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与量的战争
版权信息作

者:杨钢
副标题: 透视“中国品质”的真相与未来
ISBN: 9787506038546
定价: 45.8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
内容简介全球统计表明:“质量代价”高达企业税前利润的3--5倍。 “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绝不是某些经济学家们所谓的“简单装配”。今天的中国,只有坚守“中国制造”的兴国之策,并不失时机地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蜕变,方可承担起中华民族崛起之使命,而蜕变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从“制造数量”向“制造质量”的跨越,也就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质”的跨越。
《质与量的战争》一书,从“三鹿事件”写到“中国航天”,从“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写到“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再到“中国质量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透视现象背后的本质与人性,帮助我们系统分析了制约“中国品质”的种种主客观原因。同时,本书也通过解剖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质量迷思,使我们认识到“质量”不仅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价值观与思维方法,更是一种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的必由之路。更为可贵的是,本书不仅重点解决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也为“中国制造”如何领跑世界提供了系统、详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质与量的战争》代表了中国质量界的最高研究成果,是中国企业提高质量竞争力,打造“中国品质”的必读教材!
作者简介杨钢:[1]美国克劳士比学院高级合伙人、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创始院长、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中国十大质量人物、影响中国教育培训界十大领军人物,享有“中国零缺陷之父”的美誉。北京大学质量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国际名牌协会副会长、新华社高级经济分析师、中国质量协会《品质文化》编委会副主任;北大、清华、复旦以及西北大学总裁班、EMBA客座教授;《名家论坛》、《前沿》电视讲座、时代光华大讲堂特约专家;2004年度"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以及2005年度“中华管理杰出人物”;主要著作包括《质量无神》、《质量无惑》、《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零缺无陷》、《零缺陷大道》、《零缺陷漫画》等十余本著作。曾现场服务过的主要客户包括:解放军总装备部、航空工业集团、兵器工业、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美的、格力、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万科集团、博时基金、英格索兰、罗氏、阿尔卡特、诺基亚、西门子、松下、三洋、华为等。目录推荐序一1
推荐序二3
自序1
引子
第一部分梦想与现实:“中国品质”的现状与省思
第一章一个需要重新定义的世界
面对危机的思考
大师也沉默
我们没有质量基因吗?
如果孔子来经营“三鹿”
今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是谁害死了“三鹿”?
“中国制造”到底怎么了?
“零缺陷缺失症”
政府监管的“迷失时期”
“中国质量”的先天缺失
商人为什么要学哲学?
第二章如何摆脱中国制造的窘境?
“中国制造”的蜕变
奥运与“中国品质”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