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迪亚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迪亚士

Bartholmeu Dias

(约1450年—1500年5月24日)

简介迪亚士(全名: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于1488年春天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平探险时代背景

13世纪末,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游记,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富庶繁荣的乐土,引起了西方到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潮。然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控制了东西方交通要道,对往来过境的商人肆意征税勒索,加战争和海盗的掠夺,东西方的贸易受到严重阻碍。到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的过程,他们把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寻找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这样,两国的商人和封建主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殖民航海者。

迪亚士的个人背景及探险动机

迪亚士出生于葡萄牙的一个王族世家,青年时代就喜欢海上的探险活动,曾随船到过西非的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15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究竟在何处。为了弄明白这一点,许多人雄心勃勃地乘船远航,但结果都没有成功。作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部分,西欧的探险者们对于越过非洲最南端去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迪亚士受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委托出发寻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以开辟一条往东方的新航路。经过十个月时间的准备后,迪亚士找来了四个相熟的同伴及其兄长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征途,并于1487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武装舰船和一艘补给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以弄清非洲最南端的秘密。

航海路线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率领一只由3条船组成的探险队出发,目的是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打开一条通往印度的航路。

迪亚士率船队离开里斯本后,沿着已被他的前几任船长探查过的路线南下。过了南纬22度后,他开始探索欧洲航海家还从未到过的海区。大约在1488年1月初,迪亚士航行到达南纬33度线。1488年2月3日,他到达了今天南非的伊丽莎白港。迪亚士明白自己真的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让船队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3天后,他们来到一个伸入海洋很远的地角,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之角"。后来被葡萄牙国王改名为"好望角"。

迪亚士的事迹

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接受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命令,于1487年7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各载100吨的双桅大帆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1488年3月12日,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纹徽、十字架等等,以纪念这一发现。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葡萄牙国王认识到发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到东方有了希望,因此命名为好望角。迪亚士受到了国王的嘉奖。

1500年3月9日,迪亚士和另一位航海家卡布拉尔庞大的舰队出发了,它包含有13艘船和1200人,占当时葡萄牙总人口的1‰,虽然与郑和船队的规模不能比,但对照以前的探险少则一条船,多则四条船的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也反映出国王志在必得的雄心壮志。舰队的指挥官是毫无航海经验的贵族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好望角的迪亚士担任其中一条船的船长。卡布拉尔受命告知卡利卡特的王公关于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世仇。这种世仇使得每个天主教国王都负有对神圣信仰的敌人进行战争的责任。舰队根据达·伽马的建议,远离非洲西南海岸,绕一个弧形向西南方向前进。但这个弧形绕得有点太大了,以至他们到达了南美大陆东部隆起的地方,巴西就这样被发现了。卡布拉尔派一艘船回去报信,余下的船继续航程。1500年5月12日,一些喜欢研究星象判断未来命运的船员船队看见一颗彗星划过天际并朝好望角划去,认为这是灾难降临的预兆。正巧,在经过好望角附近,他们遇到了大风暴,有4艘船被毁和打翻,船上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迪亚士,迪亚士曾闯过了印度航线的最艰险的道路,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到达真正的印度。

故事: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翻开世界地图,我们不难发现,非洲大陆就像一个大楔子,深深地嵌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这个“

迪亚士
迪亚士一行人到达好望角

楔子”的最尖端,就是曾经令无数航海家望而生畏的“好望角”。它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迪亚士于1488年发现。

从很早的时候起,欧洲人就开始从东方进口各种香料和珠宝。不过,那时和东方的直接贸易都控制在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手中,因此,欧洲人不得不为此付出高价。

到了15世纪,欧洲人开始寻找直接和东方进行贸易的途径。其中,航海业已经相当发达的葡萄牙表现得最为积极。

1487年7月,葡萄牙国王派遣了一支探险船队,由马塞罗缪·迪亚士负责,去寻找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迪亚士率领的这支船队驾驶两艘快船和一艘满载食物的货轮。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迪亚士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了。

