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塞镜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天塞镜头

天塞镜头是非对称式正光镜头的一种重要品种。最早为蔡斯厂的保罗·儒道夫于1902年根据他自己设计的四片四组式乌那镜头(Unar)改制而成,(不是改自库克三片式镜头)。天塞镜头的基本结构为四片三组式,前组为重钡冕石单凸透镜,中组为燧石单凹透镜,后组为一燧石凹透镜和一钡冕石凸透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胶合双镜组。光圈安放在后组透镜之前。天塞镜头对球面相差、色差、像散有良好的校正,是最常见的中档次镜头。

前组对焦天塞镜头

天塞镜头有一个特点:可以只用前组镜片对焦,原因有二:首先,由于天塞镜头前组透镜的焦度大约是全镜头焦度的3倍,为了达到相同的对焦效果,前组透镜的移动距离只需要全镜头对焦所需的移动距离的1/9,其次,天塞镜头中前镜片与第二镜片之间的距离较大,因前镜移动造成此二镜片距离的变化,占较小百分比,应此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不太大。前组对焦天塞镜头的优点是制造简单,只需在前组镜的铜圈上车出罗纹,使用时只需要转动前组镜就可以对焦。前组对焦天塞镜头由于构造简单,常用在中、低档的照相机上。前组对焦天塞镜头,由于对焦时镜片转动,因此不能使用偏光镜。

全组对焦天塞镜头

前组对焦天塞镜头有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对球面相差的校正略有损失,最好的天塞镜头还是用全镜头一体对焦,但机械构造比较复杂。

可交换的天塞前加镜头组

1957年蔡司公司为其35毫米康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设计了一套可交换的前加天塞镜头(Pro-Tessar)组,一共2件:

85毫米 f/4 前加望远天塞镜

35毫米 f/4 前加广角天塞镜

使用是将原来50毫米f/2.8天塞镜头的前镜片取下,换上前加望远天塞镜或前加广角天塞镜便可。

从天塞镜头演变出来的镜头

将天塞镜头的前镜变成胶合双片组--五片三组嘿利雅(Heliar)镜头

将天塞镜头的前镜片、第二镜片变成胶合双片组--莱卡相机厂麦克斯·别雷克设计的六片三组135毫米f/2赫克托(Hektor)镜头。

著名的天塞镜头:

●劳莱双镜头反光照相机(Rolleiflex TLR)的80毫米/f3.5天塞镜头

●劳莱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80毫米/f3.5席那(Xenar)镜头

●劳莱35照相机(Leica)40毫米/f3.5天塞镜头

●莱卡相机50毫米f/3.5 4片3组爱尔马(Elmar)镜头。

●密诺斯MINOX 8x11毫米微型相机 15mm/f3.5康普兰(Complan)镜头

到目前为止,利用镧质光学玻璃和电子计算机设计,用于35毫米照相机上的天塞镜头,可以做到焦距35毫米 f/2.8,可称为四片三组式天塞镜头的极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