金石翰墨博古奉今》(中国戏剧出版社)、《山水足音》(“中国诗人”专集)等专著,这里面凝结着他多少心血,我们无从知晓,但从其中的点滴用心中,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兆强先生是多么热爱诗词和篆刻艺术! 初入篆刻一途,诗一般的纵情浪漫之境是体会不到的。兆强先生先先从先秦篆籀、汉印入手,继而精研六朝碑版、摩崖拓片,专攻篆书、涉猎汉简、行草。经过千百次的人磨石,石磨人的苦修,他终于能够用手中的铁笔在温润清凉的石头上写“诗”了。继而,他又将传统文人书画与篆刻联系在一起,用铁笔在方寸之间塑造起一片能够脱透心手、亲近自然、感悟时代的艺术天地。应该说,史兆强的篆刻受吴昌硕影响较大,但他并没有单纯靠粗头乱服来营造气势,也没有单纯用残破来平衡章法,而是努力在篆法和线质上做文章,以汉印为宗,规矩而不板滞,章法布白严整中见生动。他不求表面上的剑拔弩张之势,而在貌似平淡中给人以悠长的回味。 这里所刊史兆强的几方印(见文右附图)都是我比较欣赏的。其中,《得象外意》初看名字独立,不作穿插,但笔划粗细据繁间而变化,长短肥?C各得其宜,刀法洗练、章法则外实内虚,潇洒有致。边款文词恰切、刀笔交融。兆强篆刻《藕断》已经达到丝连的妙韵,从中可见吴昌硕、齐白石两家的神韵。 有爱就有梦。史兆强有着多方面的积累,又不乏艺术天赋,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在他热爱的艺术天地里培育出个性的花朵。我想,这也是史兆强的“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