船队沿着非洲海岸南行。一开始,航行十分顺利,他们没有多长时间就到达了西南非洲海岸中部的瓦维斯湾。但是,他们不久就发现,在继续往南的航行中,海岸线变得越来越模糊。

这时,充满着探险热忱的迪亚士一心想加快前进速度,而货船的速度太慢了,很显然,老让它跟在后面,什么事也干不成。于是,他命令把货船上的食物全部般到两艘快船上,让它先独自返航。

果然,船队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两艘快船在蔚蓝的大海上破浪疾行,迪亚士高兴地说:“我们早该轻装前进了!”

正当他们为航行顺利而庆幸时,船队遇上了一场大风暴,咆哮的海浪铺天盖地地扑向船队。迪亚士急忙命令:“快!落帆!向西行驶!”

在狂风呼啸中,水手们只能趴在甲板上,爬到桅杆底下放下风帆。他们知道,飘扬在暴风中的风帆将带来船倾人亡的危险。

帆落了。在风暴的肆意袭击中,两艘船犹如浮萍一般左摇右晃地朝西行驶,被风浪卷着撞向东岸的礁石漂去。

尽管船队努力地向西驶去,但可怕的风暴却把落了帆的船只推向南方。整整10天过去了,风暴终于平息下来,狰狞的大海又恢复了昔日温柔和平静。

这时,迪亚士和船员们都想休整一番。根据以往的航海经验,迪亚士知道,沿非洲大陆南行时,只要向东航行就必然会停靠在海岸边。于是他下令:

“调转方向,向东航行!”

船队向东航行了好几天。可是,他们并没有看到预料中会出现的非洲海岸线。迪亚士说:“这场风暴使我们远离了非洲大陆,继续向东前进!”

两艘船又向东航行了好几天,而海岸线非但没有出现,反而似乎越来越远了。

“奇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迪亚士不由得纳闷起来。船员们茫然不知所措,船队的航行速度也减慢了。

忽然,迪亚士来了灵感,只听得他兴奋地大叫起来:“对!我们很可能已经绕过非洲的最南端了,所以越向东航行反而离大陆越远。快,调转船头,向北前进!”

几天后,他们果然又看见了陆地的影子,不久就抵达现在的莫塞尔湾。这时,迪亚士发现,海岸线缓缓地转向东北,向印度的方向伸去。至此,迪亚士完全确信:船队已经绕过非洲最南端,来到了印度洋。只要再继续向东航行,就一定可以到达神秘的东方。

迪亚士兴奋不已,很想再继续前进,但船员们已经很疲倦,强烈要求返航,而且粮食和日用品也所剩无几了。于是,他只好下令掉转船头,返回葡萄牙。

返航途中,迪亚士又经过上次遇到风暴的地方——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他想了想,给它取名叫“风暴角”。

1488年12月,迪亚士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报告了航海过程。国王非常高兴,可又觉得“风暴角”这个名字不太吉利,于是把它改名为“好望角”,意思是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富庶的东方了。

今天,好望角已成为穿梭往返欧亚之间船只的必经之地。这里一年四季狂风呼啸,怒涛汹涌,巨浪一般在6米以上,有时竟达15米左右。怪不得当年迪亚士的船队经过这里时,会遇上那么大的风暴。

故事:老师的启示15世纪的欧洲有两个最发达的航海国家,一个是葡萄牙,一个是西班牙。意大利虽也有较强实力,但总不如前者。

葡萄牙的一所简陋小学校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教师齐美南斯五十多岁,已是满头白发。他从小喜欢读马可·波罗的著作,羡慕远航探险的英雄。他常常向学生讲述探险故事,讲述马可·波罗著作中所描写的美丽富饶的东方。

学生中有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听得入迷,举起手问:“齐美南斯先生,请允许我提个问题。天地有多大?我奶奶告诉我,天圆地方对吗?”

