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王庄新村
福州王庄新村居住区福州王庄新村位于福马路南,长乐路两侧,1982年12月动工兴建,到1990年建成居民住宅8530套,以长乐路为界,分乐东和乐西两大片,乐西由1、2、3、4区组成;乐东由乐东、桃园、桂园、杏园、菊园、梅园、南湖和双坂组成。建筑面积52.57万平方米,约居住3.6万人,另有教师楼、大学生公寓、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卫生院、影剧院、文化站以及商店、服务业等房屋8.9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4.6公顷,王庄新村内大小绿地21处,占地6800平方米,绿地面积58883平方米,道路面积48177平方米,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卫生院、医疗所和100多家商业网点等配套设施较完善。王庄居住区是福建省建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居住区之一。

1990年,被建设部定为全国住宅管理实验小区,1992年获全国文明住宅小区称号。住宅以预制板结构5层条形建筑为主,间插6层点形建筑,朝向均为南偏东。平均每户建筑面积54平方米,不同户型的面积大小不同。1室户占10%,1室半户和2室户各占30%,2室半户占20%,3室户占10%,每户都有阳台和配有厨房、卫生间等设施。
旧王庄新村印象王庄新村是福州四大老社区之一,应该算得上福州最早几批的拆迁安置房,早先是以大排档为主的一个大居民生活区,随着王庄人口密集度不断增加,天然形成了福州第一夜市,夜市的繁华又带动了王庄四周的发展。没有人知道这儿到底住了多少人。 晚上,地摊从长乐路头排到长乐路尾,大排档从晚上七点开到凌晨,永远人声鼎沸。因为生活的缘故,王庄永远洋溢着一种热火朝天的繁荣气息。
伴随福州城市的发展,王庄新村原来的居民慢慢地选择新的社区,王庄的房子或留给老人居住,或转手出让他人,或出租给附近商家、刚毕业的学生、外来打工人员等等。因为生存的缘故,王庄不可避免地给人以脏乱的感觉。

王庄是福州城市化进程的一个过渡,在老福州的记忆中,这里夹杂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与商业氛围,虽繁华,却缺少一些贵族之气。随着福州城市的扩容与升级,王庄新村、洋下新村、上海新村等老社区的老迈之态尽显无遗,这些老社区的建筑多以钢混为主,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危险系数较高,特别在5·12汶川地震之后,这些老社区的改造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王庄人回忆王庄新村三十年变迁史从王庄新村桂园小区的角落望去,随处可见混杂在一起的广告牌和电线 王庄新村被周围陆续拔地而起的高楼包围,略带几分沧桑。
王庄新村的诞生是从1981年算起。按照福州民间的虚岁算法,到今年,王庄新村已经30岁,人的而立之年,房子的暮年。
两架待售的自行车摆在路旁破旧的宣传栏下,一名小摊贩在卖水果倒回30年前,王庄新村还是一片农田。当时恰逢要建设五一广场,原本住在那一带的水部等几个村,必须集体搬迁。于是就有了王庄新村,作为他们新的村,1981年开始建设。 那一年,26岁的福州市民邹增惠搬进了这里。他结婚没多久,家中祖屋墙上的大红喜字还没撕掉,他带着妻子、家人,跟同村的其他人一起来到这个新的村,搬进了二区一个四层单元房里。
在邹增惠的想象中,所谓新村不过是一个陌生又新鲜的住所,尽管祖屋时常漏水,只是一栋木质结构的房子,但那里留有他太多的回忆,他很不舍。跟他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不少老人,住了一辈子说搬就搬,难以割舍。

这种难舍,很快就被新鲜感取代。王庄新村带给他们的,是一个与之前生活大不同的村:每栋都是五层高,外墙刷着红漆,新村里大小绿地21处,还有公园,边上晋安河静静流淌,放到现在可称为沿江豪宅。
入住一年后,邹增惠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每天早上7点半,他花10分钟骑着自行车去鳌峰洲附近上班。妻子则到新村四区附近一个早市买菜,那里有成排的小摊贩,肉、海鲜、水果,什么都有,价格也便宜。
