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台湾会馆
北京台湾会馆简介台湾会馆本数据来源于王朝地图,最终结果以王朝地图数据为准。
“台湾会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距离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约500米,建于1890年前后。
北京台湾会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科举制度移植到台湾,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始,陆续有台湾举人到北京参加会试。
1893年台籍进士施士洁主持建立,1896年搬至大江胡同114号。在民国时期出租给商户,其收入作为“台湾旅平同乡会”的活动资金。1949年后变成民居。1993恢复台湾会馆,做为纪念场所。
1993年曾进行过修缮,1994年7月18日举行揭幕仪式,会馆重新成为在京台胞交流聚会的活动场所。1996年举办了百年纪念活动。
由于会馆原面积狭小、交通不便、设施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2005年,赶上崇文区政府对前门地区进行整体修缮整治,会馆周边地区实施较大规模的施工,会馆暂时停业。
随着整个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工程的全面推进,2009年6月24日台湾会馆的修缮扩建工程正式开工。修缮后的台湾会馆把相邻的云间会馆、福德禅林一并作为新会馆的构成部分,地上由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组成,保留了明清风格,并充分开掘了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400平方米增加到3800多平方米。整修后的台湾会馆设置了京台交流史展示区、贵宾接待区、多功能会展区、民俗文化体验区等4个功能区。
与此同时,北京市以台湾会馆为核心,打造了包括台湾风情街和4个主题功能区,总面积5.4万平方米的台湾文化商务区。
2010年底前,坐落在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内的台湾文化商务区将全面开市,台湾会馆也将对外开放。届时,整个街区以阿里山广场为中心,台湾风情市集、美食餐饮区、台湾映像生活美学馆、映像台北潮场、四合院会所、台湾会馆六个板块将展示台湾风貌。
北京台湾会馆建筑新修成的会馆分成台湾会馆、云间会馆、福德禅林和地下多功能会议厅,总面积约3800平方米。会馆的设计聘请了台湾设计师,突出台湾建筑特点。馆内以贵重木材为结构主体,延续古典风格。馆外由台湾风情市集、阿里山广场等共同组成台湾商务区。
红砖砌成的道路透露出台湾建筑的特色,古朴的北京四合院加入了骑楼、拱墙、琉璃饰品等台湾特色的建筑元素。街头巨幅的宣传画上描画着台湾鹿港老街、三峡老街的独特风情: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高低错落的小楼和悠闲的游人畅游其中,让人产生时空交错的感觉。
会馆北侧伫立着五座铜像,参与“五人上书”的台籍举人汪春源站立持笔,目光坚定刚毅。铜像前的石刻文字记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正在北京科举考试的台籍举人汪春源等与在京台籍官员多方奔走,率先上书都察院,反对割台议和,是为“五人上书”。