齐美南斯想了想,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先哲们都是这样讲的。”

那男孩子望了望老师,用两只胳膊围拢成一个圆圈,然后放在四方的桌子上,一边比划一边说:

“先生,您看。如果我的胳膊围成的圆形好比天,那下面的桌子就是地——天圆地方。这圆和方扣不到一起,那四个角又是什么呢?”

老师望着桌子的四个角,说:“是呀,是呀,这四个角怎么解释?它上边不是天,是什么呢?”

那男孩子似乎还有问题要问,可下课铃声响了。老师鼓励他说:“你提的问题,我无法回答,别人可能也无法回答。还是你自己好好想想,自己回答吧。我老了,不然我会走到那角上去看一看的!”

这个男孩子名字叫巴塞罗缪·迪亚士。

齐美南斯又说:“你若有志于此,就去学习自然知识,学习船舰制造,学习航海知识,亲身去实践吧。”

迪亚士点点头,问:“先生,航海与探险最主要靠什么?是金钱吗?”

老师摇头说:“不!”

“靠体力好?”

“不!”

“靠聪明?”

“不!”

“那么,是靠运气?”

“更不!”

迪亚士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了。他想了又想,无可奈何地问:“那,靠什么呢?”

齐美南斯一挥拳头,说:“靠勇敢!第一是勇敢!”

为了将来去航海,迪亚士学会了游泳。有一次,他和伙伴们去海边玩,正巧这一天风狂浪大,一个叫托斯里的同学提议:“谁敢游到远处的红标杆!”

许多人响应,迪亚士没有说话。托斯里讽刺说:“怎么样?迪亚士,害怕了?”

迪亚士当然不会。只是最近几天他有些感冒。

他不愿受托斯里嘲讽,一个猛子跳进了大海。

十几个人劈水斩浪,个个奋力,都希望游在前边。迪亚士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头有些疼,但他强忍着,努力向前游去。一个大浪扑来,一下子把迪亚士打进浪里,他屏住呼吸,挥动双臂,控制住身体,随浪一滚,跃出了浪尖。迪亚士转头一看,伙伴们已经游远了。

“不能落后!”迪亚士鼓起勇气,迅速划水,向前赶去。

托斯里游泳技术的确身手不凡。已游出好远了。

迪亚士奋力追赶。不一会儿,他追上了伙伴,而且渐渐靠近了托斯里。

冲刺了,迪亚士使出全身力气,到达终点。擦去脸上的海水,一看自己是第三名。

等到大家到齐以后,托斯里又怪里怪气地说:“我第一,这很正常。拉维仑第二,这也正常。只是迪亚士第三,这不正常。”

“为什么?”迪亚士问。

“因为你游得比蜗牛还慢,不是赶上大浪推着你,你怎么能游到第三,所以不算!”

迪亚士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没有争辩,扭头走了。

半个月以后,托斯里收到迪亚士写的一封挑战书:约托斯里下午五点钟在魔鬼崖的海滩重新较量,比一比到底谁第一。

托斯里当然不甘示弱,接受了迪亚士的挑战。五点钟,他们准时到了魔鬼崖。这崖的下边海水很深。崖下二百多米处有一座突出于海面的巨石小山。山石犹如魔鬼的牙齿,奇形怪状。小山东侧风平浪静,不仅水下没有礁石,而且还是沙底。西侧就不同了,风大浪大,水下布满了礁石。

托斯里望了望来看热闹的同学们,然后问迪亚士:

“迪亚士,怎么赛?”

迪亚士一指崖的东侧,说:

“从这儿往东游一千米,然后摸一下远处那座灯塔,返回来。怎么样?”

托斯里摇了摇头,说:

“不。我看,我们还是往西侧游,游到西侧远处那像鹰的礁石旁折返回来,怎么样?”