再过几年,女儿可以上学了,学校就在小区里。每天放学,女儿和同学一起到小区旁的公园绿地里玩,虽然没有摩天轮,石桌、石凳也能增添无限童趣。
而整片新村,入住的人也越来越多。到1989年底,王庄新村共建住宅292幢,入住总人口已经达到35937人。
邹增惠说,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夜市的出现让王庄夜生活更丰富了。一开始只有几个小摊,摆着牙刷、毛巾等日用品。到后来发展成一条街,晚上车水马龙,逛街购物的人穿梭其中,生意之好唯有学生街能抗衡。福州王庄新村方位图本数据来源于王朝地图,最终结果以王朝地图数据为准。
到2000年,大排档的加入,更加热闹。逛完夜市,就在街头任意一家坐下,两瓶啤酒,几碟小菜,看外面人潮涌动,品自己人生得意。
一个王庄,已能满足居民从购物到消遣的所有需求。这里从一个村,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小城市。
时间带来了热闹繁华,也带来了岁月沧桑。转眼间,女儿已经出嫁,邹增惠也55岁,年过半百了。小区里漂亮的红墙,陆续褪色。楼下花圃的台阶,开始松动。
新村里电线盘根错节,从楼下望去好似一条蛇盘旋头顶,随时会咬人。而那尊上世纪90年代初,为纪念女排七连冠而摆在新村里的“拼搏”雕塑也满是污迹。
一些王庄人带着家人搬了出去。另一些则又带着家人搬了进来。王庄新村被周围陆续拔地而起的高楼包围,略带几分沧桑。
如今,55岁的邹增惠坐在新村公园里感叹,老了。
30岁的王庄新村。
2010年11月10日,农历十月初五,是王庄人信奉的朱将军大寿的日子。这一天,寿宴照常举行,就在搬迁废墟边上的百神阁前。
这一天,是王庄人的节日。他们中有人凌晨5点起床,去市场采办食料。有人从早上7点开始做帮厨,一直忙到晚上8点。还有人早早赶到庙边,帮着端菜布桌。王庄新村二区的公园因此热闹不凡。
吃过晚饭,还有精彩的闽剧可以欣赏。戏台就搭在百神阁外的空地上,足有10米长。锣鼓一响,看戏的人挤满台前。老人们有经验,一大早就从家里端把椅子,放着占位子,舒舒服服看戏。小孩只能爬上树,往下瞧,还有人专程从连江赶来看戏。

王庄人很阔气,请的戏班子必定是最好的。福州市闽剧一团是常来的明星戏班子,《贻顺哥》、《陈世美不认妻》……这些本子,王庄人都很熟悉,还能哼出几句。
演员们咿咿呀呀用福州话唱着,底下老人闻之落泪。小孩则对小贩穿梭其中叫卖的零食更感兴趣,乘着爷爷、奶奶落泪感动时刻,一央求,很容易拿到几元零钱买吃的。台上戏剧,台下人生。陈世美终于狠下心不认妻,王庄人吃罢今年的晚饭,各自散了。宴席散了,王庄人的新村生活也要暂时散了。在之前的8月份,机器轰鸣,一栋栋楼倒下。只有原本不属于这的工人,从楼顶、窗台跨入任何一个曾经封闭的空间里。
一间房间里贴着个大红喜字,字的一角被撕裂。房间的角落里摆着一对洋娃娃,吊在窗台上的红灯笼异常喜庆。屋外工人烧垃圾的气味充斥着房间,屋内还残留一对新人在此共结连理的喜气。
另一个房间,墙上刷着卡通图案,杂乱的地板上摆着一圈彩色铅笔,红橙黄绿,煞是好看,曾经有个小女孩住在这里,用铅笔画过20年后的一个梦,已在王庄新村长大的自己,幸福地依偎在有些老迈的父母身旁。
王庄新村的时间,终于停留在2010年8月的某一天。如同候鸟南迁一般,王庄人携家带口集体离开。
离开,还会再回来。就像我们身边的这座城市,一座座“城中村”的历史一一终结,而另一座座“城中城”的历史就此一一掀开。晋安河畔的王庄龙舟情结王庄新村蛤埕龙舟会的会长,就是街坊口中的“老郑”。他的全名叫郑景兴,今年63岁,住在王庄新村二区11幢。这两天,他一直在为新的龙舟房的事奔波。
“现在这一带要进行动迁,龙舟会也得重新选址。”老郑说,龙舟会目前有5条龙舟,其中最早的一条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因为旧的龙舟房面积有限,之前它们被分别放在龙舟会、晋安河边。
奔波了几日,龙舟们的“新家”总算有眉目:在则徐中学边上,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要比现在大上2倍左右。
老郑舒了口气,他戏称,再过两年龙舟可以不用“分居”了。
让老郑奔波的龙舟,是王庄人眼中的宝。早在搬进王庄新村前,蛤埕村的龙舟就闻名全市。1982年,蛤埕人拖家带口,另外扛着5条龙舟来到王庄,在二区18幢楼旁,建起了一个新的龙舟房。