“好,就这样说定!谁是英雄,谁是懦夫,游下来看!”迪亚士答应着。

他们一起跳下大海,在风浪中游去,时而在浪尖上,时而又落入了谷底。大约过了15分钟,他们已经穿过了八块礁石,向远处的巨型礁石靠近了。

那巨型礁石,远看像一只老鹰蹲在大海上,大浪一次又一次地拍击着礁石的下侧,发出轰隆轰隆的震耳声响。

有一度迪亚士领先,他绕过一块礁石的时候,又对托斯里喊道:“小心点!这个地方我来过。”

托斯里吐了一口含在嘴里的海水,说:“不用你啰嗦!我也来过。”

他追上了迪亚士,渐渐将迪亚士甩在了后边。就在快到老鹰礁石跟前的时候,托斯里突然大叫了一声:“啊——我的腿——”

刹时,托斯里在浪中消失了。

“托斯里——”迪亚士喊着,向出事地点扑过去。那里水下的礁石像一把尖刀插在海底,稍一疏忽,轻的割破皮肉,重的穿透内脏,不是死,就是残。迪亚士十分着急。忽然,迪亚士一只胳膊被划破,鲜血直流。咸咸的海水浸着伤口火烧火燎,钻心地疼。

他忍痛抬起头,猛然看到在浪谷里,托斯里的一只臂膀在晃动,迪亚士一下子冲过去拽住了托斯里的胳膊往前一背,把托斯里浮出水面。惭愧地说:

“对不起!我认输了。”

迪亚士摇着头:“别说了,都是我不好,要和你比赛!”

在场的同学们都笑了。他们喊着:“迪亚士最勇敢,大风浪里救同学,是真正的第一!”

勇敢的水手

迪亚士航海的愿望在20岁的时候实现了。他当了一名水手。跟随一艘商船航行在地中海到里斯本之间。

有一次,商船来到地中海外的海湾,碰上暴风雨,海上狂风大作、浪涛汹涌。猛然间,咔嚓一声响,船上的一支桅杆折断了。风帆半挂在折断的桅杆上,使船的方向失控,随时都有被狂风大浪掀翻的危险。

船长大惊失色,却又束手无策。

有人给船长出主意:“先生,你出钱作为奖赏,必会有人出来解除危难。”

船长听了,觉得有理。他想了想,说:“注意,谁能除去挂在桅杆上残破的帆,我船上货物的五分之一归他。”

这是一笔不小的财产。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响应。船长有些急了。眼看船已经倾斜。

他咬了咬牙,又喊:“给船上货物的五分之二!”

这时,一个名叫恩里梯米的中年水手站了出来。“船长你的话算数?”

船长指了指天空:“上帝作证。我说话算数。”

这时风更大了。那狂风撕扯着断桅杆上挂着的破船帆,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嘶地一声,两片变成了四片……

恩里梯米是个老实人。他父亲早死,寡母拉扯着他和三个幼年弟妹,不幸的是,母亲不久前又瘫痪在床,全家靠恩里梯米一人养活,十分艰难。

迪亚士十分同情恩里梯米,他知道恩里梯米需要钱,为母亲治病,养活弟弟妹妹。

恩里梯米将一把锋利的砍刀插在腰上,对前来帮助他上桅杆的迪亚士点了点头。

随后双手一抱桅杆,向上爬去。那杆在风中摇来摇去,仿佛随时都会倒下来。那被风撕扯的帆布像一面面招展的旗帜,在空中不规则地翻飞。

恩里梯米越往上爬,越困难。他牢牢地抱住桅杆喘息了一下,接着继续爬下去,约爬到18米处,那里扯挂着一片约有十几平方米的帆布。他掏出砍刀砍去,几十刀下去,帆片被砍碎了,一片片随风吹到空中,有的落入大海,有的飘向云际。

除掉这片帆布后,他歇息了一会儿,继续往上爬,上边是桅杆折断之处,大小好几片帆布,纠缠在一起,兜着风,旋转着。

恩里梯米抱住桅杆,用右手去撕扯缠在一起的帆布。

有一块帆布松动了,渐渐从一大堆帆布的绞裹中分离出来。那布边已撕得粉碎,一条一条地在风中舞动。

突然,啪地一下,那块帆布脱开了桅杆,从正面扑向伸着胳膊探着身子的恩里梯米。

多大的力量啊!那布一下子将恩里梯米打晕了过去,然后,裹着他一起投向远处的大海。

“啊!”一声惊呼。什么也没有了。人们望着大海,大海上只有巨浪。

迪亚士心里像燃了一团火,他恨这风这浪。他抄起一把利斧,向桅杆上爬去。他爬到了恩里梯米跌入大海的地方,那已有了刀痕的桅杆断处,随时会劈开,撕成两半。他伸手取下利斧,朝着缠在一起的帆布砍去,一下,两下,三下……,那些帆布一片一片散开了,然后互相脱落,飘向远处,飘下大海……

“得救了!”

船上的人欢呼起来。

危险解除了。

三天以后,商船回到了港湾。船长找到了迪亚士说:

“迪亚士,你为船只的安全立了功。我要按约付你报酬。我已算好了,有150匹纺织品,100件皮货,12吨食物归你所有。”

迪亚士摇摇头。

船长纳闷,问:“怎么,嫌少?”

迪亚士仍摇头。

船长想了想问:“哦,明白了。你不想要货物,想要现款?”

迪亚士仍然摇头。船长望望在旁观看的船员,耸了耸肩头,说:“难道你不要这份奖赏?”

迪亚士点点头,说:“是,是的。”

嘿——在场的人都惊呼起来,这样一大笔钱财,他竟拒不接受。

迪亚士双眉紧皱:

“这么多钱,我怎么不想要呢!可你们看看已经死了的恩里梯米,他有重病的老母,有处于死亡线上的弟妹,我怎么忍心接受这些钱财呢!如果说这钱财属于我,那么,我将这些钱财全部送给恩里梯米家。”

1476年,迪亚士26岁。他又随一南下船队来到非洲。船队由两艘大船、两艘小船组成。船长叫习必来尔,是亨利亲王的崇拜者,年轻时曾多次聆听过亨利的教诲。他常常对迪亚士讲起亨利,就像当年学校那位难忘的齐美南斯老师一样。

“地球难道真的是方的?真有个可怕边缘?边缘外是无底深渊?”习必来尔也疑虑重重。

迪亚士犹豫了一下,说:“我不太相信,可又没有足够的证据。”

船长捋了捋胡子,说:“这次我们一定越过北非西岸,往南,再往南,看看到底有没有深渊?”

半个月后,他们到了塞内加尔一带。这里风浪很大,船上的给养也渐渐短缺。长期的海上航行使人们沉默寡言。这孤独的情绪蔓延整条船,习必来尔生怕船员们丧失信心,失去生活的欲望。他想尽快找到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于是,他派出一只小船,由七个人去一个似海口的海湾探路。半天过后,小船归来了。带回了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有一个开阔的河口,可能通往遥远的地方。”

习必来尔听了喜出望外,竟错误地判断,这样顺水而东行,可以穿越非洲大陆,到达东方。

迪亚士听后,根据他多年的航海经历,认为走这条路,不可能穿越非洲,到达东方。

迪亚士提出了议异。

习必来尔有些生气:“你的判断就准确无误?我干航海比你年龄都大。”

说罢扭头走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习必来尔下达了起航进入河口的命令。船队沿河道依次前行。河水湍急,河道宽阔。天大亮后,河岸茂密的丛林中有点点茅屋,偶尔可见一些黑皮肤色的人。

逆河而上,走了五天,没有发现什么惊人的消息。第六天,停航在一处河湾时,一位水手高声喊:“嗨,我嗅到一股香味!在南边!”