1982年的端午节,第一次在王庄新村过节,他们在新村旁边的晋安河上举办了龙舟竞赛。
忙碌的除了老郑,还有很多邻里街坊。女人们组成后勤队,今年48岁的王英就是其中一位。搬进来那年,她刚结婚,成了蛤埕村的一员。丈夫一早就帮忙采购去了,她则挽起袖子,帮着请来的大厨烧水、煮点心。
一声锣响,一条快龙出江,鼓点越密,龙舟划得越快,站在岸边的女人、小孩会追着龙舟一路小跑直到光明桥桥头。
看着龙舟飞驰,老郑很开心,心想一定要把蛤埕龙舟的威名传下去。
第二年夏天,在老郑的组织下,新村里一群10岁左右的男孩被集中起来组成少年队。每天早上8点,哨声一响,集中开始跑步,然后下水训练。老郑这个总教练,一当就当了近10年。
在他的记忆里,1999年是最难以忘记的。那一年,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光明港举行,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派了队伍参加,蛤埕龙舟队也是其中一支参赛队伍。经过比赛,他们获得了600米和800米两项冠军。
那一年,也是整个龙舟队的鼎盛时期,光是龙舟就发展到8条之多。当时集资盖的龙舟房已经放不下那么多龙舟,有些只好在放在晋安河边。
今年8月份王庄新村动迁,他搬到附近的莲园跟女儿同住,一起划龙舟的人也陆续搬走。搬走后,他一直有个心愿:两年后大家还能回到这里,一起抬着龙舟下晋安河。
如今新的龙舟房基本选定位置,将来它还会叫蛤埕龙舟会。王庄人也陆续得知将来的新家将在哪栋楼,他们的家叫作新王庄。老郑的心愿,再等几年就能实现。
届时,老王庄人会再回到这,新王庄人也会加入,他们会和老郑一起抬龙舟,下晋安河。
届时,锣鼓依旧喧天,龙舟还会并进。
闽运公司开通319、320路王庄新村线路公交车2010年15日从福州闽运公交公司获悉,该公司17日将开通319路公交,起讫站点为福建工程学院和省二高级技校;18日开通320路,起讫站点为台江步行街和洪山西客站。
319路公交上行停靠省二高级技校、首山村、首山、福建警察学院、省交通学院、仓山镇、程埔头、师大、苍霞嘉兴园、苍霞新城、轮工、省皮肤病院、台江影院、台江步行街、排尾、亚峰、省交通技术学校、长乐南路、闽江学院(长乐路校区)、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象园街道、王庄新村、讲堂前、乐西(东)、大名城、肿瘤医院、前屿、市公安防暴支队、后屿路口、前横路、前横路北、安铺村、福光路、鳝溪、林茂地板厂、福建工程学院等36个站点,下行停靠福建工程学院、林茂地板厂、鳝溪、福光路、安铺村、前横路北、前横路、后屿路口、市公安防暴支队、前屿、肿瘤医院、大名城、乐西(东)、讲堂前、王庄新村、象园街道、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闽江学院(长乐路校区)、长乐南路、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亚峰、排尾、台江步行街、中亭街口、轮工、苍霞嘉兴园、师大、程埔头、仓山镇、省交通学院、福建警察学院、首山、首山村、省二高级技校等34个站点。线路全长16.5公里,夏冬季起讫站点首班时间均为6:00,夏冬季末班时间工程学院、省二技校站点分别为20:00、21:00。
320路公交上行停靠台江步行街、台江广场、市一医院、达道、小桥头、隆平路口、福四中、南禅山、华侨中学(红旗村)、浦东、白马河、上海街道、斗池、乌山路、省电影公司、省话剧院、高峰桥、杨南路口、柳桥、茶园山、福大北门、天骏小区、西河、洪山桥、洪山桥头、洪山西客站、洪山梁厝站等27个站点,下行停靠洪山梁厝站、洪山西客站、洪山桥头、洪山桥、西河、天骏小区、福大北门、茶园山、柳桥、杨南路口、高峰桥、省话剧院、省电影公司、乌山路、斗池、上海街道、白马河、浦东、华侨中学(红旗村)、南禅山、福四中、隆平路口、小桥头、达道、市一医院、十四桥、安平小区、台江步行街等28个站点。线路全长12公里,夏冬季首班时间均为6:00,夏冬季末班时间均为21:00。周边景观配套设施生活配套:生活配套:永辉超市象园店、万嘉超市、好旺角食府;
教育配套:长河路小学、晋安第二中心小学、则徐中学、桃园幼儿园;
公共建设配套:福州博物馆、为民医院、象园卫生院;
景观配套:地块东望鼓山,南望台江金外滩的城市天际线,西望富有大都市气息高楼林立的五一路,北望金鸡山,总体景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