大家都学他的样子,朝南边闻着。果然,一般香味扑鼻而来。

他们兴奋起来,像是发现了只有在亚洲才盛产的桂皮、花椒、桂花或别的什么。

习必来尔马上派人上岸勘查。

天黑了,夜幕降临。习必来尔开始清点人数。糟糕,有三个船员没回来。是死是活,难以预测,唯一的方法只有去找。

每10人组成一组。分几路向岸上走去。水手们一边搜索,一边呼唤着丢失人员的姓名。漆黑夜幕里,丛林中发出各种奇怪的声响,使人毛骨悚然。

大约走了两里路,有人大声惊叫起来,其他人急忙聚拢过来,眼前的情景惨不忍睹。

在火把的映照下,人们看到三个水手摔进了陷阱。长长的尖桩,如同一把把长剑,密密地刺穿了他们的身躯。别说是人,就是一头野牛,也得当场毙命。

船员的伤亡与失踪,更使大家丧失了信心。习必来尔这时才信了迪亚士说过的话——绝对不可能穿越非洲。

几天以后,他与迪亚士商量一番,决定补充食物与淡水返航。在一个宁静的清晨,他们启锚了,顺河而下,又回到了汹涌波涛的大西洋。

接近好望角

经过多次的航海实践,迪亚士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再加上他刻苦好学,渐渐对地方天圆的错误说法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他常常与持这种奇谈怪论观点的人争辩得面红耳赤。

“跌下去,跌到哪儿?”

“无底洞呗!谁知道到哪儿!”

“如果是无底那好啊!总往下落,永远落下去。我倒很愿意落进无底洞。”

他的话让人听了哭笑不得,常常不欢而散。

他决心推翻这个错误结论,实现自己的理想绕过非洲大陆,到东方去。

据他推算,非洲南端,那加那利群岛……那还在北部啊!塞内加尔……那仍在北方。是的,再往南,再往南,再往南……一直走下去,到哪里,才是非洲的尽头呢?时至今日,谁也没能回答这个问题。

迪亚士向国王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希望得到国王的支持。

葡萄牙政府一直希望打通这条通道,因为当时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这些早期的资本主义势力扩张野心日益强烈。迪亚士的计划附合当权者的利益,很快得到了批准。

1486年,迪亚士修造了三艘舰船。试航时,船体设计合理,行驶平稳,速度也快,但不能经受太大的风浪。

在此前后,他听到了一个消息,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位青年哥伦布,三年前向葡萄牙国王提出向西航行的报告。报告中讲,他将穿过大西洋,一直往西,到达遥远的亚洲东方中国、印度、日本……

迪亚士十分佩服哥伦布。他详细研究了哥伦布的理论。从西方,横渡大西洋也会与绕过非洲一样,到达同一目的地。

天啊!真是不可思议!

后来,迪亚士听说,葡萄牙国王并没有接受哥伦布的计划。葡萄牙国王似乎只对绕道非洲到达东方有兴趣。

迪亚士一方面佩服哥伦布的胆略,一方面也还持疑问态度。因为当时从非洲南行再东行已有了许多进展。东方的中国与印度的方位是清清楚楚的,有马可·波罗的游记,又有丝绸之路的开通。唯一的难处是从哪里穿过非洲。再说,横渡大西洋,前边是哪里?谁也不知道。

迪亚士的船队终于启锚了。

从葡萄牙出发,一直沿着欧洲西海岸往南,这一带对迪亚士来说,是轻车熟路。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一个星期后到了直布罗陀与亚速尔群岛之间,再往南,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前。迪亚士指着前方的加那利群岛说:

“从前有人说,这一带就是大地的边缘了。再往前走,人和船都会掉到无底深渊中去。可是,这些年来,一些探险家越过了这里,平安地归来了。”

在迪亚士的率领下,他的船队冲过了风浪区,驶入非洲大陆的西边突出处。这里又是大风大浪。风浪中一只船漏水了,十分危急。迪亚士命令船员抛掉船内的一些物品,组织抢救,补好了漏洞,转危为安。

两个月过去了。按照纬度看,已经到了北纬5度附近。这里接近赤道,天气炎热。淡水已经短缺了。迪亚士发现非洲大陆在这里突然有一个拐角,形成了一个大弯度。可能是由于大陆的遮挡,赤道附近的海域比较平静。

在拉各斯附近,迪亚士给船上补充了淡水,又用铜铃铛、玻璃珠项链向当地土著黑人换了些食物,休整了几天,继续南行。

越向前航行,气温越高。迪亚士从地理学知识中早就知道,地球上有一条最热的条带,太阳总在当头。现年,看样子已经到了这一条带。

穿过赤道的第九天,在迪亚士所在那条船上有一名船员病倒了。夜里,这个名叫坦丹加斯的青年狂叫不止:“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迪亚士和他的部下都被这凄惨的叫声惊醒了。“怎么啦?病了,哪儿不舒服?”

坦丹加斯指指头部。迪亚士伸手摸了摸他的前额,哦,好烫啊,他的体温不会低于摄氏39度。医生来了,他看了病人,皱起眉头半天说不出话来。

迪亚士问:“他得了什么病?”

医生摇了摇头,说:“怪呀!像热病,也像热带人常害的疟疾。我担心……”

迪亚士连忙问:“担心什么?”

医生站起身,走到船舱门口,悄声对迪亚士说道:“我担心,他会是伤寒。”

迪亚士头上像挨了一棒,脑子里嗡地一声,愣在那里好久。他摇摇头说:

“不会吧。上船前我们是严格检查了的。远航船上最可怕的是流行传染病。那太可怕了!那不是我们被大自然打败了,而是我们自己打败了自己啊!”

几天过去后,坦丹加斯的热度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比前数日还要高,身上还发现有红红点点的斑疹。他的头发也脱了个精光,真是可怕。

医生慌慌张张跑到迪亚士身旁,哆哩哆嗦地告诉迪亚士,坦丹加斯患的是伤寒病。

听了医生的话,迪亚士也有点惊慌失策了。他知道航船上一旦有了传染病将意味着什么。何况是可怕的伤寒。

“医生,你是知道的,俗话讲,得了伤寒病,十人九个没了命。一旦传开,那我们可就全部完蛋了。你想想看,怎么办?”

医生立即说:“隔离,马上隔离!”

“我们的船舱很小,人又密集,怎么隔离?”迪亚士停了一会儿小声说着。“我看,只有一个办法,明天我们靠岸——不知那将是什么地方——将坦丹加斯留在岸上,就地治疗。我还建议,您留下陪他。”

医生听了迪亚士的话,有些惊慌,说:“道理我懂。可是把一个病人放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无依无靠,那太残酷了。”

迪亚士一摆手,说:“您说错了。我的处理办法够仁慈了。要是在别的船上,就会毫不犹豫地抛进大海。”

“那你为什么不决定将他抛入大海?”

迪亚士双手一摊,说:“如果我们是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上,我也会这样决定的。只因为我们目前还有可能靠岸,所以我不想那样做。”

医生停了一会儿,问:“我可以留下陪他。但,他可能死,可能活。我们将来怎么办?”

迪亚士说:“这个,你放心。我们返航时,一定会来接你们的。”

次日因为风浪很大,船未能靠岸。第三日,他们靠了岸。在岸上看到的是荒凉的沙滩,没有村庄,没有人影。船员们帮助医生和坦丹加斯塔了一个窝棚,安置好了,留下了足够的食物之后,迪亚士和大伙才依依离去。

船队又往南不停地前进。穿过了安哥拉和圣赫拿岛的海域。整个大海的颜色仿佛加深了。每日都是风雨。有时大风狂吼,掀起海浪,大浪几丈高,一浪接一浪,小船仿佛是一只蚂蚁游动在无际的水域。

天空是灰暗的,大海是铁青的。巨浪好似无数恶魔疯狂地扑向一切,撕碎一切,吞没一切。船上的人,包括经过大风大浪的迪亚士,无不胆颤心惊。

有人小声说:“看到这种景象,我真有些相信,我们接近了大地边缘,接近了那无底深渊,接近了死亡。”

迪亚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望着大海,祈祷说:“我相信上帝,上帝保佑我和我的船,顺利通过这海浪区。”

他们已接近南纬30度与40度之间了。这里是非洲的最南端。再往前走,就几乎没有陆地了,因而,海水构成了一连续不断的水带环绕地球。同时,这里又是盛行西风的区域。强大的西风不断地吹向辽阔的海洋上,风力常常达到八级九级。海水受到如此强大的风持续不断地吹,又没有陆地阻挡,充分发挥了风给予海水的能量,因而使这一带水域终年不断地保持着大浪。那大浪像脱缰的野马,象决坝的洪水,奔腾咆哮,掀起的巨浪足有15米高。在这样的海域,不要说几世纪前的小小的帆船了,就是现代的万吨巨轮,照样都是小心翼翼地通过这一地区的。稍有不慎,就会人舰俱毁。

迪亚士的三只帆船在风浪中行进着,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大海吞没葬身大海的危险,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前航行。

他们在风浪中仔细观察着前方,观察着四周。忽然,迪亚士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角样的东西,挡住了左侧的海域。

那是什么?

难道是地的边缘?

难道是大海里的怪物?

难道是海市蜃楼?

迪亚士震惊了。他叫来了别人帮助自己观看,他们也个个瞠目结舌,说不清那是什么……

迪亚士命令:“靠近那个角!”

船上所有人都紧张得很,祈祷上帝保佑,祈祷上帝不要把他们送入那无底深渊。

水手们没有执行迪亚士的命令,他们在犹豫,在担心着前往之后的后果……

迪亚士生气了,大声命令:“前进——靠近那个角——”

他看水手们已经在执行他的命令后,又自言自语说:“必须靠近它,也许绕过它,就可以绕过非洲,到达东方去了!”

船,应该向前。

所有的人,从迪亚士到所有的船员水手,都全力以赴,让船向前。

向前——向着那个神秘的角!

但是,三只小船不仅没有能向前,没有靠近那个角,而且还在向后,向后退,越退越远。

迪亚士亲自动手,时而帆,时而舵,进而指挥,时而喊叫,时而发怒……

失败了。啊,他不甘心,再试一次。再试,又失败了。再试,再失败……

多次失败以后,迪亚士终于觉得没有希望靠近这个“风暴角”啦!

“风暴角!”

这就是迪亚士为那个角——非洲南端的角,即后来称作“好望角”的——起的最早的名字。

他们怀着喜与怨复杂的心情返航了。喜的是终于走到了非洲的南端,没有掉进无底洞,没有被恶魔吞食。怨的是始终没有能接近那风暴角,没有能绕过那个角去。

他们回到留下坦丹加斯和医生的陆上,找到那窝棚。但,那里空空的,没有人,没有留下任何可疑的痕迹。

仍然是三个月,他们返回了葡萄牙。

迪亚士的返航和他的发现震动了全国。他写了报告并绘制了海图,呈送给了国王。

国王听了迪亚士的报告,说:“很好。你们立了功。虽然没有绕过那个角,唔,你叫它风暴角,是吧?但是,希望是有了。就是到东方的希望有了!”

说到这儿,他提起笔将迪亚士画的海图上标的“风暴角”三个字抹掉,改成为“好望角”。

从此,迪亚士与闻名世界的好望角同时留在了人类文明史上,留在人类的探验史上,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是的,希望就在前头!

5年以后,与迪亚士同时代的另一个传大的探险家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了。他曾从迪亚士的发现中得到了重大的启发……

不久,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10年以后,葡萄牙的又一位探险家以迪亚士同样的勇气,终于穿过了好望角,到达了东方。

是的,希望的确在前头……

听到船队到达了印度的消息,迪亚士兴奋得彻夜不眠。

1500年,仅有50岁的迪亚士离开了人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